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6748发布日期:2021-02-09 21:1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对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站点的环保管控措施,厂区不允许外排污水。对于常规的混凝土搅拌站而言,由于产线设备以及大型车辆通车需求,厂区面积往往较大,导致雨水天气雨水处理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能够将地面的雨水进行收集后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进行混凝土搅拌过程的应用,不仅节约水资源,还能解决雨天地面雨水堆积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池,集水池中的水通过提升泵抽入处理池中,处理池依次包括ph调节池和絮凝沉降池,其中,ph调节池通过气管与外部曝气装置连接,絮凝沉降池通过加药管道与外部加药装置连接,絮凝沉降池底部设有带阀门的污泥排出口,絮凝沉降池通过污泥排出口将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中,污泥浓缩池将分离出的滤液通过回流管排入集水池中;絮凝沉降池上部的清水通过管道与清水池连接。
[0006]
其中,所述集水池设置在露天场地,集水池与地面雨水明沟连通。
[0007]
其中,所述处理池通过支撑钢架设置在地面上,絮凝沉降池包括反应区和沉淀区。
[0008]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解决了以往混凝土搅拌站场地雨水收集难、处理难的问题,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降低了外排污水的量,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中集水池和处理池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
[0012]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池1,集水池1中的水通过提升泵2抽入处理池3中,处理池3依次包括ph调节池4和絮凝沉降池5,ph调节池4内的雨水通过提升泵16泵入絮凝沉降池5中,提升泵16设置在提升管17上,其中,ph调节池4通过气管与外部曝气装置9连接,曝气装置9为co2曝气装置,絮凝沉降池5通过加药管道与外部加
药装置10连接,加药装置10向絮凝沉降池5加入的药剂为混凝剂pac和pam;絮凝沉降池5底部设有带阀门的污泥排出口8,絮凝沉降池5通过污泥排出口8将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12中,污泥在污泥浓缩池12中经过浓缩处理后,泥饼由污泥泵泵出进行回用,分离出的滤液通过回流管再次排入集水池1中进行循环;絮凝沉降池5上部的清水通过管道与清水池11连接,清水池11中的水通过管道送入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生产产线中,管道上均设有提升泵。
[0013]
本实用新型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集水池1设置在露天场地,集水池1与地面雨水明沟连通,集水池1设置在地平线下方,因此雨水明沟的水顺流至集水池1中。
[0014]
本实用新型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处理池3通过支撑钢架7设置在地面上,絮凝沉降池5包括反应区15和沉淀区6。
[0015]
雨天时,集水池1位于露天场地可以收集大量雨水,同时初期雨水经过地面雨水明沟自流进入集水池1中,集水池1中的水通过提升泵2进入处理池3,雨水进入处理池3后先通过co2曝气装置9进行曝气从而调节雨水的ph值,然后泵入絮凝沉降池5,通过加药装置10往絮凝沉降池5加入混凝剂pac和pam,雨水经过混凝反应后,悬浮物变成大颗粒物质,进入絮凝沉降池5的沉淀区7,并从沉淀区7底部的污泥排出口8排出进入污泥浓缩池12,絮凝沉降池5内的上清液自流进入清水池11,清水池11中的水通过管道送入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生产产线中,管道上均设有提升泵,污泥在污泥浓缩池12中经过浓缩处理后,泥饼由污泥泵泵出进行回用,分离出的滤液通过回流管再次排入集水池1中进行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