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5606发布日期:2022-04-27 10:1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庞大的人口数量及不环保的生活习惯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物及工业废水,人们在不懈努力地进行着环境保护的艰巨战,并且以高成本的处理费用应对产生的巨大数量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
3.生活垃圾处理目前大体有两个方法、一是采用集中填埋场消化、二是焚烧(垃圾电站)消化。垃圾填埋场容易产生垃圾渗透液而形成新的污染物,并且给处理带来非常大的难度。传统的垃圾渗透液的处理工艺比较复杂、从生化到物化甚至进行膜分离一系列处理工艺、处理成本较高,维修费用及耗材高昂,但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沉淀、硝化及反硝化的生化处理,处理工艺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4.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1052122.5一种具有双重处理功能的钢厂污水处理装置”中涉及到利用了蒸发室进行污水蒸发处理,但其污水蒸发处理过程中采用外部加热,增加了外部能源的使用,且其在对蒸发后的水蒸气上通过带电线圈网进行杂质的吸附,不能对生活污水、垃圾渗透液及工业废水蒸发的水蒸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有效处理,进而容易引发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垃圾渗透液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复杂、成本较高且蒸发式污废水处理过程中对有蒸发的害气体处理不到位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
6.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浸水蒸发组件、布设于浸水蒸发组件上方的配水组件以及铺设在壳体底部的收集水箱,所述浸水蒸发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外周且浸水蒸发组件在壳体中央围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上方依次设置有气体处理室和风机室,所述风机室上方与大气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浸水蒸发组件具有吸水能力,使由配水组件均布的水在浸水蒸发组件上形成水膜湿润层。
8.进一步地,所述浸水蒸发组件具有透气性和通风性。
9.进一步地,所述配水组件与外部水源连接且配水组件底部设置有布水孔或布水喷头。
10.进一步地,所述浸水蒸发组件外围的壳体通风。
11.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处理室内设置有紫外线光管以及微波发生器。
12.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处理室内通入臭氧。
13.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室内设置有将气体排向大气的风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通过浸水蒸发组件、配水组件以及收集水箱和壳体的设置构成对污废水蒸发处理的基础装置,其中配水组件将泵入的污废水均布到浸水蒸发组件上,浸水蒸发组件上形成水膜湿润层且与通过壳体的空气流形成充分接触,外部环境的湿度小于水膜湿润层的湿度时则形成湿度差,水分形成蒸气并通过风机的牵引作用经由气流通道和气体处理室后排放到大气中,即经过蒸发处理无危害的水经处理后回归大自然从而实现污废水的净化,剩余的浓缩污水部分再进行后续的结晶和干化处理;
16.通过气体处理室的设置,其中设置的紫外线光管和微波发生器分别形成紫外线光照和微波磁场,结合通入气体处理室内部的臭氧,对蒸气中携带的有害气体形成快速分解,防止了有害气体通入大气后造成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方形壳体结构示意图一。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方形壳体结构示意图二。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圆形壳体结构示意图一。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圆形壳体结构示意图二。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二中卧式污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发明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二中直接连接的卧式污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方形壳体整机集合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本发明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圆形壳体整机集合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本发明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的卧式整机集合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号为1为浸水蒸发组件,2为配水组件,3为收集水箱,4为气流通道,5为气体处理室,6为风机室,7为壳体,8为紫外线光管,9为微波发生器,10为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30.实施例一
31.如图 1~10所示,一种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7、设置在壳体7内部的浸水蒸发组件1、布设于浸水蒸发组件1上方的配水组件2以及铺设在壳体7底部的收集水箱3,所述浸水蒸发组件1设置在壳体7内部的外周且浸水蒸发组件1在壳体7中央围成气流通道4,所述气流通道4上方依次设置有气体处理室5和风机室6,所述风机室6上方与大气连通;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所述壳体7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方形,若干方形污废水处理装置的集合体也可整合为一个较大的矩形壳体7,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32.具体的,所述浸水蒸发组件1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使由配水组件2均布的水在浸水蒸发组件1上形成水膜湿润层;所述浸水蒸发组件1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通风性;所述配水组件2与外部水源连接且配水组件2底部设置有布水孔或布水喷头;所述浸水蒸发组件1外围的壳体7通风;所述气体处理室5内设置有紫外线光管8以及微波发生器9;所述气体处理室5内通入臭氧;所述风机室6内设置有将气体排向大气的风机10。
33.在具体的污废水处理过程中,通常由若干湿差蒸发法污废水处理装置构成污废水处理的整机集合,以达到较大的处理量,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污废水通过收集进入收集池内,收集池内的污废水在沉淀池中进行初步沉淀,经过初步沉淀的污废水通过水泵泵入配水组件2中,配水组件2中的布水孔或布水喷头将污废水均布在浸水蒸发组件1上,浸水蒸发组件1上形成水膜湿润层且与通过壳体7的空气流形成充分接触,由于外部环境的湿度小于水膜湿润层的湿度而形成湿度差,水分形成蒸气并通过风机10的抽吸作用经由气流通道4和气体处理室5后排放到大气中,即经过蒸发处理无危害的水经处理后回归大自然从而实现污废水的净化处理,剩余的污废水在收集水箱3中形成浓缩,浓缩的污废水再进行后续的结晶和干化处理形成固形物。
34.被蒸发的蒸气中所含有的性质活泼的化学物质被空气中的氧初步氧化,然后包含有害气体的蒸气在通过气体处理室5时,紫外线光管8和微波发生器9分别形成紫外线光照和微波磁场,结合通入气体处理室5内部的臭氧,对蒸气中携带的有害气体形成快速降解和氧化,防止了有害气体通入大气后造成的二次污染,至此实现了无污染的污水处理过程且成本相较于传统污废水处理更加低廉。
35.实施例二
36.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气体处理室5和风机室6位于浸水蒸发组件1和气流通道4的上方,其结构高度较高,由于部分安装场地限高,则会造成安装高度不匹配的问题,同时在对气体处理室5和风机室6进行维护和检修时较为不便,为此,提出一种卧式结构的污废水处理装置;
37.所述浸水蒸发组件1、配水组件2、收集水箱4和壳体7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将气体处理室5和风机10依次设置在壳体7一侧,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壳体7顶部和气体处理室5、气体处理室5和风机10,通过此种设置,使浸水蒸发组件1、气体处理室5和风机10分别设置,适合低高度的安装环境,结构高度较低方便对各个部件的维护和检修;
38.与上面同理的,更进一步的卧式结构污废水处理装置也可直接使浸水蒸发组件1、配水组件2、收集水箱4和壳体7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将气体处理室5和风机10依次设置在壳体7一侧且其之间直接连接,相较于管道连接更加紧凑且相较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高度降低,适合低高度的安装环境,和对各个部件的维护和检修。
39.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