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5181发布日期:2021-04-30 09:3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较好的废水处理方式,在解决环境污染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三种,三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管道堵塞、蚊蝇滋生和运行维护成本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解决现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管道堵塞、蚊蝇滋生、运行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于走道板内的人工湿地填料,所述人工湿地填料上方植有人工湿地植物,所述人工湿地填料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设于人工湿地填料中部的中心筒连通,所述中心筒上设有若干布水孔,所述人工湿地填料的四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的底部通过出水管连接至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湿地填料的高度高于出水槽顶部所在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筒的上端插入开口朝下的导流筒内并与所述导流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筒在靠近上端位置设有六个布水孔,六个所述布水孔沿中心筒筒壁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湿地填料与出水槽顶部之间设有出水槽堰板。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槽在靠近出水管部分的深度深于出水槽其余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于采用了中间进水四周出水的进出水设计,相较于现有湿地污水处理采用的多孔水管从湿地填料一端进入、从湿地填料另一端流出的进出水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管道堵塞问题;进一步的,通过合理的水位控制使得人工湿地液面低于人工湿地填料,能够有效的解决蚊蝇滋生问题;具有维护成本低、净水效果好、适用范围领域广、易于普及推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图1中a-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布水孔在中心筒上的布置安装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出水槽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走道板;2、人工湿地填料;3、人工湿地植物;4、进水口;5、进水管路;6、中心筒;7、布水孔;8、导流筒;9、出水槽;10、出水管;11、出水口;12、出水槽堰板;13、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展示一下实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且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同时从材料、方法和反应条件进行改进,所有这些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如图1-4所示,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于走道板1内的人工湿地填料2,所述人工湿地填料2上方植有人工湿地植物3,所述人工湿地填料2底部设有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通过进水管路5与设于人工湿地填料2中部的中心筒6连通,所述中心筒6上设有若干布水孔7,所述人工湿地填料2的四周设有出水槽9,所述出水槽9的底部通过出水管10连接至出水口11。

经过预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4进入,通过进水管路5进入中心筒6,从中心筒6上的布水孔7流出后,经人工湿地填料2沉淀过滤、人工湿地植物3对污水吸附分解,出来的水进入出水槽9,并最终通过出水口11排放。通过中间进水四周出水的进出水方式设计,能够解决现有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管道堵塞问题。

所述走道板1的上方设有栏杆13,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湿地填料2的高度高于出水槽9顶部所在高度。可以控制人工湿地液面低于人工湿地填料,有效防止蚊蝇滋生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筒6的上端插入开口朝下的导流筒8内并与所述导流筒8固定连接,导流筒8用于限制从布水孔7出来的水的流向,使得从布水孔7出来的水从人工湿地填料2的底部向上渗入,更好的对污水进行沉淀过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筒6在靠近上端位置设有六个布水孔7,六个所述布水孔7沿中心筒6筒壁均匀分布,布水更加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湿地填料2与出水槽9顶部之间设有出水槽堰板12,出水槽堰板12上开设有三角堰口,人工湿地填料2中的水通过三角堰口流入到出水槽9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槽9在靠近出水管10部分的深度深于出水槽9其余位置,利用水往低处流的原理,使得净化后的水流顺利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于走道板(1)内的人工湿地填料(2),所述人工湿地填料(2)上方植有人工湿地植物(3),所述人工湿地填料(2)底部设有进水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4)通过进水管路(5)与设于人工湿地填料(2)中部的中心筒(6)连通,所述中心筒(6)上设有若干布水孔(7),所述人工湿地填料(2)的四周设有出水槽(9),所述出水槽(9)的底部通过出水管(10)连接至出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填料(2)的高度高于出水槽(9)顶部所在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6)的上端插入开口朝下的导流筒(8)内并与所述导流筒(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6)在靠近上端位置设有六个布水孔(7),六个所述布水孔(7)沿中心筒(6)筒壁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填料(2)与出水槽(9)顶部之间设有出水槽堰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槽(9)在靠近出水管(10)部分的深度深于出水槽(9)其余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间进水四周出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设于走道板内的人工湿地填料,人工湿地填料上方植有人工湿地植物,人工湿地填料底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设于人工湿地填料中部的中心筒连通,中心筒上设有若干布水孔,人工湿地填料的四周设有出水槽,出水槽的底部通过出水管连接至出水口。本申请提出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能够解决现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管道堵塞、蚊蝇滋生、运行维护成本低的技术问题,具有维护成本低、净水效果好、适用范围领域广、易于普及推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勇;万靖远;陈文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佳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2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