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213发布日期:2021-01-26 19:4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2015年4月16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2020年底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ⅳ类标准的城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0003]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
[0004]
但是,由于采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着投资高、电耗高和运行费用高的问题,并不适合我国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现状;另外,国内早期开发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由于处理工艺和技术不完善,致使处理效率低和效果差,不能满足国家日趋严格的出水水质指标;又加之由于是地埋式,施工复杂,检修和维护困难,致使多被弃用。
[0005]
因此,针对以上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要求,提供一种集合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的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设备,是本实用新型的创研动机。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合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的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设备。还可以通过调整污泥回流实现a/o、a2/o的功能转换。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其技术方案为:
[0008]
一种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分配渠、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内回流设备区、出水区和阀门井,所述进水分配渠可作为厌氧反应区,进水管和回流污泥管分别与进水分配渠连接,所述进水分配渠通过闸门与缺氧反应区连接,所述缺氧反应区设置潜水搅拌器,所述缺氧反应区通过过水孔与好氧反应区连接,所述好氧反应区通过过水孔与所述内回流设备区连接,所述内回流设备区通过闸门与所述出水区连接,所述出水区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内回流设备区通过管道与所述阀门井连接,所述阀门井通过内回流管连接到进水分配渠,所述好氧反应区内设置有曝气器。
[0009]
优选地,所述好氧反应区设置有放空管。
[0010]
优选地,所述曝气器是管式中孔曝气头或盘式曝气器;曝气器外接空气管道。
[0011]
优选地,所述好氧反应区中设置亲微生物的翼状填料载体。
[0012]
优选地,所述好氧反应区设置多个单元池,在曝气器的作用下反应更充分。
[0013]
优选地,所函内回流设备区设置内回流泵。
[0014]
优选地,所述缺氧反应区、所述好氧反应区、所述内回流设备区、所述出水区和所
述阀门井分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反应区。
[0015]
优选地,翼状填料载体的材质是pe。
[0016]
优选地,所述内回流区设置有活动堰板。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8]
1、由于好氧池内设置翼状填料,从而增大活性污泥浓度,微生物种群丰富,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不设初沉池,占地面积小;与传统ao法和a2/o法相比,活性污泥浓度从2500~4500mg/l提高至4500~5500mg/l。
[0019]
2、反应池为推流式,设若干格,可根据实际工况调整各格运行参数,高效节能;
[0020]
3、可以兼具a/o法和a2/o法工艺的特点和优点,以取得脱氮除磷的效果;
[0021]
4、翼状填料的生物载体气速高,叶片多,阻力小;比表面积大。
[0022]
5、曝气器品种较多,成本不高,无技术障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管式曝气器或盘式曝气器。
[0023]
6、流程简单,回流比值低,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较低。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平面示意图。
[0025]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0026]
图3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0027]
图中:1、进水分配渠;2、缺氧反应区;3、好氧反应区;4、内回流设备区;5、出水区;6、阀门井;7、进水管;8、回流污泥管;9、闸门;10、潜水搅拌器;11、曝气器;12、空气管道;13、内回流管;14、放空管;15、内回流泵;16、翼状填料;17、出水管;18、活动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0029]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分配渠1(厌氧反应区)、缺氧反应区2、好氧反应区3、内回流设备区4、出水区5和阀门井6,所述进水分配渠1可作为厌氧反应区,进水管7和回流污泥管8分别与进水分配渠1连接,所述进水分配渠1通过闸门9与缺氧反应区2连接,所述缺氧反应区2设置潜水搅拌器10,所述缺氧反应区2通过过水孔与好氧反应区3连接,所述好氧反应区3通过过水孔与所述内回流设备区4连接,所述内回流设备区4通过闸门9与所述出水区5连接,所述出水区5与出水管17连接,所述内回流设备区4通过管道与所述阀门井6连接,所述阀门井6通过内回流管13连接到进水分配渠1,所述好氧反应区3内设置有曝气器11。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反应区3设置有放空管14。曝气器11外接空气管道12,曝气器11品种较多,成本不高,无技术障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管式曝气器或盘式曝气器。好氧反应区3中设置亲微生物的翼状填料16载体,翼状填料16的生物载体气速高,叶片多,阻力小;比表面积大。由于好氧池内设置翼状填料16,从而增大活性污泥浓度,微生物种群丰富,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不设初沉池,占地面积小;与传统ao法和a2/o法相比,活性污泥浓度从2500~4500mg/l提高至4500~5500mg/l。好氧反应区3设置多个单元池,在曝气器的作用下反应更充分。反应池为推流式,
设若干格,可根据实际工况调整各格运行参数,高效节能;
[0030]
参见图3所示,内回流设备区4设置内回流泵15。内回流区设置有活动堰板18。参见图1所示,缺氧反应区2、好氧反应区3、内回流设备区4、出水区5、阀门井6分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反应区,分别控制。
[0031]
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兼具a/o法和a2/o法工艺的特点和优点,以取得脱氮除磷的效果;流程简单,回流比值低,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较低。
[0032]
本改良型浮动生化技术工艺技术能达到如下标准:
[0033]
1、活性污泥浓度:4500~5500mg/l。
[0034]
2、好氧反应区3的气水比为6~7:1,降低了曝气量。
[0035]
3、翼状填料16的材质pe,填充比25~30%。
[0036]
4、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codcr:85%~95%,bod5:90%~95%,ss:70~80%。nh
3-n:85%~95%。
[0037]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良型浮动生化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1)原污水进入进水分配渠1进行水质调节,同时通过调节回流污泥泵开关使进水分配渠1转变为厌氧反应区,由a/o工艺向a2/o工艺转变完成生物除磷;进水渠出口设置闸门9,对进水单元进行控制;
[0039]
2)污水从进水分配渠1通过闸门9进入缺氧反应区2,并通过潜水搅拌器10进行搅拌,加强搅拌功能,防止污泥沉淀;污水在缺氧反应区2完成反硝化反应,去除污水中的总氮;
[0040]
3)污水后续进入好氧反应池进行有机物的去除及硝化反应,在池中按水流方向分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池中按容积比加入亲微生物的翼状填料16载体,池底设管式中孔曝气头或盘式曝气器,污水从系统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各单元池的曝气强度可调,由于载体的加入,一方面增强了搅拌功能,一方面增加了污泥的种群和数量,通过调整曝气强度和内回流量,可抗各种冲击负荷,改善了污水处理效果;
[0041]
4)污水从好氧反应区3进入内回流设备区4,此区域设置内回流泵15,回流量按单元池设置调节;阀门井6用于放置内回流管13的阀门;
[0042]
5)处理达标的污水进入出水区5排放。
[0043]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