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生产车间用环保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8583发布日期:2021-08-06 13:0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生产车间用环保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工程生产车间用环保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机械化生产也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然而现在纺织业生产加工纺织用品的时候,工程生产车间内往往会产生大面积毛絮、粉尘,而这些重量轻,工程生产车间内空气不易流通,容易漂浮在空气中,长时间吸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消除车间内粉尘,人们设置了一系列的除尘设备用于对车间内环境粉尘进行去除,目前主要通过吸尘组件和集尘组件为主,将灰尘通过抽吸的方式填入到集尘组件内,而集尘组件内的粉尘回收较为困难,大批量的粉尘人们难以进行搬运工作。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生产车间用环保除尘设备,能够对粉尘进行有效集尘,并且对收集好的粉尘较为方便地进行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程生产车间用环保除尘设备,包括吸尘组件以及集料箱,所述集料箱内填充有过滤水,所述集料箱通过导向管与吸尘组件连通,所述导向管位于集料箱内的一端没入过滤水中,所述集料箱的底面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连通有水泵和电磁阀,所述集料箱侧壁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有竖向设置且呈圆台状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周壁上连通有若干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开口面积小于出水管的最小开口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使用本设备进行吸尘的时候,人们只需要令吸尘组件进行吸尘,在粉尘通过导向管进入到集料箱内以后,粉尘能够进入到过滤水内,从而使得粉尘能够充分混合在水里,当人们需要进行排放的时候,人们只需要打开电磁阀和水泵,来完成对于混有粉尘的过滤水的排放,而排放好以后,能够通过进水管进行进水,过滤水通过出水管进行注水,而还有部分过滤水会通过分水管喷射到集料箱的内周壁上进行清洗,从而使得粉尘不会滞留在集料箱的内周壁上,而是充分混合在水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料箱的顶面开设有开口,所述集料箱顶面通过铰接座铰接有两块盖板,两块所述盖板的面积和大于等于开口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开口,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通过集料箱顶面进行观察其内部的情况,而盖板则能够对开口进行封闭,避免过滤水溅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把手,从而使得人们在对盖板进行翻转的时候,能够较为方便进行发力,便于对盖板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料箱内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搅拌组件,从而使得其能够对过滤水和粉尘进行混合,避免出现粉尘大量漂浮在过滤水表面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连接轴和固定连接在连接轴外周壁上的搅拌叶,所述连接轴一端通过轴承座与集料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贯穿集料箱且传动连接有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组件需要搅拌的时候,人们能够通过驱动组件来带动连接轴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连接轴能够带动搅拌叶来对过滤水和粉尘进行混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料箱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组件包括与导向管远离集料箱的一端连通的连接管、与连接管连通的广口罩以及位于连接管内的风机,所述连接管和导向管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尘组件需要进行吸尘的时候,能够通过启动风机,通过广口罩来进行粉尘的接收,并且通过风机进行空气的引导,令空气能够带着粉尘进入到连接管和导向管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与导向管之间连通有伸缩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伸缩管,从而使得其能够方便广口罩进行位置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半圆弧件一、半圆弧件二、螺母和螺栓,所述半圆弧件一和半圆弧件二均呈ω形,且所述半圆弧件一和半圆弧件二的两端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螺栓贯穿位于半圆弧件一的通槽和半圆弧件二的通槽后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半圆弧件二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人们需要使用本设备进行吸尘的时候,人们只需要令吸尘组件进行吸尘,在粉尘通过导向管进入到集料箱内以后,粉尘能够进入到过滤水内,从而使得粉尘能够充分混合在水里,当人们需要进行排放的时候,人们只需要打开电磁阀和水泵,来完成对于混有粉尘的过滤水的排放,而排放好以后,能够通过进水管进行进水,过滤水通过出水管进行注水,而还有部分过滤水会通过分水管喷射到集料箱的内周壁上进行清洗,从而使得粉尘不会滞留在集料箱的内周壁上,而是充分混合在水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广口罩;2、导向管;3、支撑组件;31、半圆弧件一;32、半圆弧件二;33、通槽;34、螺栓;4、集料箱;5、支脚;6、支架;7、伺服电机;71、连接轴;72、搅拌叶;81、铰接座;82、盖板;83、把手;9、连接管;10、伸缩管;11、进水管;12、出水管;13、分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述,一种工程生产车间用环保除尘设备,包括吸尘组件以及集料箱4,集料箱4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脚5,集料箱4内填充有过滤水,集料箱4通过导向管2与吸尘组件连通,导向管2位于集料箱4内的一端没入过滤水中。

如图2所示,吸尘组件包括与导向管2远离集料箱4的一端连通的连接管9、与连接管9连通的广口罩1以及位于连接管9内的风机,连接管9与导向管2之间连通有伸缩管10,连接管9和导向管2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支撑组件3,当吸尘组件需要对空气中的大量粉尘进行抽吸的时候,人们只需要启动风机,从而使得对空气进行导向,将空气朝向广口罩1内吹动,并且当人们需要调整广口罩1所在的方位时,可以通过伸缩管10来进行调整。

如图2所示,支撑组件3包括半圆弧件一31、半圆弧件二32、螺母和螺栓34,半圆弧件一31和半圆弧件二32均呈ω形,半圆弧件一31和半圆弧件二32组成一个圆环,且半圆弧件一31和半圆弧件二32的两端均开设有通槽33,螺栓34贯穿位于半圆弧件一31的通槽33和半圆弧件二32的通槽33后与螺母螺纹连接,半圆弧件二3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腿,当人们需要通过支撑组件3来对伸缩管10两侧的连接管9和导向管2进行支撑的时候,人们能够将半圆弧件一31和半圆弧件二32套设在连接管9和导向管2的外侧,并且将半圆弧件一31和半圆弧件二32贴合设置,令两者的通槽33重合,而后人们将螺栓34穿过通槽33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从而将半圆弧件一31和半圆弧件二32夹紧,由此令支腿与地面接触,来进行有效支撑。

如图3所示,集料箱4的顶面开设有开口,集料箱4顶面通过铰接座81铰接有两块盖板82,两块盖板82的面积和大于等于开口面积,盖板82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83,使得当人们需要观察集料箱4内部情况的时候,人们只需要握住把手83,令盖板82相对铰接座81发生转动即可打开开口进行观察。

集料箱4的底面开设有通口,通口连通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连通有水泵和电磁阀,如图3和4所示,集料箱4侧壁上连通有进水管11,进水管11呈l型,进水管11连通有竖向设置且呈圆台状的出水管12,出水管12的管件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出水管12的外周壁上连通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分水管13,分水管13的开口面积小于出水管12的最小开口面积,当人们需要对集料箱4内溶解在过滤水里的粉尘进行排放的时候,人们能够控制水泵和电磁阀打开,令排料管畅通,并且对集料箱4内的过滤水和粉尘进行排放,而后人们要对集料箱4进行清洗和补水的时候,只需要通过进水管11进水,过滤水通过进水管11进入到出水管12离开,由于出水管12的出水开口面积小于进水管11的管口面积,从而使得会有一部分水通过分水管13离开,利用离开分水管13的过滤水来对集料箱4的内周壁进行冲洗,从而使得附着在集料箱4内周壁上的粉尘得以清洁。

如图3所示,集料箱4内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连接轴71和固定连接在连接轴71外周壁上的搅拌叶72,连接轴71一端通过轴承座与集料箱4内壁转动连接,连接轴71另一端贯穿集料箱4且传动连接有为伺服电机7的驱动组件,集料箱4的外侧壁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支架6,伺服电机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71传动连接,在集料箱4内有粉尘通入以后,人们能够启动伺服电机7来通过联轴器带动连接轴71转动,连接轴71转动时带动搅拌叶72,通过搅拌叶72来对粉尘与过滤水进行混合,避免出现粉尘大量漂浮在过滤水顶面上的情况。

当人们需要使用整个除尘设备进行车间内除尘工作的时候,人们能够将广口罩1挪到需要除尘的位置,通过启动风机,从而对车间内的空气进行引导,令空气带着粉尘进入到广口罩1内,通过广口罩1导向依次通过连接管9、伸缩管10和导向管2,最后进入到集料箱4内,并且进入到过滤水当中,并且搅拌组件能够对粉尘和过滤水进行充分混合,从而令粉尘不会漂浮在过滤水的顶面上,能够充分位于过滤水中,当人们需要观察集料箱4内情况的时候,人们只需要通过把手83打开盖板82观察开口内即可,而当人们需要排泄时,只需要打开电磁阀和水泵对混有粉尘的过滤水进行排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