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0670发布日期:2023-01-13 01:3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IC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ic反应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c反应器。


背景技术:

2.ic反应器是新一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一般由上下两个反应室组成,污染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的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讲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
3.ic反应器中污水首先通过进水管进入反应罐底部的旋流布水器,通过均匀布水后在罐内向上运动进入第一反应室,此过程中厌氧污泥与污水充分结合,微生物产生沼气,形成泥水气混合液后继续向上运动,一部分混合液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水分离汽包,其余的混合液通过三相分离器后进入第二反应室,混合液在第二反应室的三项分离器进行第二次三相分离。
4.现有的ic反应器水力负荷小,达不到工作要求,从而影响了有机物与微生物的充分接触,影响了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5.基于此,研究并开发一种ic反应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ic反应器,解决了现有的ic反应器结构对污染物降解技术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7.一种ic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包括位于反应器本体内部的上级三相分离器、下级三相分离器,上级三相分离器位于下级三相分离器的上方,下级三相分离器通过下级三相分离器气提管与位于反应器本体顶部的汽水分离罐连接,上级三相分离器通过上级三相分离器气提管与汽水分离罐连接,汽水分离罐与延伸到反应器本体底部的下降管连接;
8.反应器本体的内部顶部设有出水堰且与汽水分离罐连通,出水堰位于汽水分离罐的下端,出水堰连接有出水管;
9.汽水分离罐的顶部与沼气管连接,沼气管与水封罐连接;
10.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有进水管。
11.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部底端设有布水系统,布水系统包括布水罩,布水罩上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在布水罩上呈均匀分布,布水罩的中心部位设有立柱,进水管的入口端位于布水罩的上方。
12.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延伸到底部的下降管平行。
13.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罩为伞状骨架结构,挡水板的个数有3-6个,挡水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14.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固定在布水罩上。
15.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与布水罩可拆卸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罩的上方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位于反应器本体的内部下端,搅拌装置与位于反应器本体外部的齿轮减速箱连接,齿轮减速箱与电机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为搅拌轴。
18.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的个数为两个,且以下降管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19.本技术方案中ic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第三代厌氧反应装置,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由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溶解性污染物最终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态物质及微生物增殖所形成的活性污泥固体物质,从水相中分离,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厌氧工艺可以把废水中大量的化学能转化为清洁能源如含能物质甲烷、氢气等,是一种可持续废水处理技术。ic工艺具有比第二代厌氧更具优势。
20.a容积负荷:由于复式厌氧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有内部循环,传质效果好,容积负荷超过传统的厌氧3倍以上。
21.b抗负荷冲击能力强:由于有内部循环,大量的循环水和进水混合,使进水中大量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的稀释,大大降低了有毒物质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22.c出水稳定性好:复式厌氧工艺为利用两级uasb串联分级厌氧处理,可以补偿厌氧过程中ks高不利影响。
2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ic反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和效果如下:
24.1)本技术方案中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泥水混合物经过下级三相分离器、上级三相分离器的处理,即经混合区、第一厌氧区、气液分离区、第二厌氧区、沉淀区的处理,获得高污泥浓度,且通过大量沼气、内循环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
25.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布水系统,可有效使进水管中的进水、与颗粒污泥和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混合物进行有效的混合,提高厌氧反应器在该区域内细菌的存活量,从而有效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1-出水堰、2-上级三相分离器、3-下级三相分离器气提管、4-下降管、5-下级三相分离器、6-不锈钢垫板、7-过水孔、8-上级三相分离器气提管、9-汽水分离罐、10-沼气管、11-水封罐、12-不锈钢槽钢支架、13-进水管、14-电机、15-齿轮减速箱、16-搅拌装置、17-布水罩、18-挡水板、19-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9.实施例1:
30.如图1所示,一种ic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包括位于反应器本体内部的上级三相分离器2、下级三相分离器5,上级三相分离器2位于下级三相分离器5的上方,下级三相分离器5通过下级三相分离器气提管3与位于反应器本体顶部的汽水分离罐9连接,上级三相分离器2通过上级三相分离器气提管8与汽水分离罐9连接,汽水分离罐9与延
伸到反应器本体底部的下降管4连接;
31.反应器本体的内部顶部设有出水堰1且与汽水分离罐9连通,出水堰1位于汽水分离罐9的下端,出水堰1连接有出水管;
32.汽水分离罐9的顶部与沼气管10连接,沼气管10与水封罐11连接;
33.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有进水管13。
34.汽水分离罐9、沼气管10、水封罐11均放置在不锈钢槽钢支架12的上面。
35.本实施例中,反应器本体底部进入的进水与颗粒污泥、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下级三相分离器5中,下级三相分离器5下端产生的沼气和发酵液通过下级三相分离器汽提管3进入到汽水分离罐9中,污水进入下级三相分离器5和上级三相分离器2之间,继续进行反应,产生后的沼气和发酵液通过上级三相分离器气提管8进入气水分离罐9中,汽水分离罐9中的沼气通过沼气管10分离出来,而汽水分离罐9中的沼气通过沼气管10分离出来,而气水分离罐9中的发酵液通过下降管4进入到反应器本体的底部,继续与进水管进来的污水进行反应,形成了发酵液的连续内循环。
36.在本实施例中,在反应器本体的内部顶部设置出水堰1,出水堰1的设置主要作用是控制沉淀池内水位置,保证出水水流分布均匀,避免出水产生偏流、短流现象。出水堰1的具体结构可为三角堰、梯形堰、矩形堰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矩形堰。在反应器本体的内部顶部设置有不锈钢槽钢支架12,出水堰1的上方与不锈钢槽钢支架12接触,利于对出水堰1进行加工与调节,从而确保出水堰1的平整度。出水堰1上还连接有出水管,便于将汽水分离罐9中分离出来的液体通过出水堰1、出水管分离出去。
37.本实施例中,沼气管10与水封罐11连接,水封罐11的设置,主要作用是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
38.在本实施例中,下降管4位于反应器本体底部的端部末端设有过水孔7,便于污水直接穿过下降管4,同时在下降管4的端末底部设有不锈钢垫板6,避免下降管4靠近反应器本体底部端发生移动。
39.本实施例中下降管4、水封罐11、沼气管10、出水堰1、汽水分离罐9、进水管13等设备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不再详述。
40.本实施例中涉及到其他结构及其公知常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不再详述。
41.实施例2:
4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部底端设有布水系统,布水系统包括布水罩17,布水罩17上设有挡水板18,挡水板18在布水罩17上呈均匀分布,布水罩17的中心部位设有立柱19,进水管13的入口端位于布水罩17的上方。
43.其中,所述立柱19与延伸到底部的下降管4平行。
44.其中,所述布水罩17为伞状骨架结构,挡水板18的个数有3-6个,挡水板18之间的间距相等。
45.其中,所述挡水板18固定在布水罩17上。
46.在本实施例中,在反应器本体的底部,为了有效提高混合区,进水、污泥混合物、微生物之间的接触度,加速内循环的速度,在反应器本体的内部底部设置布水罩17,在布水罩17上设置挡水板18,进水管13的出水端进水降落在挡水板18,然后再下降至反应器本体的
底部,整个过程可有效提高进水与污泥混合物、微生物的接触面,使反应更加充分。
47.实施例3:
48.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挡水板18与布水罩17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对挡水板18与布水罩17的连接方式进行优选,可选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利于对挡水板18的个数以及位置关系进行调整,挡水板18呈均匀分布便于下降的进水与之接触,产生一定的冲击力,然后下降与发酵液、微生物、污泥混合物接触,加强循环速度。
49.实施例4:
50.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布水罩17的上方设有搅拌装置16,搅拌装置16位于反应器本体的内部下端,搅拌装置16与位于反应器本体外部的齿轮减速箱15连接,齿轮减速箱15与电机14连接。
51.其中,所述搅拌装置16为搅拌轴。
52.其中,所述搅拌装置16的个数为两个,且以下降管4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53.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3中的进水在经过布水系统的分流混合处理后,上升处理,在经过搅拌装置16的搅拌处理后,电机14与齿轮减速箱15连接,齿轮减速箱15的主轴与搅拌装置16连接,驱动搅拌装置16在反应器本体内转动,搅拌装置16的具体结构可为搅拌轴或为搅拌框结构,使得反应器本体1内的有机物欲微生物充分接触,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从而解决了ic反应器水力负荷小,影响了有机物与微生物的接触面,则能有效提高污水的降解效果。
5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