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便的定冷水旁路双床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4837发布日期:2021-09-25 11:0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便的定冷水旁路双床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厂发电机定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简便的定冷水旁路双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厂发电机定子普遍使用水进行冷却,当定子冷却水(以下简称“定冷水”)水质不合格是可能造成发电机绝缘不合格,引发电气故障;也有可能使定子线棒铜腐蚀结垢造成的堵塞,引发局部过热,威胁机组安全运行。所以控制定冷水水质尤为重要。
3.目前控制定冷水水质有不同的方式,如定冷水箱补充除盐水和凝结水,定冷水中投加微量碱等。较为普遍的是使用定冷水旁路混床处理。即将定冷水中极小部分经过混合有钠型树脂、氢型树脂和氢氧型树脂的混床进行处理后汇流至定冷水主路。
4.此类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述三种类型树脂混合比例是固定的,而且配方由产品开发方掌握。不同发电机定冷水系统的补水水质不同,用同一配比树脂混床进行处理时可能使定冷水水质不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便的定冷水旁路双床处理装置。可实现定冷水水质的可调控性。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定冷水旁路双床处理装置,包括定冷水泵、总流量计、第一电磁流量调节阀、旁路远传流量计、第一电磁快开阀、第二电磁快开阀、第一远传流量计、第二远传流量计、混床、钠床、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第三电磁流量调节阀,所述定冷水泵、总流量计与主循环管路串联至发电机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末端设置有在线电导率表、在线ph表,所述主循环管路具有上旁路接口、下旁路接口,所述第一电磁流量调节阀、旁路远传流量计一端连接至上旁路接口,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快开阀、第二电磁快开阀连接,所述混床、钠床的入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远传流量计、第二远传流量计与所述第一电磁快开阀、第二电磁快开阀连接,出口分别通过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第三电磁流量调节阀连接至所述下旁路接口。
7.所述混床、钠床的顶部均连接有排空气电磁快开阀。
8.所述混床、钠床的底部均连接有排水电磁流量调节阀。
9.所述混床、钠床的底部出口分别连接有在线电导率表、在线ph表。
10.所述下旁路接口与所述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第三电磁流量调节阀之间设置有树脂捕捉器。
11.还包括plc系统控制器,所述plc系统控制器与所述定冷水泵、总流量计、第一电磁流量调节阀、旁路远传流量计、第一电磁快开阀、第二电磁快开阀、第一远传流量计、第二远传流量计、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第三电磁流量调节阀、排空气电磁快开阀、排水电磁流量调节阀、在线电导率表、在线ph表电连接。
12.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阀门使其流量与定冷水系统循环流量成正比。此部分定冷水同时流经混床和钠床,通过自动调节两路流量的分配,达到控制水质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简便的定冷水旁路双床处理装置,包括定冷水泵1、总流量计2、第一电磁流量调节阀3、旁路远传流量计4、第一电磁快开阀5、第二电磁快开阀6、第一远传流量计7、第二远传流量计8、混床9、钠床10、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11、第三电磁流量调节阀12,所述定冷水泵1、总流量计2与主循环管路30串联至发电机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的末端设置有在线电导率表20、在线ph表21,所述主循环管路30具有上旁路接口31、下旁路接口32,所述第一电磁流量调节阀3、旁路远传流量计4一端连接至上旁路接口31,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快开阀5、第二电磁快开阀连接6,所述混床9、钠床10的入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远传流量计7、第二远传流量计8与所述第一电磁快开阀5、第二电磁快开阀6连接,出口分别通过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11、第三电磁流量调节阀12连接至所述下旁路接口32。
16.混床9、钠床10的顶部均连接有排空气电磁快开阀13、14。
17.混床9、钠床10的底部均连接有排水电磁流量调节阀15、16,两者的底部出口分别连接有在线电导率表17、在线ph表18。
18.下旁路接口32与所述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11、第三电磁流量调节阀12之间设置有树脂捕捉器19。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plc系统控制器,plc系统控制器与定冷水泵1、总流量计2、第一电磁流量调节阀3、旁路远传流量计4、第一电磁快开阀5、第二电磁快开阀6、第一远传流量计7、第二远传流量计8、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11、第三电磁流量调节阀12、排空气电磁快开阀13、14、排水电磁流量调节阀15、16、在线电导率表20、在线ph表21电连接。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将旁路的定冷水总量控制在1000ml/min以内,通过控制阀门使其流量与定冷水系统循环流量成正比。此部分定冷水同时流经混床和钠床,通过自动调节两路流量的分配,达到控制水质的目的,当定冷水ph控制在8.0-8.5,电导率控制在0.6-1.2μs/cm时,可以保证发电机电气绝缘和定子线棒腐蚀速率均处于优良范围。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床、钠床构成的旁路处理水量为主循环系统流量的2

左右。
22.混床和钠床双床同时处理来水,混床添加大孔型阳树脂和大孔型阴树脂,阴阳树脂比例为20:1,钠床全部添加大孔型钠型树脂。双床均采取上部进水,底部出水,上部有排空气门,底部有排水门。双床树脂均应在填装前清洗至出水无色,无杂质,无碎树脂,并通过树脂捕捉器进一步过滤,树脂捕捉器可选择为普通颗粒过滤器即可。
23.plc系统控制器有“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方式。控制过程如下:
24.投运过程:双床树脂填装后首先投运混床。1.通过第一电磁流量调节阀3开进口门,打开排空气电磁快开阀13,进行排空气,通过旁路远传流量计4的流量突降识别混床水已满。2.关闭排排空气电磁快开阀13,打开底部排水电磁流量调节阀15,开始正洗树脂。3.当混床出口电导率下降至1μs/cm时正洗完毕,关闭排水电磁流量调节阀15。然后投运钠床。4.开进口门,排空气门,通过流量突降识别混床水已满。5.关闭排排空气电磁快开阀14,打开底部排水电磁流量调节阀16,开始正洗树脂。6.当钠床出口ph上升至11以上时,关闭底部排水电磁流量调节阀16。7.混床和钠床的出口电磁流量调节阀各开50%,双床投入运行。
25.运行过程:以定冷水主循环系统在线电导率表20为反馈信号,当电导率低于0.6μs/cm时,混床出口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11关小1%,并延时1800s,然后再次检测反馈信号。当电导率高于1.2μs/cm时,混床出口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11开大1%,并延时1800s,然后再次检测反馈信号。当混床出口电导率大于主循环系统的电导率时,说明混床树脂失效,发出“混床树脂失效”报警信号,同时全关混床进出口门第二电磁流量调节阀11,退出运行。类似地,以定冷水主循环系统在线ph表18为反馈信号,当ph低于8.0m时,钠床出口第三电磁流量调节阀12开大1%,并延时1800s,然后再次检测反馈信号。当ph高于8.5时,钠床出口第三电磁流量调节阀12关小1%,并延时1800s,然后再次检测反馈信号。当钠床出口ph低于主循环系统的ph时,说明钠床树脂失效,发出“钠床树脂失效”报警信号,同时全关钠床进出口门,退出运行。
26.当定冷水水质突然发生剧烈变化时,可以将控制方式由“自动”切换为“手动”。通过大幅调整进入旁路处理装置的定冷水流量、混床流量、钠床流量,达到快速调整定冷水水质的目的。
27.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