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复配淋洗剂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25737745发布日期:2021-07-06 18:4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复配淋洗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复配淋洗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化学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由于化学原料的过度使用、废物的任意排放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合理处置等,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因其难被降解、长期对环境造成危害等特点,已成为当前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一种常见的pops,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通过共用碳原子所形成(如萘、蒽、菲、苯并[a]芘等),主要来源于化学原料的开采、生产和使用过程,包括化石燃料的热裂解和燃烧不彻底等。pahs大部分是无色或淡黄色的结晶固体,其蒸气压较小,熔点及沸点较高,易溶于有机溶剂,易吸附于有机质和颗粒物。由于pahs具有性质较稳定、挥发性较低、难于降解、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以及易吸附于土壤的特点,因此广泛存在于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中。pahs具有较强的“三致性”(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早在1982年,美国环保署就将萘、蒽、菲、芴、苯并[a]芘等16种多环芳烃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主要是由于这些pahs毒性更大、来源更广、与人体接触的机会更多。近几年来,地下水和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控制和治理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关注。

土壤淋洗技术是一种高效、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且无二级风险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已经成为场地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快速修复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之一。从广义上来说,土壤淋洗技术是利用流体淋洗出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淋洗剂与土壤中污染物产生化学反应,以相互的离子交换、吸附、沉淀、螯合等方式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土壤淋洗可分为原位淋洗和异位淋洗。原位土壤淋洗技术是在污染的场地使用注射井向土壤中注入淋洗剂,主要是根据污染物分布的深浅,通过淋洗剂的自身重力或是外界力使淋洗剂向下渗透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含有污染物的溶剂可以通过提取井的方式回收,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异位土壤淋洗修复技术通常需用五个步骤:(1)对污染的土壤进行挖掘;(2)把挖掘出来的污染土壤运输到指定的污染土壤处理厂;(3)在处理厂将污染土壤和淋洗液按照一定的固液比混合,然后放入淋洗反应器或反应池中,通过搅拌等外力的辅助作用让污染土壤和淋洗液发生化学反应作用;(4)经过一定时间,待土壤中的污染物由固相转移到液相后,可将液体通过重力渗透分离;(5)处理后的土壤再运回到污染原场地进行回填或另作他用,而含有污染物的淋洗液则需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收。由于异位淋洗技术是将污染土壤运输到较远的异位淋洗工厂进行淋洗,修复时间较长,运输成本高,且对于大片的污染场地,工程量大,不宜实现。因此,原位淋洗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土壤修复技术之一。

淋洗剂分为有机淋洗剂、无机淋洗剂、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吐温-80(tween-80)、曲拉通x-100(tx-10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brij-35)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虽然这些表面活性剂能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有效解吸出来,但较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也同时存在于土壤中,并且由于较难被生物降解而易带来二次污染。低分子量有机酸,如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是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最活跃的成分之一,因其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土壤重金属修复中,但高浓度的有机酸同时也会增加土壤的酸度,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总之,现有的淋洗剂尽管对多环芳烃有一定的去除效率,但都对土壤的理化性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淋洗后也会带来新的污染物,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开发一种环境友好且价格低廉的淋洗剂用于处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焦点。

专利cn109135756a公开了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剂及其淋洗回收方法,所述淋洗剂为有机酸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混合水溶液,混合水溶液中有机酸的浓度为:0.05-0.1mol/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0.2-8%。该专利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重金属属于无机污染物,而本申请的复配淋洗剂是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多环芳烃是有机污染物,性质存在根本不同。而且该专利中有机酸浓度非常高,会造成土壤酸化,因此该专利公开的淋洗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ph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复配淋洗剂及其应用,从而实现污染物的高效、持久治理,降低污染土壤修复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复配淋洗剂,所述复配淋洗剂包含溶质和溶剂,所述溶质为柠檬酸和烷基糖苷,所述柠檬酸在复配淋洗剂中的浓度为(0.2/3~0.4/3)g/l,所述烷基糖苷在复配淋洗剂中的浓度为(10/3~20/3)g/l。复配淋洗剂中柠檬酸浓度低,酸性小,不会造成土壤酸化。

所述溶剂为超纯水。

当所述柠檬酸在复配淋洗剂中的浓度为0.2/3g/l时,所述烷基糖苷在复配淋洗剂中的浓度为20/3g/l,此为优选复配比;

当所述柠檬酸在复配淋洗剂中的浓度为0.2/2g/l时,所述烷基糖苷在复配淋洗剂中的浓度为10/2g/l;

当所述柠檬酸在复配淋洗剂中的浓度为0.4/3g/l时,所述烷基糖苷在复配淋洗剂中的浓度为10/3g/l。

所述复配淋洗剂是由浓度为0.2g/l的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10.0g/l的烷基糖苷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2)~(2:1)复配而成。

所述烷基糖苷选自apg0810、apg0814或apg1214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复配淋洗剂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经过前处理的含有多环芳烃的土壤样品,加入复配淋洗剂并且混合均匀得到修复样品;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均匀的修复样品置于恒温振荡箱中匀速振荡反应,使土壤与复配淋洗剂充分接触;

(3)在振荡反应过程中,每一既定时间点取出部分修复样品,经过滤后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之后测定滤液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滤渣基本残留在滤头中。

步骤(1)中,前处理具体过程为:将土壤样品晾干,去除败叶和碎石并研磨。

研磨后过60目筛。

步骤(1)中,所述多环芳烃选自萘、蒽、菲或苯并[a]芘中的一种或多种。

若是做验证试验,在研磨之后,取多环芳烃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多环芳烃溶液,再将多环芳烃溶液和土壤样品混合,后置于恒温振荡箱中振荡混匀,然后置于通风橱中挥发掉有机溶剂,最后进行老化。

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

振荡混匀温度为20℃,振荡混匀时间为一周,老化温度为4℃,老化时间为两周。

步骤(1)中,所述土壤样品含有78.3~113.2mg/kg的多环芳烃。

步骤(1)中,所述复配淋洗剂的用量是1g土壤使用10~20ml复配淋洗剂。

步骤(2)中,振荡的速度为120~200r/min,反应的时间为48~72h。

步骤(3)中,采用0.45μm滤头进行过滤。

步骤(3)中,所述取样时间点为0.5、1、2、4、6、12、24和48h。

本发明将低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与易生物降解的烷基糖苷溶液混合作为复配淋洗剂。一方面,柠檬酸含有羧基和羟基基团,当将它们加入到污染土壤中时,能够促进多环芳烃从土壤中解吸,使被固定吸附的多环芳烃进入到溶液中,且低浓度的柠檬酸能破坏土壤有机质(som)与土壤矿物之间的“键桥”,从而形成溶解性有机质(dom),dom可以与土壤矿物竞争吸附多环芳烃,进而降低土壤对多环芳烃的吸附,并且吸附在dom上的多环芳烃可以跟随dom进入到水相中。另一方面,烷基糖苷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易生物降解的特性,对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增溶效果,当溶液中的烷基糖苷被土壤吸附后,进入土壤颗粒内部,引起som的膨胀,降低了som和水相间的表面张力,从而促进多环芳烃的解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本发明将低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和烷基糖苷溶液复配,可使多环芳烃的去除率达到72.1%以上,最高可达到88.4%;②本发明的复配淋洗剂可以克服高浓度柠檬酸酸性过强造成土壤酸化等问题,复配淋洗剂为弱碱性或中性,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小;③本发明使用的复配淋洗剂成分为低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和烷基糖苷溶液,均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由于柠檬酸具有较强的酸性,大量的柠檬酸加入到土壤中会引起土壤的酸化,考虑到实际应用,本发明仅采用了低浓度的柠檬酸,也能实现修复效果;④本发明所用的复配淋洗剂成本低,极大地降低了处理成本,易于推广使用;⑤本发明的工艺操作简单,操作简便,操作过程中不需要调节土壤ph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萘在土壤a中的去除率和不同复配比的关系图(t=48h);

图2为实施例2中萘在土壤b中的去除率和不同复配比的关系图(t=48h);

图3为实施例3中萘在土壤c中的去除率和不同复配比的关系图(t=48h);

图4为实施例4中萘在不同土壤中的去除率图(t=48h);

图5为实施例5中萘在土壤d中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6为实施例6中萘在土壤e中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7为实施例7中菲在土壤c中的去除率和不同复配比的关系图(t=48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若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用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若无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试剂和设备均为本领域常规试剂和设备。

一种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复配淋洗剂,包含溶质和溶剂,溶质为柠檬酸和烷基糖苷,柠檬酸在复配淋洗剂中的浓度为(0.2/3~0.4/3)g/l,所述烷基糖苷在复配淋洗剂中的浓度为(10/3~20/3)g/l,溶剂为超纯水。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无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的相关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其中,土壤a取自于上海市普陀区某地块,土壤b和c取自于上海市静安区某地块,这三种土壤样品最初均是不含多环芳烃污染物的,之后通过人工污染处理含有多环芳烃。

表1所用土壤的理化性质

实施例1

将上述复配淋洗剂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所取污染土壤记为土壤a,具体成分和其他性能数据详见表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a晾干,去除败叶和碎石并研磨后过60目筛,在室温条件下,将20mg固体萘溶解于160ml丙酮中,再将含有萘的丙酮溶液与200g土壤a混合后在20℃的恒温振荡箱中振荡混匀一周,然后放置于通风橱中以便丙酮挥发,人工污染土壤在4℃下老化两周后使用。

(2)将浓度为0.2g/l的柠檬酸溶液(溶剂为超纯水,下同)和浓度为10.0g/l的烷基糖苷apg0814溶液(溶剂为超纯水,下同)按体积比1:2、1:1或2:1进行混合,分别作为复配淋洗剂ⅰ、复配淋洗剂ⅱ和复配淋洗剂ⅲ,即复配淋洗剂ⅰ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2/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20/3g/l,复配淋洗剂ⅱ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2/2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10/2g/l,复配淋洗剂ⅲ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4/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10/3g/l。

(3)准确称取三份10g萘浓度为100mg/kg的土壤a样品于100ml反应器中,分别按固液比为1:10加入100ml复配淋洗剂ⅰ、复配淋洗剂ⅱ和复配淋洗剂ⅲ,得到修复样品,然后将反应器置于20℃的恒温振荡箱中以120r/min的速度匀速振荡反应48h。

(4)在振荡过程中,在既定时间点分别为0.5、1、2、4、6、12、24和48h,取出1ml修复样品,经0.45μm滤头过滤后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测定滤液中萘的浓度,在加入复配淋洗剂ⅰ、ⅱ、ⅲ振荡48h后萘浓度分别为7.62mg/l、7.28mg/l和7.21mg/l。

实验结果表明,该条件下48h内复配淋洗剂ⅰ对萘的去除率(去除率的计算公式为去除率=既定时间点萘浓度/萘的初始浓度,下同)为76.2%,复配淋洗剂ⅱ对萘的去除率为72.8%,复配淋洗剂ⅲ对萘的去除率为72.1%,见图1(图1中只采用了48h时测到的去除率的数值,是为了对比不同复配比的复配淋洗剂对土壤a的修复效果,图1中的体积比是柠檬酸溶液和烷基糖苷溶液的复配比,下同)。

实施例2

将上述复配淋洗剂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所取污染土壤记为土壤b,具体成分和其他性能数据详见表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b晾干,去除败叶和碎石并研磨后过60目筛,在室温条件下,将20mg固体萘溶解于160ml丙酮中,再将含有萘的丙酮溶液与200g土壤b混合后在20℃的恒温振荡箱中振荡混匀一周,然后放置于通风橱中以便丙酮挥发,人工污染土壤4℃下老化两周后使用。

(2)将浓度为0.2g/l的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10.0g/l的烷基糖苷apg0814溶液按体积比1:2、1:1或2:1进行混合,分别作为复配淋洗剂ⅰ、复配淋洗剂ⅱ和复配淋洗剂ⅲ,即复配淋洗剂ⅰ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2/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20/3g/l,复配淋洗剂ⅱ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2/2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10/2g/l,复配淋洗剂ⅲ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4/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10/3g/l。

(3)准确称取三份10g萘浓度为100mg/kg的土壤b样品于100ml反应器中,分别按固液比为1:10加入100ml复配淋洗剂ⅰ、复配淋洗剂ⅱ和复配淋洗剂ⅲ,得到修复样品,然后将反应器置于20℃的恒温振荡箱中以120r/min的速度匀速振荡反应48h。

(4)在振荡过程中,在既定时间点分别为0.5、1、2、4、6、12、24和48h,取出1ml修复样品,经0.45μm滤头过滤后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测定滤液中萘的浓度,在加入复配淋洗剂ⅰ、ⅱ、ⅲ振荡48h后萘浓度分别为7.98mg/l、7.43mg/l和7.38mg/l。

实验结果表明,该条件下48h内复配淋洗剂ⅰ对萘的去除率为79.8%,复配淋洗剂ⅱ对萘的去除率为74.3%,复配淋洗剂ⅲ对萘的去除率为73.8%,见图2(图2中只采用了48h时测到的去除率的数值,是为了对比不同复配比的复配淋洗剂对土壤b的修复效果)。

实施例3

将上述复配淋洗剂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所取污染土壤记为土壤c,具体成分和其他性能数据详见表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c晾干,去除败叶和碎石并研磨后过60目筛,在室温条件下,将20mg固体萘溶解于160ml丙酮中,再将含有萘的丙酮溶液与200g土壤c混合后在20℃的恒温振荡箱中振荡混匀一周,然后放置于通风橱中以便丙酮挥发,人工污染土壤在4℃下老化两周后使用。

(2)将浓度为0.2g/l的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10.0g/l的烷基糖苷apg0814溶液按体积比1:2、1:1或2:1进行混合,分别作为复配淋洗剂ⅰ、复配淋洗剂ⅱ和复配淋洗剂ⅲ,即复配淋洗剂ⅰ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2/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20/3g/l,复配淋洗剂ⅱ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2/2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10/2g/l,复配淋洗剂ⅲ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4/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10/3g/l。

(3)准确称取三份10g萘浓度为100mg/kg的土壤c样品于100ml反应器中,分别按固液比为1:10加入100ml复配淋洗剂ⅰ、复配淋洗剂ⅱ和复配淋洗剂ⅲ,得到修复样品,然后将反应器置于20℃的恒温振荡箱中以120r/min的速度匀速振荡反应48h。

(4)在振荡过程中,在既定时间点分别为0.5、1、2、4、6、12、24和48h,取出1ml修复样品,经0.45μm滤头过滤后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测定滤液中萘的浓度,在加入复配淋洗剂ⅰ、ⅱ、ⅲ振荡48h后萘浓度分别为8.34mg/l、7.95mg/l和7.86mg/l。

实验结果表明,该条件下48h内复配淋洗剂ⅰ对萘的去除率为83.4%,复配淋洗剂ⅱ对萘的去除率为79.5%,复配淋洗剂ⅲ对萘的去除率为78.6%,见图3(图3中只采用了48h时测到的去除率的数值,是为了对比不同复配比的复配淋洗剂对土壤c的修复效果)。

对比实施例1、2、3,得到:复配淋洗剂对萘的去除率随着土壤粘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柠檬酸与烷基糖苷按体积比为1:2时复配淋洗剂效率最高。

实施例4

将上述复配淋洗剂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所取污染土壤为三种,分别记为土壤a、土壤b和土壤c,具体成分和其他性能数据详见表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a晾干,去除败叶和碎石并研磨后过60目筛,在室温条件下,将60mg固体萘溶解于480ml丙酮中,溶解完全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含有萘的丙酮溶液,之后平均分为三份,再分别将160ml含有萘的丙酮溶液分别与200g土壤a、土壤b和土壤c混合后在20℃的恒温振荡箱中振荡混匀一周,然后放置于通风橱中以便丙酮挥发,人工污染土壤在4℃下老化两周后使用。

(2)将浓度为0.2g/l的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10.0g/l的烷基糖苷apg0814溶液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作为复配淋洗剂,即柠檬酸的浓度为0.2/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20/3g/l。

(3)准确称取5g萘浓度为100mg/kg的土壤a样品于100ml反应器中,按固液比为1:20加入100ml复配淋洗剂,得到修复样品,然后将反应器置于20℃的恒温振荡箱中以120r/min的匀速振荡反应48h。

(4)在振荡过程中,在既定时间点分别为0.5、1、2、4、6、12、24和48h,取出1ml修复样品,经0.45μm滤头过滤后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测定滤液中萘的浓度,在加入复配淋洗剂振荡48h后土壤a、b、c中萘浓度分别为8.36mg/l、8.59mg/l和8.84mg/l。

实验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复配淋洗剂对土壤a中萘的去除率为83.6%,对土壤b中萘的去除率为85.9%,对土壤c中萘的去除率为88.4%,见图4(图4中只采用了48h时测到的去除率的数值,是为了对比最优复配比的复配淋洗剂对不同土壤的修复效果)。

对比例实施例1、2、3、4,得到:复配淋洗剂对萘的去除率随着土壤粘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柠檬酸与烷基糖苷按体积比为1:2时复配淋洗剂效率最高;固液比越大,复配淋洗剂对萘的去除率越高。

以下实施例5和实施例6所用实际污染土壤的相关理化性质如下表2,其中,土壤d取自于上海市普陀区某地块,土壤e取自于上海市闵行区某地块。

表2所用土壤的理化性质

实施例5

将上述复配淋洗剂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所取污染土壤记为土壤d,具体成分和其他性能数据详见表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d晾干,去除败叶和碎石并研磨后过60目筛。

(2)将浓度为0.2g/l的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10.0g/l的烷基糖苷apg0814溶液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作为复配淋洗剂,即柠檬酸的浓度为0.2/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20/3g/l。

(3)准确称取5g土壤d样品于100ml反应器中,按固液比为1:20加入100ml复配淋洗剂,得到修复样品,然后将反应器置于20℃的恒温振荡箱中匀速振荡反应48h。

(4)在振荡过程中,在既定时间点分别为0.5、1、2、4、6、12、24和48h,取出1ml修复样品,经0.45μm滤头过滤后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测定滤液中萘的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复配淋洗剂对萘的去除率为82.3%,萘在土壤d中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5所示。

实施例6

将上述复配淋洗剂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所取污染土壤记为土壤e,具体成分和其他性能数据详见表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e晾干,去除败叶和碎石并研磨后过60目筛。

(2)将浓度为0.2g/l的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10.0g/l的烷基糖苷apg0814溶液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作为复配淋洗剂,即柠檬酸的浓度为0.2/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20/3g/l。

(3)准确称取5g土壤样品e于100ml反应器中,按固液比为1:20加入100ml复配淋洗剂,得到修复样品,然后将反应器置于20℃的恒温振荡箱中匀速振荡反应48h。

(4)在振荡过程中,在既定时间点分别为0.5、1、2、4、6、12、24和48h,取出1ml修复样品,经0.45μm滤头过滤后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测定滤液中萘的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复配淋洗剂对萘的去除率为80.7%,萘在土壤e中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6所示。

对比实施例1、2、3、4、5、6,得到:复配淋洗剂对萘的去除率随着土壤粘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柠檬酸与烷基糖苷按体积比为1:2时复配淋洗剂效率最高;固液比越大,复配淋洗剂对萘的去除率越高;实际污染土壤由于污染时间很长,复配淋洗剂对萘的去除率比人工污染土壤的稍低。

实施例7

将上述复配淋洗剂用于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所取污染土壤记为土壤c,具体成分和其他性能数据详见表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壤c晾干,去除败叶和碎石并研磨后过60目筛,在室温条件下,将2mg固体菲溶解于160ml丙酮中,再将含有菲的丙酮溶液与200g土壤c混合后在20℃的恒温振荡箱中振荡混匀一周,然后放置于通风橱中以便丙酮挥发,人工污染土壤在4℃下老化两周后使用。

(2)将浓度为0.2g/l的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10.0g/l的烷基糖苷apg0814溶液按体积比1:2、1:1或2:1进行混合,分别作为复配淋洗剂ⅰ、复配淋洗剂ⅱ和复配淋洗剂ⅲ,即复配淋洗剂ⅰ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2/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20/3g/l,复配淋洗剂ⅱ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2/2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10/2g/l,复配淋洗剂ⅲ中,柠檬酸的浓度为0.4/3g/l,烷基糖苷的浓度为10/3g/l。

(3)准确称取三份10g菲浓度为10mg/kg的土壤c样品于100ml反应器中,分别按固液比为1:10加入100ml复配淋洗剂ⅰ、复配淋洗剂ⅱ和复配淋洗剂ⅲ,得到修复样品,然后将反应器置于20℃的恒温振荡箱中以120r/min的速度匀速振荡反应48h。

(4)在振荡过程中,在既定时间点分别为0.5、1、2、4、6、12、24和48h,取出1ml修复样品,经0.45μm滤头过滤后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测定滤液中菲的浓度,在加入复配淋洗剂ⅰ、ⅱ、ⅲ振荡48h后菲浓度分别为0.792mg/l、0.752mg/l和0.734mg/l。

实验结果表明,该条件下48h内复配淋洗剂ⅰ对菲的去除率为79.2%,复配淋洗剂ⅱ对菲的去除率为75.2%,复配淋洗剂ⅲ对菲的去除率为73.4%,见图7(图1中只采用了48h时测到的去除率的数值,是为了对比不同复配比的复配淋洗剂对土壤c的修复效果)。

对比实施例1、2、3、4、5、6、7,得到:复配淋洗剂对萘等多环芳烃的去除率随着土壤粘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柠檬酸与烷基糖苷按体积比为1:2时复配淋洗剂效率最高;固液比越大,复配淋洗剂对萘等多环芳烃的去除率越高;实际污染土壤由于污染时间很长,复配淋洗剂对萘等多环芳烃的去除率比人工污染土壤的稍低;多环芳烃环数越高,越难从土壤中解吸,因此复配淋洗剂对低环的多环芳烃去除效率更高。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复配淋洗剂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具体实施方式,除了取的烷基糖苷为apg0810,在修复反应时振荡的速度为200r/min,反应的时间为60h之外,其余均与实施例7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复配淋洗剂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具体实施方式,除了取的烷基糖苷为apg1214,在修复反应时振荡的速度为150r/min,反应的时间为72h之外,其余均与实施例7相同。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