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5708发布日期:2022-03-26 13:0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
3.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对河流内污泥进行抽取处理后在排放到河流内,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做到对河流污泥的良好处理,但是无法做到在河流内对河流污泥的有效处理,增加人员的负担和对河流污泥处理的成本,并且现有装置处理完成后的污泥为混合污泥在排放到河流内会影响原有的污泥层次,导致处理完成后的污泥无法满足河流的生态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使用时,需要对河流内污泥进行抽取处理后在排放到河流内,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做到对河流污泥的良好处理,但是无法做到在河流内对河流污泥的有效处理,增加人员的负担和对河流污泥处理的成本,并且现有装置处理完成后的污泥为混合污泥在排放到河流内会影响原有的污泥层次,导致处理完成后的污泥无法满足河流的生态环境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包括:
7.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安装有电动轮,所述顶板的底部中部位置安装有液箱,所述顶板的顶部中部位置安装有箱盖,所述顶板的底部两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相向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用于为该装置的工作提供动力,并对污泥表面的垃圾进行收集;
8.抽喷机构,所述抽喷机构安装在所述滚动机构的中部,所述抽喷机构由所述滚动机构进行驱动,所述抽喷机构用于循环往复抽取喷洒所述液箱内的处理液;
9.瞬时释放机构,所述瞬时释放机构安装在所述滚动机构的内侧壁,所述瞬时释放机构用于限定所述抽喷机构的位置;
10.输液组件,所述输液组件安装在所述滚动机构的外侧壁靠近端部位置,所述输液组件用于输送所述液箱内部出处理液。
11.优选地,所述滚动机构包括辊筒、扭力轴、筒盖、存液筒和限位板;所述扭力轴端部与所述辊筒的侧壁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扭力轴的外侧壁与所述筒盖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存液筒的端部与所述辊筒的内侧壁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端部与所述存液筒的内侧壁两端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抽喷机构包括移动杆、限位杆、转动环、连接杆、滑动头、复位弹簧、滑板和推拉板;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内侧壁与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环与所述移动杆靠近另一端外侧壁位置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移动杆设置为双向丝杠的形式,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环的外侧壁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滑动头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滑板的内侧壁与所述滑动头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动头的外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与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顶部与所述推拉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拉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瞬时释放机构包括安装板、夹板、卡球、滑竿、套筒和释放弹簧;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所述夹板的底部通过扭力辊相连接,所述夹板的内侧壁与所述卡球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卡球的顶部与所述滑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与所述滑竿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释放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释放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竿顶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释放弹簧套设在所述滑竿的外侧壁上。
14.优选地,所述输液组件包括中转环、滑环、单向进液管、喷液管和单向喷液孔;所述中转环的外圈内侧壁与所述滑环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单向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滑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单向喷液孔开设在所述喷液管的外侧壁上。
15.优选地,所述辊筒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板的相向侧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辊筒的端部内侧壁与所述移动杆通过蜗轮蜗杆的形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侧壁与所述推拉板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存液筒的内侧壁与所述推拉板的端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板的相向侧固定连接。
16.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端部与所述存液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顶部与所述推拉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17.优选地,所述中转环的内圈与所述辊筒的端部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单向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喷液管贯穿所述存液筒和所述辊筒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辊筒的外部。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发明通过电动轮、滚动机构和输液组件的配合使用,在电动轮移动时,使得输液组件的输出端在污泥的作用下带动滚动机构进行工作,使得滚动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污泥的挤压力对污泥表面的污泥和杂质进行收集,并且通过滚动机构的持续工作实现对污泥的过滤,保证了对河流内污泥处理的质量。
20.2、本发明通过电动轮、滚动机构、输液组件、抽喷机构和瞬时释放机构的配合使用,电动轮移动时,使得输液组件的输出端在污泥的作用下带动滚动机构进行工作,通过滚动机构的工作使得抽喷机构进行工作,在输液组件的输出端插入污泥后处于竖直状态时,抽喷机构工作产生的堆积动力将会使得瞬时释放机构瞬间释放抽喷机构将处理液经过输
液组件的输出端喷出,使得处理液对污泥的不同层次进行处理,保证了河流污泥层次的同时,实现了对河流污泥的良好处理,对河流内部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良好的保护,减轻了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正面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侧面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辊筒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喷抽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抽喷机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抽喷机构端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瞬时释放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顶板;2、电动轮;3、液箱;4、箱盖;5、固定板;6、滚动机构;61、辊筒;62、扭力轴;63、筒盖;64、存液筒;65、限位板;7、抽喷机构;71、移动杆;72、限位杆;73、转动环;74、连接杆;75、滑动头;76、复位弹簧;77、滑板;78、推拉板;8、瞬时释放机构;81、安装板;82、夹板;83、卡球;84、滑竿;85、套筒;86、释放弹簧;9、输液组件;91、中转环;92、滑环;93、单向进液管;94、喷液管;95、单向喷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参照图1-9,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用河流污泥处理装置,包括:
33.顶板1,顶板1的底部安装有电动轮2,顶板1的底部中部位置安装有液箱3,顶板1的顶部中部位置安装有箱盖4,顶板1的底部两端安装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相向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滚动机构6,滚动机构6用于为该装置的工作提供动力,并对污泥表面的垃圾进行收集;
34.抽喷机构7,抽喷机构7安装在滚动机构6的中部,抽喷机构7由滚动机构6进行驱动,抽喷机构7用于循环往复抽取喷洒液箱3内的处理液;
35.瞬时释放机构8,瞬时释放机构8安装在滚动机构6的内侧壁,瞬时释放机构8用于限定抽喷机构7的位置;
36.输液组件9,输液组件9安装在滚动机构6的外侧壁靠近端部位置,输液组件9用于输送液箱3内部出处理液。
37.其中,滚动机构6包括辊筒61、扭力轴62、筒盖63、存液筒64和限位板65;扭力轴62端部与辊筒61的侧壁通过轴承相连接,扭力轴62的外侧壁与筒盖63的端部固定连接,存液筒64的端部与辊筒61的内侧壁两端固定连接,限位板65的端部与存液筒64的内侧壁两端固定连接;
38.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滚动机构6在输液组件9和污泥的配合作用下工作,并且还会带动滚动机构6内部设置的抽喷机构7进行工作,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工作。
39.其中,抽喷机构7包括移动杆71、限位杆72、转动环73、连接杆74、滑动头75、复位弹簧76、滑板77和推拉板78;移动杆71的一端内侧壁与限位杆7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转动环73与移动杆71靠近另一端外侧壁位置通过轴承相连接,移动杆71设置为双向丝杠的形式,连接杆74的一端与转动环73的外侧壁通过轴承相连接,滑动头75的底部与连接杆7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相连接,滑板77的内侧壁与滑动头75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滑板77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块,滑动头75的外侧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的外侧壁与限位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滑板77的顶部与推拉板78的底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76的一端与滑动头75的顶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76的另一端与推拉板78的底部固定连接;
40.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对河流污泥处理所需处理液的有效抽取和喷洒,保证了对河流污泥处理的质量。
41.其中,瞬时释放机构8包括安装板81、夹板82、卡球83、滑竿84、套筒85和释放弹簧86;安装板81的顶部与夹板82的底部通过扭力辊相连接,夹板82的内侧壁与卡球83的外侧壁相贴合,卡球83的顶部与滑竿84的底部固定连接,套筒85的内侧壁与滑竿84的外侧壁滑动连接,释放弹簧86的一端与套筒85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释放弹簧86的另一端与滑竿84顶端的底部固定连接,释放弹簧86套设在滑竿84的外侧壁上;
42.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抽喷机构7进行处理液的喷洒时,只有在输液组件9插入污泥内的输出端处于垂直状态时,才能够进行处理液的喷洒,使得处理液能够完全作用与污泥,节约了资源,提高了处理液的利用率。
43.其中,输液组件9包括中转环91、滑环92、单向进液管93、喷液管94和单向喷液孔95;中转环91的外圈内侧壁与滑环92通过轴承相连接,单向进液管93的一端与滑环9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单向喷液孔95开设在喷液管94的外侧壁上;
44.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为滚动机构6的自由滚动提供了基础,并且实现了对处理液的有效传输,保证了对河流污泥的处理质量。
45.其中,辊筒61的端部与固定板5的相向侧通过轴承相连接,辊筒61的端部内侧壁与移动杆71通过蜗轮蜗杆的形式相连接,限位板65的侧壁与推拉板78的外侧壁滑动连接,存液筒64的内侧壁与推拉板78的端部滑动连接,限位杆72的端部与固定板5的相向侧固定连接。
46.其中,安装板81的端部与存液筒6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套筒85的顶部与推拉板78的底部固定连接。
47.其中,中转环91的内圈与辊筒61的端部外侧壁固定连接,单向进液管93的另一端与液箱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喷液管94贯穿存液筒64和辊筒61的侧壁并延伸至辊筒61的外部。
48.本发明中,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横置放置在河道上,使得滚动机构6的底部进入河流污泥一定距离,此时喷液管94处于垂直插入污泥内,然后便可启动电动轮2使得该装置沿河道移动,在沿河道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喷液管94与污泥的配合作用使得辊筒61开始转动(在辊筒61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滑环92与中转环91的设置,不会影响单向进液管93的进液过程),辊筒61在转动时,将会使得筒盖63在污泥的作用下沿扭力轴62向内移动,使得辊筒61在转动过程中对表层污泥进行收集,并且通过辊筒61的转动,使得对进入辊筒61内部表层的污泥进行有效的冲刷滚动,将表层污泥中的污泥滤除,留下表层污泥中残留的杂质;
49.辊筒61的转动将会使得移动杆71在限位杆72的作用下向固定板5的侧壁移动,使得推拉板78在转动环73、连接杆74、滑动头75和复位弹簧76的作用下沿限位板65向内移动,并且还会带动滑竿84和套筒85向下移动,使得卡球83处于夹板82的顶部释放弹簧86处于拉伸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滚动机构6在转动时,通过转动环73与移动杆71通过轴承相连接的设置,在移动杆71移动时,不会影响转动环73、连接杆74、滑动头75、复位弹簧76及滚动机构6和瞬时释放机构8的工作),使得存液筒64内部为负压状态,由于存液筒64的内部为负压将会经过单向进液管93将液箱3内部的处理液抽入存液筒64内,当喷液管94刚出污泥另一喷液管94刚进入污泥内时,推拉板78的向下移动将会使得夹板82底部设置的扭力辊无法使得夹板82限制卡球83的位置,使得卡球83在释放弹簧86的作用下进入夹板82内,此时移动杆71移动到最端部位置;
50.辊筒61再次转动时,将会使得移动杆71在限位杆72的作用下向移动杆71的相向端移动,此时转动环73边转动边向相向端移动,并且通过连接杆74挤压滑动头75沿滑板77的内侧壁向上滑动,向上推动推拉板78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并且在此过程中,通过夹板82的设置,使得卡球83无法移动,使得套筒85沿滑竿84的外侧壁向上滑动,使得复位弹簧76和释放弹簧86处于压缩状态;
51.当喷液管94转动到垂直插入状态时,此时夹板82将无法夹紧卡球83,使得卡球83失去夹板82的限位作用,使得推拉板78在释放弹簧86和复位弹簧76的双重作用下沿限位板65的侧壁向外移动,将存液筒64内存放的处理液经过喷液管94外侧壁开设的单向喷液孔95喷射进入污泥内部,实现对河流污泥的有效处理;
52.滚动机构6再次转动时,再次进行抽液操作,如此往复实现对河流污泥的大面积处理。
5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