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SBR处理工艺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5160发布日期:2022-05-11 15:1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SBR处理工艺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污水sbr处理工艺的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sbr处理工艺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生物法是目前公认的经济有效的污废水脱氮除磷处理方法。以a/o为代表的空间顺序连续流工艺和以sbr为代表的时间顺序间歇流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污水处理中。特别是sbr工艺,可根据需要实现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交替的环境条件,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sbr工艺相对比于其他工艺,工艺流程简单、剩余污泥处置麻烦少、节约投资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耐有机负荷和毒物负荷冲击,运行方式灵活,可控性好,适合我国农村生活污水规模小且分散、水量水质变化大、管理水平低的特点。
3.在进行污水处理时,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程度十分关键,混合程度越高,则絮凝效果也就越佳,为了获得更佳的絮凝效果,则需要对污水与絮凝剂进行充分的搅拌,目前常见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搅拌装置只能向单一方向搅拌,导致混合效果不佳,且上中下分散混合不均匀,搅拌时间较长、有悬浮、死角等缺点,导致搅拌效率低,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sbr处理工艺的搅拌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用于污水sbr处理工艺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所述搅拌罐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卡接在下壳体的顶端,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固定有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电动伸缩杆,两个电动伸缩杆的顶端之间固定有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输出方向朝下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右侧于上壳体的顶端固定有储液桶,所述储液桶内添加有絮凝剂,所述储液桶的底部连接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的末端延伸到搅拌罐体的内侧,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口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转轴,所述上壳体的顶端表面设有活动孔,所述旋转转轴贯穿活动孔延伸到搅拌罐体的内侧且外表面固定有搅拌叶片,所述旋转转轴的底端通过支架固定有刮板,所述刮板紧贴在下壳体的内壁。
7.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辅助搅拌杆。
8.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底端为半弧形结构体,且所述支架的底端形体结构与下壳体的底端相适配。
9.优选的,所述支架为十字型结构。
10.优选的,所述支架与刮板的外壁之间固定有加强杆。
11.优选的,所述通液管上安装有控速阀。
12.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有卡接凸起,所述下壳体的顶端设有与卡接凸起相
适配的卡槽。
13.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底端外壁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下壳体的顶端外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放置有密封垫。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两个电动伸缩杆可使旋转电机做上下移动,从而使搅拌叶片能在污水中一边进行搅拌,一边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污水的搅拌效果,且旋转转轴的底端通过支架固定刮板,刮板则紧贴在下壳体的内壁,同时支架的底端形体结构与下壳体的底端相适配,从而能提高对搅拌罐体内侧底部和内侧拐角处的混合效果,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率,而使用的絮凝剂则是放置在储液桶内,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通液管慢速滴入到搅拌罐体内与污水混合,该设计既减少了材料的浪费,也有助于提高混合效果,可使絮凝剂可充分与污水混合。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刮板的外观结构俯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搅拌罐体;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第一连接板;104、第二连接板;105、紧固螺栓;106、密封垫;107、卡接凸起;2、电动伸缩杆;201、支撑板;3、旋转电机;301、旋转转轴;302、搅拌叶片;303、支架;304、刮板;305、辅助搅拌杆;306、加强杆;4、储液桶;401、通液管;402、控速阀。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污水sbr处理工艺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1,搅拌罐体1包括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壳体101卡接在下壳体102的顶端,上壳体101的上端面固定有两个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电动伸缩杆2,两个电动伸缩杆2的顶端之间固定有一个支撑板201,支撑板20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输出方向朝下的旋转电机3,旋转电机3的右侧于上壳体101的顶端固定有储液桶4,储液桶4内添加有絮凝剂,储液桶4的底部连接有通液管401,通液管401的末端延伸到搅拌罐体1的内侧,旋转电机3的输出端口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转轴301,上壳体101的顶端表面设有活动孔,旋转转轴301贯穿活动孔延伸到搅拌罐体1的内侧且外表面固定有搅拌叶片302,旋转转轴301的底端通过支架303固定有刮板304,刮板304紧贴在下壳体102的内壁。
22.搅拌叶片302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辅助搅拌杆305,可进一步提高混合搅拌效率。
23.下壳体102的底端为半弧形结构体,且支架303的底端形体结构与下壳体102的底端相适配,提高对搅拌罐体1内部拐角处的搅拌效果,从而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24.支架303为十字型结构,能提高对搅拌罐体1底部的混合搅拌效果。
25.支架303与刮板304的外壁之间固定有加强杆306,可提高刮板304结构的稳定性。
26.通液管401上安装有控速阀402,用于控制储液桶4内絮凝剂的流通速度。
27.上壳体101的底端设有卡接凸起107,下壳体102的顶端设有与卡接凸起107相适配的卡槽,可快速将上壳体101卡接在下壳体102上。
28.上壳体101的底端外壁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03,下壳体102的顶端外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04,第二连接板104与第一连接板103通过紧固螺栓105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可快速固定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
29.第一连接板103与第二连接板104之间放置有密封垫106,从而搅拌罐体1的密闭效果,防止污水从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之间的连接处渗出。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污水sbr处理工艺的搅拌装置,使用时,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搅拌罐体1内部,旋转电机3启动,旋转转轴301带动搅拌叶片302旋转,使搅拌叶片302可混合搅拌搅拌罐体1内的污水,同时在两个电动伸缩杆2的作用下,旋转电机3做上下移动,从而能使搅拌叶片302一边进行旋转,一边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大大提高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且旋转转轴301的底端通过支架303固定有刮板304,刮板304紧贴在下壳体102的内壁,支架303的底端形体结构与下壳体102的底端相适配,从而能提高对搅拌罐体1内侧底部和内侧拐角处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率,而使用的絮凝剂则是放置在储液桶4内,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通液管401慢速滴入到搅拌罐体1内与污水混合,既减少了材料的浪费,也有助于提高混合效果,使絮凝剂可充分与污水混合。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