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废屑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4553发布日期:2022-08-27 00:3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间废屑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化纤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车间废屑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纺织化纤是一种纤维纺织品,在纺织化纤生产时随着产量的增长,纺织废料也在增加,纺织化纤车间中由于生产时产生的棉絮和灰尘遍布整个车间,对车间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并且清理难度较大,因此,车间废屑收集装置在纺织化纤生产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3.但是现有的车间废屑收集装置,除尘效率低,清理效果差,吸尘管时常出现堵塞的情况,并且棉絮和灰尘照样在空气中飞扬,如棉絮和灰尘不及时处理,工人吸入后也会损害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间废屑收集装置,通过设置吸尘组件、吸风组件、废料收集组件、废料吸附组件以及转动组件,在吸风管和吸尘管的配合下将废料吸入收集腔内并附着于滤芯上,再对滤芯进行清理,避免收集腔堵塞,此外,通过设置若干个收集腔,提高了除尘的效率,此装置操作简单,能够对废料进行收集,避免棉絮和灰尘的飞扬,对工作环境造成破坏,增加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度,避免工人吸入后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车间废屑收集装置,包括座板,所述座板上固定设置有吸尘组件和吸风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和吸风组件之间设置有废料收集组件,所述废料收集组件包括若干个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设置有废料吸附组件,所述废料收集组件上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废料收集组件用于在转动组件的带动下在转动的过程中切换收集腔并在收集腔与吸尘组件和吸风组件对接时将废料吸附至废料吸附组件上进行收集。
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座板上的吸尘管以及连接在吸尘管前端的吸尘罩。
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吸风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座板上的支撑座、设置在支撑座上的吸风机以及连接在吸风机上的吸风管,所述吸风管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吸风管上还固定设置有开关座,所述开关座上固定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座与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套内设置有电磁铁。
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废料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筒、穿设在收集筒中心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转动轴一端的固定座,所述收集腔沿收集筒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且收集腔设置为前后贯穿式圆筒形结构,所述固定座通过支撑腿固定设置在座板上。
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废料吸附组件包括滤芯,所述滤芯与收集腔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滤芯的尾端设置为金属材质。
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座板上的支撑架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密封圈与滤芯的尾端部相配合。
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收集腔的外沿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顶块,所述顶块与开关按钮相配合。
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滤芯设置为锥形结构。
14.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座板的一侧还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座板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锁止万向轮。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设置有吸尘组件、吸风组件、废料收集组件以及废料吸附组件,通过设置吸尘管和吸风管,当收集腔与吸尘管和吸风管对接时,吸尘管在吸风机的作用下将废料吸入收集腔内并使废料附着于滤芯上,此外,通过设置滑套,在滑套通电时向滤芯方向移动与滤芯尾端密封连接,此方式,起到固定滤芯作用的同时提高了吸风管与滤芯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吸尘效率高,效果好,避免棉絮和灰尘的飞扬对工作环境造成破坏,此外,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滤芯,可将滤芯拆卸后进行清理,解决了原有的吸尘装置在吸尘过程中会发生堵塞的问题。
16.本发明还设置有转动组件,通过设置转动组件,在转动组件的带动下收集筒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将若干个收集腔进行切换,当滤芯上的废料装满时收集筒转动至下一工位,可将滤芯拆卸后进行清理,此方式保证每次与吸尘管和吸风管对接时的收集腔都呈现已清理完成的状态,减少废料堆积,同时提高了对废料的清理效果。
17.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高效除尘、清理效果好等功能,适合纺织化纤生产技术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车间废屑收集装置;图2为吸尘组件和废料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吸风组价和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废料吸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废料被吸附于滤芯上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滑套通电后与滤芯尾端密封连接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滑套断电后与滤芯尾端脱离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20.实施例一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车间废屑收集装置,包括座板1,座板1上固定设置有吸尘组件2和吸风组件3,吸尘组件2和吸风组件3之间设置有废料收集组件4,废料收集组件4包括若干个收集腔41,收集腔41内设置有废料吸附组件5,废料收集组件4上设置有转动组件6,废料收集组件4用于在转动组件6的带动下在转动的过程中切换收集腔41并在收集腔41与吸尘组件2和吸风组件3对接时将废料7吸附至废料吸附组件5上进行收集,首先将收集腔41转动至与吸尘管21和吸风管33对应的位置,此时吸风机32开始工作,将空气中的废料7吸入收集筒42内,在吸风机32的作用下,废料7附着于滤芯51上,吸好后,将装满废料7的收集腔41转动至下一个工位,将滤芯51拆卸后进行清理,此时,干净的收集腔41又转动至与吸尘管21和吸风管33对应的位置,此方式,提高了除尘的效率,避免棉絮和灰尘的飞扬对工作环境造成破坏,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滤芯51,可将滤芯51拆卸后进行清理,解决了原有的吸尘装置在吸尘过程中会发生堵塞的问题。
22.如图2所示,吸尘组件2包括固定设置在座板1上的吸尘管21以及连接在吸尘管21前端的吸尘罩22。
23.如图3所示,吸风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在座板1上的支撑座31、设置在支撑座31上的吸风机32以及连接在吸风机32上的吸风管33,吸风管33上套设有滑套34,滑套34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密封圈35,吸风管33上还固定设置有开关座37,开关座37上固定设置有开关按钮36,开关座37与滑套3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8,滑套34内设置有电磁铁39,在收集筒42转动过程中收集腔41与吸风管33对应时,顶块46将开关按钮36向下压,由于滑套34内设置有电磁铁39,滤芯51的尾端又设置为金属材质,使得滑套34通电后向滤芯51的方向移动与滤芯51尾端密封连接,当顶块46与开关按钮36脱离后,滑套34断电与滤芯51的尾端脱离,使得收集腔41可以再次转动,起到密封效果的同时又可以将滤芯51进行拆卸。
24.如图2所示,废料收集组件4包括收集筒42、穿设在收集筒42中心的转动轴43以及设置在转动轴43一端的固定座44,收集腔41沿收集筒42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且收集腔41设置为前后贯穿式圆筒形结构,固定座44通过支撑腿45固定设置在座板1上。
25.如图4所示,废料吸附组件5包括滤芯51,滤芯51与收集腔41之间可拆卸连接,滤芯51的尾端设置为金属材质。
26.如图3所示,转动组件6包括固定设置在座板1上的支撑架61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架61上的伺服电机62,伺服电机62与转动轴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动组件6,在转动组件6的带动下收集筒42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将若干个收集腔41进行切换,当滤芯51上的废料7装满时收集筒42转动至下一工位,将滤芯51进行清理,此方式保证每次与吸尘管21和吸风管33对接时的收集腔41都为已清理完成的状态,减少废料7堆积,提高了对废料7的清理效果。
27.如图5所示,密封圈35与滤芯51的尾端部相配合,提高了吸风管33与滤芯51的尾端部的密封性。
28.如图4所示,收集腔41的外沿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顶块46,顶块46与开关按钮36相配合。
29.如图5所示,滤芯51设置为锥形结构,可以有效的将废料7附着于滤芯51的斜面上,防止滤芯51因废料7过多造成堵塞,影响吸尘的效果。
30.如图1所示,座板1的一侧还固定设置有把手11,座板1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锁止
万向轮12,通过设置把手11和锁止万向轮12,可以将废料收集装置推至车间的每个地方进行吸尘,保证能够全面彻底的吸取空气中的废料7,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31.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芯51由滤纸材料组成。
32.此处,本实施例通过将滤芯51设置为由滤纸材料组成,一方面有效拦截灰尘和颗粒物,阻挡微尘,快速将废料7附着于滤芯51上,另一方面滤纸材料采用折叠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风阻,让空气快速流通,使过滤过程更为顺畅。
33.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芯51的尾端部还设置有硅胶垫圈52。
34.此处,本实施例通过在滤芯51的尾端部设置硅胶垫圈52,使得滤芯51的尾端部有效的贴合吸风管33,避免废料7漏出,造成二次污染。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36.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37.以上结合附图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各种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