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70325发布日期:2022-11-05 02:0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絮凝剂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污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絮凝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其中无机絮凝剂又包括无机凝聚剂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又包括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絮凝剂的品种繁多,从低分子到高分子,从单一型到复合型,总的趋势是向廉价实用、无毒高效的方向发展,无机絮凝剂价格便宜,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虽然用量少,浮渣产量少,絮凝能力强,絮体容易分离,除油及除悬浮物效果好。
3.但是现有的技术在加工污水絮凝剂时,无法对多种材料进行消毒处理,这样加工出絮凝剂不会具有很好的除油和除悬浮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可实现对多种材料进行消毒处理,进一步提升加工出絮凝剂的除油效果和除悬浮物效果。
5.一种污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将聚硅酸铁、甲基丙烯酸和氯酸盐放入反应釜中密闭混合,混合时并进行搅拌处理;
7.步骤二、将聚合氯化铁和聚二丙烯酰氯与相对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进行搅拌,并向密封的反应釜中持续通过氮气并进行搅拌;
8.步骤三、将混合物降温至温度为5-8℃,将聚丙烯酰胺滴加到混合物中,缓慢混合,用紫外线灯照射;
9.步骤四、将混合物升温至25-29℃,按照纤维素酱油曲霉壳聚糖的顺序缓慢滴加纤维素、酱油曲霉及壳聚糖,混合时缓慢混合,直至无菌;
10.步骤五、向混合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和凝聚助剂,进行快速搅拌混合,混合结束后,将混合物调整为室温;
11.步骤六、将液体排出,剩下的即为污水絮凝剂,完成污水絮凝剂的制备。
12.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和固定连接在反应釜上的支撑腿,反应釜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料管,反应釜上固定连接有加料管,反应釜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控温板,反应釜内固定连接有紫外灯,反应釜上连接有多个搅拌构件,反应釜内连接有控料构件。
13.优选的,所述搅拌构件包括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斜通孔,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板,多个搅拌轴均与反应釜转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传动链轮i,传动链轮i转动连接在反应釜上,多个搅拌轴均与传动链轮i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一种污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制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对多种辅料进行混合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对多种辅料进行混合实施例的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对多种辅料进行混合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实现液体和固定分离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实现液体和固定分离实施例的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实现液体和固定分离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将多种辅料添加至装置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将多种辅料添加至装置内实施例的部分的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1详细说明,一种污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步骤一、将聚硅酸铁、甲基丙烯酸和氯酸盐放入反应釜中密闭混合,混合时并进行搅拌处理;
29.步骤二、将聚合氯化铁和聚二丙烯酰氯与相对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进行搅拌,并向密封的反应釜中持续通过氮气并进行搅拌;
30.步骤三、将混合物降温至温度为5-8℃,将聚丙烯酰胺滴加到混合物中,缓慢混合,用紫外线灯照射;
31.步骤四、将混合物升温至25-29℃,按照纤维素酱油曲霉壳聚糖的顺序缓慢滴加纤维素、酱油曲霉及壳聚糖,混合时缓慢混合,直至无菌;
32.步骤五、向混合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和凝聚助剂,进行快速搅拌混合,混合结束后,将混合物调整为室温;
33.步骤六、将液体排出,剩下的即为污水絮凝剂,完成污水絮凝剂的制备。
34.利用紫外灯106的照射实现对多种辅料的消毒处理,进一步提升污水絮凝剂的质量,确保加工出的污水絮凝剂具有更好的除油效果和除悬浮物效果。
35.下面结合附图2-8详细说明,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101、支撑腿102、排料管103、加料管104、控温板105、紫外灯106、多个搅拌构件和控料构件,反应釜101上固定连接在支撑腿102,排料管103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01的下方,加料管104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01上,控温板105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01的下方,紫外灯106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01内,多个搅拌构件均连接在反应釜101上,控料构件连接在反应釜101内。
36.进一步的,可将多种辅料放置到反应釜101内,让多种辅料在反应釜101内进行搅拌处理,即可完成污水絮凝剂的制备,支撑腿102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将反应釜101平稳的放置到地面上,最终让液体先通过排料管103排出,之后再将剩余的固体材料从排料管103排出,在所需的时间内,将辅料通过加料管104添加至反应釜101内,控温板105内设置有多个电阻丝,其多根电阻丝与电源线连接,给多根电阻丝通电后,多根电阻丝将会产生热量,
从而让控温板105产生热量,从而改变反应釜101内的反应温度,让多种辅料在更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混合反应,利用紫外灯106可实现对多种辅料进行消毒处理,而多个搅拌构件可实现对多种辅料的搅拌处理,通过控料构件的移动,让反应釜101内的液体先排出,之后再将固体材料排出,将聚硅酸铁、甲基丙烯酸和氯酸盐通过加料管104添加至反应釜101内,并利用多个搅拌构件对进到反应釜101内的聚硅酸铁、甲基丙烯酸和氯酸盐进行搅拌处理,之后再将其他辅料通过加料管104添加至反应釜101内,与混合物混合,并组成新的混合物,当所有的辅料混合完毕后,利用控料构件先将反应釜101内的液体排出,当液体排出后,再将固体材料通过控料构件从反应釜101排出,排出的固体材料即是污水絮凝剂,完成污水絮凝剂的快速制备。
37.下面结合附图2-5详细说明,所述搅拌构件包括搅拌轴201、斜通孔202和多个搅拌板203,搅拌轴201上设置有斜通孔202,多个搅拌板203均固定连接在搅拌轴201上,反应釜101与多个搅拌轴201转动连接。
38.进一步的,搅拌轴201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链轮ii,利用传动链轮ii可带动搅拌轴201进行转动,当搅拌轴201发生转动时,即可带动其上方的多个搅拌板203进行转动,利用多个搅拌板203的转动,实现对反应釜101内多种辅料的搅拌处理,加快多种辅料的混合速度,缩短污水絮凝剂的制备时间,可将主要的三种材料聚硅酸铁、甲基丙烯酸和氯酸盐通过多个搅拌轴201上的多个斜通孔202添加至反应釜101内,反应釜101内部设置有多个轴承座,多个搅拌轴201分别与多个轴承座转动连接,确保多个搅拌轴201能够进行平稳的转动。
39.根据说明书附图2-4详细说明,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传动链轮i301,传动链轮i301转动连接在反应釜101上,多个搅拌轴201均与传动链轮i301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
40.进一步的,传动链轮i301由轴和链轮组成,链轮与多个搅拌轴201的上方的多个传动链轮ii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链轮,反应釜10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板,传动链轮i301上的轴与轴承板转动连接,轴承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链轮i301上的轴固定连接,启动减速电机后可带动传动链轮i301进行转动,当传动链轮i301发生转动后,即可带动多个搅拌轴20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多个搅拌板203进行转动。
41.根据说明书附图2-8详细说明,所述控料构件包括转滑腔401、多个排液孔402、横托框403和伸缩杆i404,转滑腔401转动连接在反应釜101上,多个排液孔402均设置在转滑腔401上,横托框403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01内,伸缩杆i404固定连接在横托框403上,堵滑板405固定连接在伸缩杆i404上,转滑腔401内滑动连接有堵滑板405。
42.进一步的,转滑腔401起到承载连接的作用,而反应釜101内的液体可通过多个排液孔402排出,并进到转滑腔401内,横托框403可为伸缩杆i404提供固定的空间,因为横托框403为固定件,而且横托框403和转滑腔401之间存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可为转滑腔401提供升降的空间,而伸缩杆i404可带动堵滑板405进行升降,而堵滑板405可实现对多个排液孔402的封堵处理,这时反应釜101内的液体不会排出,当启动伸缩杆i404并带动堵滑板405向上移动,这时的堵滑板405将会与多个排液孔402脱离,这时堵滑板405解除对多个排液孔402的封堵处理,这时反应釜101内的液体将会通过多个排液孔402排出并进到转滑腔401内,从转滑腔401排出的液体将会进到排料管103内,最终实现液体与固体的分离,剩下
的固体材料即是污水絮凝剂。
43.根据说明书附图2-7细说明,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螺旋板501,螺旋板501固定连接在转滑腔401上,转滑腔401与多个搅拌轴201啮合传动连接。
44.进一步的,多个搅拌轴201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齿轮i,转滑腔401上固定连接有齿轮ii,多个齿轮i均与齿轮ii啮合传动连接,当多个搅拌轴201发生转动时,将会通过齿轮ii带动转滑腔401进行转动,当转滑腔401发生转动时,将会带动螺旋板501进行转动,而当螺旋板501发生转动时将会带动位于下方的多种辅料向上移动,让位于下方的多种辅料移动到上方,实现多种辅料的窜位,增强对多种辅料的搅拌效率。
45.根据说明书附图2-7详细说明,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两个伸缩杆ii502,转滑腔40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ii502,两个伸缩杆ii502均与反应釜101固定连接。
46.进一步的,反应釜10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圆环板,而且圆环板只能发生转动,上下的位置将会被限制,两个伸缩杆ii502与圆环板固定连接,这样当转滑腔401发生转动后,两个伸缩杆ii502可带动圆环板进行转动,当反应釜101内的液体完全排出后,启动两个伸缩杆ii502带动转滑腔401向上移动,当转滑腔401升至一定高度后,转滑腔401将会与反应釜101脱离,这时反应釜101内的固体材料将会排出。
47.根据说明书附图2、9和10详细说明,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托固板601、多个储存桶602和多个上滑盖i603,托固板601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01上,多个储存桶602固定连接在托固板601上,多个储存桶602分别转动连接在多个斜通孔202内,多个上滑盖i603分别与多个储存桶602滑动连接。
48.进一步的,托固板601可为多个储存桶602提供固定的空间,可将多种主料分别储存到多个储存桶602内,最终多种主料可通过多个斜通孔202添加至反应釜101内,而多种上滑盖i603可实现对多个储存桶602的密封处理,进一步提升反应釜101的气密性。
49.根据说明书附图2、9和10详细说明,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辅加桶701和上滑盖ii702,辅加桶701固定连接在托固板601上,加料管104与辅加桶701转动连接,上滑盖ii702滑动连接在辅加桶701上。
50.进一步的,可将多种辅料依次放置到辅加桶701内,最终通过加料管104进到反应釜101内,而上滑盖ii702可实现对辅加桶701的封堵处理,进一步提升反应釜101的气密性。
51.根据说明书附图2、9和10详细说明,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横托板801和进氮管802,横托板801固定连接在辅加桶701内,进氮管802固定连接在横托板801上,上滑盖ii702与进氮管802滑动连接,进氮管802穿过辅加桶701和加料管104延伸至反应釜101内。
52.进一步的,横托板801可为进氮管802提供固定的空间,进氮管802与氮气进管连接,让氮气通过进氮管802进到反应釜101内,实现氮气与多种辅料的混合,加快污水絮凝剂的制备速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