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1150发布日期:2023-03-25 11:5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废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医疗废物激增,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接收、贮存、输送及清洗压力激增,考虑到医疗废物容重较低,正常240l容积周转箱(桶),平均重量只有25kg,占地面积0.42m2,按照一个地级市日产50t医废计算,约有2000箱周转箱。按照hj/t177及gb 18597-2001相关要求,这对医疗废物的接收、贮存、输送及清洗等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摆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目前国内部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其在建设阶段就开始设计实现自动化接收、暂存、输送及清洗流程,在接收时,其采用人工搬运方式卸货至暂存库内,一部分放置于链条输送线上,另一部分放置于特定区域采用agv自动搬运车,再分别进行输送至投料口,由机械臂完成投料,后周转桶由自动输送线输送至清洗设备完成清洗。
4.针对国内部门已建成医废集中处置项目,上述系统存在占地面积大,系统集成效率低,且需在项目设计阶段提前进行设计等缺点,显然不适用于已建成的医废集中处置项目。
5.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法规的健全,国家相关部门对医疗废物在接收、贮存、输送及清洗等流程,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对医疗废物(即医废)从接收到处理到医废桶的清洗完成自动化流水线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是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带桶医废的接收平台,其特征在于:接收平台通过输送装置与倒料装置衔接,倒料装置与医废处置装置的医废进料斗衔接,带桶医废从接收平台输送至倒料装置,倒料装置将带桶医废中的医疗废物倒入医废料斗后,医废桶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清洗装置,医废桶清洗后的净桶放置在清洗装置旁侧的净桶存放区。
8.上述技术方案中,带桶的医疗废物(即带桶医废)到厂后,通过人工从收运车卸料至接收平台,或直接送入输送装置的输送线上料口向下游输送,通过倒料装置直接将医疗废物投入医废处置装置,医废桶完成倒料后,输送至清洗装置处完成清洗,整个系统自动完成进厂-医废处置-桶清洗,实现整个流程完全自动化。
附图说明
9.图1、2是本发明实际应用案例布局图,其中图1为底层布局图,图2为倒料装置和医废处置装置高位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一种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带桶医废的接收平台10,其特征在于:接收平台10通过输送装置20与倒料装置30衔接,倒料装置30与医废处置装置40的医废进料斗41衔接,带桶医废从接收平台10输送至倒料装置30,倒料装置30将带桶医废中的医疗废物倒入医废料斗41后,医废桶通过输送装置20输送至清洗装置50,医废桶清洗后的净桶放置在清洗装置50旁侧的净桶存放区60。
11.输送装置20由辊筒输送机21和旋转输送机22构成,直线部分布置辊筒输送机,节点或转弯处设置旋转输送机。
12.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系统控制软件,包括wms仓库管理单元、wcs设备控制单元和rfs手持终端,以实现医废的自动化处理。根据医废来料量、医废投料量、医废桶出入库效率以及清洗效率,综合控制各台设备的运行效率、节拍,让整套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13.所述接收平台10邻近处设有用于贮存带桶医废的四向车密集库70,所述四向车密集库70通过输送装置20分别与接收平台10和倒料装置30衔接。当医废集中进厂时,系统不能及时处理,就可以将带桶医废先贮存在密集库中,以免长时间占用接收平台10,影响运输车辆的卸货作业。
14.所述四向车密集库70内设有相互配合作业的多层货架、四向穿梭车、升降机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与输送装置构成取放配合。带桶医废出入库的具体过程如下:
15.带桶医废入库时,由输送装置20输送至机械臂7处,机械臂7将输送装置20上的带桶医废取下并在托盘上进行码垛,此时托盘放置于顶升移载输送机6上,码垛完毕,托盘分别由链条输送机4、密集库升降机5、顶升移载输送机6提升至对应层高(密集库中货架为多层,哪层空着可以存放带桶医废,就提升至对应的层高),此时四向穿梭车3根据程序指令前来接应,将托盘运送到相应位置,带桶医废完成入库。
16.出库时,通过控制系统指令,四向穿梭车3将托盘送至密集库升降机5处,密集库升降机5将托盘降至地面高度,再由链条升降机4输送至顶升移载输送机6处,此时机械臂7会将托盘上的周转桶放置到输送装置上,带桶医废完成出库。
17.医废处置装置40包括医废进料斗41和与其衔接的医废焚烧炉42。
18.所述倒料装置30包括相互配合作业的升降机31、倒料机32和计量称。
19.所述倒料装置30包括与上游转运装置20衔接的升降机311和与下游转运装置20衔接的升降机312,升降机311将上游转运来的带桶医废提升至医废进料斗41相适应的高度后,倒料机32将带桶医废中的医疗废物倾倒至医废进料斗41中,再将医废桶置于升降机312上降低至与下游输送装置20的衔接处并向下游清洗装置50输送。
20.所述清洗装置50包括相互配合作业的翻桶机和清洗机。待洗的医废桶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清洗装置,此时医废桶是口朝上的状态,翻桶机会将其翻转至口朝下,医废桶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清洗机完成清洗作业,然后再由第二个翻转机将洗干净的医废桶(即净桶)翻转至口朝上,即完成医废桶的清洗,清洗完毕的净桶,自动输送至净桶存放区60处,有序码放,待晾干后即可装车运走。
21.整套流程由控制软件控制,无需人工干预,当出现医疗废物集中回厂时,四向车密集库中的机械臂及提升机等可以设置两套,既可以在医废集中入库时提高入库作业效率,同时两套设备互为备用,当其中一套设备发生故障后,另一套设备也可满足正常出入库作
业要求。
22.当天医疗废物收运结束后,医废接收平台处,便可不在安排工人作业,由系统自动进行出库-输送-倒料-清洗流程。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综合了四向穿梭车密集库的特点、医疗废物本身及医废桶的特征,经过细节优化,实现了医废贮存场地的高空间利用率,高度自动化贮存及出入库流程,整套系统安全可靠;通过将密集库与输送投料装置的合理配置,不仅实现了医疗废物自动化输送投料,同时使其具备了人工/自动二种模式进料方式,互为备用,切实保障了焚烧系统的正常进料;自动清洗装置通过与上述装置有效衔接,实现了医废桶的自动清洗。上述所述各项功能,经系统控制软件综合控制,得以统一协调配合,同时兼具计量、安全报警等各项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带桶医废的接收平台(10),其特征在于:接收平台(10)通过输送装置(20)与倒料装置(30)衔接,倒料装置(30)与医废处置装置(40)的医废进料斗(41)衔接,带桶医废从接收平台(10)输送至倒料装置(30),倒料装置(30)将带桶医废中的医疗废物倒入医废料斗(41)后,医废桶通过输送装置(20)输送至清洗装置(50),医废桶清洗后的净桶放置在清洗装置(50)旁侧的净桶存放区(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平台(10)邻近处设有用于贮存带桶医废的四向车密集库(70),所述四向车密集库(70)通过输送装置(20)分别与接收平台(10)和倒料装置(30)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向车密集库(70)内设有相互配合作业的多层货架、四向穿梭车、升降机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与输送装置构成取放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医废处置装置(40)包括医废进料斗(41)和与其衔接的医废焚烧炉(4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装置(30)包括相互配合作业的升降机(31)、倒料机(32)和计量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装置(30)包括与上游转运装置(20)衔接的升降机(311)和与下游转运装置(20)衔接的升降机(312),升降机(311)将上游转运来的带桶医废提升至医废进料斗(41)相适应的高度后,倒料机(32)将带桶医废中的医疗废物倾倒至医废进料斗(41)中,再将医废桶置于升降机(312)上降低至与下游输送装置(20)的衔接处并向下游清洗装置(50)输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50)包括相互配合作业的翻桶机和清洗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系统控制软件,包括wms仓库管理单元、wcs设备控制单元和rfs手持终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废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废物接收及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带桶医废的接收平台,其特征在于:接收平台通过输送装置与倒料装置衔接,倒料装置与医废处置装置的医废进料斗衔接,带桶医废从接收平台输送至倒料装置,倒料装置将带桶医废中的医疗废物倒入医废料斗后,医废桶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清洗装置,医废桶清洗后的净桶放置在清洗装置旁侧的净桶存放区。上述技术方案,整个系统自动完成进厂-医废处置-桶清洗,实现整个流程完全自动化。化。化。


技术研发人员:乐勇 童庆 吴家春 孙庆丰 孙龙飞 谢家腾 李伟 沈光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浩悦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3/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