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3180发布日期:2022-08-20 03:5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滤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纯水机上的复合滤芯。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净水装置进入千家万户,比如常见的净水机、净水器、纯水机等。目前此类净水装置通常采用三级以上的滤芯首尾连接而制成,比如,与自来水(原水)相连接的前置滤芯,中间滤芯及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与净水龙头相连接,采用该结构,对自来水净化,使其到达直饮水标准,用于饮用、做饭等;多个滤芯组成的净水器,其体积较大,安装时占用空间大,因此,厨房空间较小时,此类净水器并不适用,适用范围小,而且,滤芯寿命到期或者损坏时,拆卸及安装极不方便,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不仅增加了生产厂家的售后成本,也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滤芯,其旨在解决现有同类产品体积大、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滤芯,包括滤筒,还包括,设于滤筒内的pp棉滤芯,设于pp棉滤芯内的活性炭滤芯,设于活性炭滤芯内的ro膜滤芯;设于滤筒一端的进水管,以及与ro膜滤芯连通的纯水管及废水管;所述进水管与pp棉滤芯、滤筒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滤筒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下段插设于进水管内,在单向阀的下段外壁套设有密封圈。
5.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纯水管及废水管的外壁上各至少套设有一个密封圈。
6.优选地,所述ro膜滤芯设有纯水出水口和废水出水口。
7.优选地,滤筒包括设于其一端部的堵头,堵头包括与纯水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接头、与废水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纯水管连通,第二接头与废水管连通;纯水出水口、废水出水口外壁上均套设有密封圈;所述进水管、纯水管及废水管设于堵头上且四者一体成型;单向阀设于堵头内。
8.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在滤筒内集成了pp棉滤芯、活性炭滤芯及ro膜滤芯,通过三级净水方式,完成纯水的制备;与此同时,在滤筒内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设于进水管处,其目的在于,取下滤芯时,防止滤筒与pp棉滤芯之间的自来水流出,从而使更换滤芯时的体验感变得极差,同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复合滤芯的体积远远小于几组具有单一功能的滤芯组合时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减小使用本复合滤芯的净水器的体积,便于增大此类净水器的适用范围;在进水管处设置单向阀,防止滤筒与pp棉滤芯之间的自来水流出,便于更换本复合滤芯,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滤芯相配合的净水器底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滤芯,其整体形状呈圆柱状,用于净水器、净水机、纯水机等净化水装置上。
13.本实施例的复合滤芯采用三级过滤方式制作净化水,因此,所述复合滤芯包括滤筒1,设于滤筒1内的pp棉滤芯2,设于pp棉滤芯内的活性炭滤芯3,设于活性炭滤芯内的ro膜滤芯4;与之对应,设于复合滤芯一端的水管为三根,为了便于描述及理解,此处分别标记为:与pp棉滤芯2、滤筒1之间的空间连通的进水管5,与ro膜滤芯4连通的纯水管6及废水管7。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滤芯用于纯水机上,此纯水机包括底座8,与水管数量相对应,在底座8内设置三个水口,分别标记为进水口801、纯水口802及废水口803,三者分别与进水管5、纯水管6及废水管7插接,在进水管5、纯水管6及废水管7的外壁上均套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9,进水管5、纯水管6及废水管7上的密封圈9分别与进水口801、纯水口802及废水口803紧密配合,以便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15.所述ro膜滤芯4设有纯水出水口401和废水出水口402。
16.如图1所示,滤筒1还包括设于其上与底座8相连接的端部的堵头101,堵头101包括与纯水出水口401相连接的第一接头101a、与废水出水口402相连接的第二接头101b;所述第一接头与纯水管6连通,第二接头与废水管7连通;纯水出水口401、废水出水口402外壁上均套设有密封圈9;所述进水管5、纯水管6及废水管7设于堵头101上且四者一体成型;设置在滤筒内的单向阀10实际上位于堵头101内,单向阀10的下段插设于进水管5内,在单向阀的下段外壁套设有密封圈9;此处,设置单向阀10的目的在于,防止取出复合滤芯时,pp棉滤芯2、滤筒1之间遗留的自来水流出。
17.采用本实施例的复合滤芯,净水器底座8上的进水口801、纯水口802及废水口803分别与进水管5、纯水管6及废水管7插接,未采用水管连接,从而有利于拆卸和安装复合滤芯,进而便于更换本复合滤芯。
18.综上所述,在滤筒1内集成了pp棉滤芯2、活性炭滤芯3及ro膜滤芯4,通过三级净水方式,完成纯水的制备;与此同时,在滤筒1内设有单向阀10,该单向阀设于进水管5处,其目的在于,取下滤芯时,防止滤筒1与pp棉滤芯2之间的遗留的自来水流出,从而使更换滤芯时的体验感变得极差,同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复合滤芯的体积远远小于几组具有单一功能的滤芯组合时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减小使用本复合滤芯的净水器的体积,便于增大此类净水器的适用范围;在进水管处设置单向阀,防止滤筒与pp棉滤芯之间的自来水流出,便于更换本复合滤芯,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19.在以上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相应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
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设于”应理解为“安装于、设置于”,包括固定安装、活动安装等安装方式。
20.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滤芯,包括滤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滤筒内的pp棉滤芯,设于pp棉滤芯内的活性炭滤芯,设于活性炭滤芯内的ro膜滤芯;设于滤筒一端的进水管,以及与ro膜滤芯连通的纯水管及废水管;所述进水管与pp棉滤芯、滤筒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滤筒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下段插设于进水管内,在单向阀的下段外壁套设有密封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纯水管及废水管的外壁上各至少套设有一个密封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ro膜滤芯设有纯水出水口和废水出水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滤筒包括设于其一端部的堵头,堵头包括与纯水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接头、与废水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纯水管连通,第二接头与废水管连通;纯水出水口、废水出水口外壁上均套设有密封圈;所述进水管、纯水管及废水管设于堵头上且四者一体成型;单向阀设于堵头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化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滤芯,包括滤筒,还包括,设于滤筒内的PP棉滤芯,设于PP棉滤芯内的活性炭滤芯,设于活性炭滤芯内的RO膜滤芯;设于滤筒一端的进水管,以及与RO膜滤芯连通的纯水管及废水管;所述进水管与PP棉滤芯、滤筒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滤筒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下段插设于进水管内,在单向阀的下段外壁套设有密封圈。同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复合滤芯的体积远远小于几组具有单一功能的滤芯组合时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减小使用本复合滤芯的净水器的体积,便于增大此类净水器的适用范围;在进水管处设置单向阀,防止滤筒与PP棉滤芯之间的自来水流出,便于更换本复合滤芯,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肖盛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肖盛喜
技术研发日:2022.03.04
技术公布日:2022/8/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