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观察的滗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3239发布日期:2022-07-26 22:4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便于观察的滗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观察的滗水器。


背景技术:

2.滗水器是污水处理中较为常用的设备,目前普遍使用的都是旋转式滗水器,这类滗水器靠机械推杆推动滗水竖管,带动滗水堰槽下降,将池水排出池外,但是由于滗水器不能根据水位高低自动调整其运行速度,当水位较低时,实际滗水时间短,出泥量大。
3.目前现有技术cn203144172u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滗水器,通过在滗水器堰槽和滗水器浮筒上设置挡泥刷,实现对污泥的阻挡。但是采用上述方式,仅仅设置挡泥刷仍有可能导致污泥流入进水管内,污泥阻挡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的滗水器,能够防止污泥进入进水管内。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观察的滗水器,包括沉淀池、驱动机构、进水管、干管和出水管,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沉淀池一侧;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远离所述沉淀池一侧;所述干管和所述沉淀池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并位于所述沉淀池一侧;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干管连通,并位于所述干管一侧;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浮筒和滤网;所述浮筒和所述进水管连通,并位于所述进水管侧边;所述滤网和所述浮筒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浮筒内侧。
6.其中,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滑动部和清洁刷;所述滑动部和所述浮筒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浮筒侧边;所述清洁刷和所述滑动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部靠近所述滤网一侧。
7.其中,所述滑动部包括拉杆和连接件;所述拉杆和所述浮筒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浮筒内侧;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拉杆一侧。
8.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杆、连接板和导向杆;所述螺杆和所述拉杆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拉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且与所述清洁刷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螺杆与所述清洁刷之间;所述导向杆和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拉杆。
9.其中,所述便于观察的滗水器还包括观察组件;所述观察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水管一侧。
10.其中,所述观察组件包括清洁部和观察窗;所述清洁部和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管侧边;所述观察窗和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管侧边。
11.其中,所述清洁部包括导轨、滑杆和清洁棉;所述导轨和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管侧边;所述滑杆和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并被所述导轨贯穿;所述清洁棉和所述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杆侧边。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观察的滗水器,利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干管向下旋转
伸入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的上清液经所述滤网过滤后流入所述浮筒内,经所述浮筒流入所述进水管内,利用所述滤网能够对水中的污泥和杂质进行阻挡,上清液流入所述进水管内,经所述进水管、所述干管和所述出水管排出,从而能够提高对污水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过滤组件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出水管和观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101-沉淀池、102-驱动机构、103-进水管、104-干管、105-出水管、106-过滤组件、107-浮筒、108-滤网、109-滑动部、110-清洁刷、111-拉杆、112-连接件、113-螺杆、114-连接板、115-导向杆、201-观察组件、202-清洁部、203-观察窗、204-导轨、205-滑杆、206-清洁棉。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为:
19.请参阅图1-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过滤组件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的滗水器,包括沉淀池101、驱动机构102、进水管103、干管104、出水管105和过滤组件106。所述过滤组件106包括浮筒107、滤网108、滑动部109和清洁刷110,所述滑动部109包括拉杆111和连接件112,所述连接件112包括螺杆113、连接板114和导向杆115。
20.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102设置在所述沉淀池101一侧;所述进水管103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102远离所述沉淀池101一侧;所述干管104和所述沉淀池10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进水管103连通,并位于所述沉淀池101一侧;所述出水管105和所述干管104连通,并位于所述干管104一侧;利用所述驱动机构102驱动所述干管104向下旋转伸入所述沉淀池101,上清液流入所述进水管103内,经所述进水管103、所述干管104和所述出水管105排出;所述驱动机构102为现有技术,可采用电动机械推杆。
21.其中,所述浮筒107和所述进水管103连通,并位于所述进水管103侧边;所述滤网108和所述浮筒10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浮筒107内侧;所述沉淀池101内的上清液经所述滤网108过滤后流入所述浮筒107内,经所述浮筒107流入所述进水管103内,利用所述滤网108能够对水中的污泥和杂质进行阻挡。
22.其次,所述滑动部109和所述浮筒107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浮筒107侧边;所述清洁刷110和所述滑动部109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部109靠近所述滤网108一侧。滑动所述滑动部109能够带动所述清洁刷110沿所述滤网108表面进行滑动,使得能够对所述滤网108进行清洁,避免所述滤网108堵塞。
23.同时,所述拉杆111和所述浮筒107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浮筒107内侧;所述连接件112设置在所述拉杆111一侧。所述连接件112用于对所述清洁刷110提供支撑,所述浮筒107上设有与所述拉杆111匹配的滑槽,拉动所述拉杆111能够经所述连接件112带动所述清洁刷110移动,对所述滤网108进行清洁;所述连接件112能够沿所述拉杆111进行移动,移动
所述连接件112能够调节所述清洁刷110与所述滤网108之间的间距。
24.另外,所述螺杆113和所述拉杆111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拉杆111;所述连接板114和所述螺杆113转动连接,且与所述清洁刷11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螺杆113与所述清洁刷110之间;所述导向杆115和所述连接板114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拉杆111。所述连接板114用于连接所述清洁刷110,转动所述螺杆113,使得所述螺杆113在所述拉杆111上移动,所述螺杆113带动所述连接板114和所述清洁刷110移动,使得所述清洁刷110能够靠近所述滤网108,提高对所述滤网108的清洁效果;所述导向杆115能够避免所述连接板114发生转动。
25.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观察的滗水器,利用所述驱动机构102驱动所述干管104向下旋转伸入所述沉淀池101,所述沉淀池101内的上清液经所述滤网108过滤后流入所述浮筒107内,经所述浮筒107流入所述进水管103内,利用所述滤网108能够对水中的污泥和杂质进行阻挡,上清液流入所述进水管103内,经所述进水管103、所述干管104和所述出水管105排出,从而能够提高对污水的过滤效果。
26.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为:
27.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出水管和观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观察的滗水器还包括观察组件201,所述观察组件201包括清洁部202和观察窗203,所述清洁部202包括导轨204、滑杆205和清洁棉206。
28.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观察组件201设置在所述出水管105一侧。由于所述出水管105在长期使用后容易损坏而导致有水渗入,利用所述观察组件201能够看出所述进水管103未进水时,所述出水管105内是否有水,从而判断所述出水管105是否损坏而泄漏。
29.其中,所述清洁部202和所述出水管10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管105侧边;所述观察窗203和所述出水管10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管105侧边。所述观察窗203为透明材质,透过所述观察窗203能够看出所述进水管103未进水时,所述出水管105内是否有水,从而判断所述出水管105是否损坏而泄漏;所述清洁部202能够对所述观察窗203表面进行清洁,避免所述观察窗203表面有杂质而影响观看。
30.其次,所述导轨204和所述出水管10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水管105侧边;所述滑杆205和所述导轨204滑动连接,并被所述导轨204贯穿;所述清洁棉206和所述滑杆20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杆205侧边。沿所述导轨204滑动所述滑杆205,所述滑杆205带动所述清洁棉206沿所述观察窗203表面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对所述观察窗203进行擦拭,避免所述观察窗203表面有杂质而影响观看。
31.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观察的滗水器,所述观察窗203为透明材质,透过所述观察窗203能够看出所述进水管103未进水时,所述出水管105内是否有水,从而判断所述出水管105是否损坏而泄漏;沿所述导轨204滑动所述滑杆205,所述滑杆205带动所述清洁棉206沿所述观察窗203表面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对所述观察窗203进行擦拭,避免所述观察窗203表面有杂质而影响观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