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检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2024发布日期:2023-02-01 02:1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检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检修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气设备泛指所有用电的器具,从专业角度上来讲,主要指用于对电路进行接通、分断,对电路参数进行变换,以实现对电路或用电设备的控制、调节、切换、检测和保护等作用的电工装置、设备和元件。
3.由于电气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且设备内的零部件也较为精密,因此就会在设备外部安装一个电气箱进行设备的保护,但是为了防止电气箱内部的温度过高而导致电气设备损坏,所以就会在电气箱的两侧设置具有内部换气功能的通气孔,这样便会导致空气中的尘埃堆积在电气箱的内部,为此在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的检修时,通常第一步就要清理电气设备内的灰尘。
4.现在检修时处理设备内的灰尘大多数直接采用吸尘器进行打扫,但是现有的吸尘器只能吸走附着在电气箱表面细小的尘埃,无法吸走电气箱表面的顽固污垢,因此便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二次清理,从而导致了工作时间的延长,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气检修装置。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吸尘器和吸尘槽,进而在处理电气箱内部的灰尘时,灰尘根据吸尘槽的内部走向并进入吸尘器内部,从而避免了在处理灰尘时,灰尘随之飘扬的情况发生。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电气检修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远离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吸尘管,且吸尘管远离吸尘器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壳体的四周内壁设置有底座板,且底座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吸尘槽,若干个所述吸尘槽的顶部均与吸尘管相连接。
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吸尘器和吸尘槽,进而在处理电气箱内部的灰尘时,灰尘根据吸尘槽的内部走向并进入吸尘器内部,从而避免了在处理灰尘时,灰尘随之飘扬的情况发生。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水箱,且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侧。
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水箱,进而在进行除尘工作时,一方面可以控制尘埃的飞扬,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清理电气箱,从而使得清理工作更加高效。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与底座板相对一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出水口,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出水口相连接,且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固定栓,所述固定栓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侧。
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进而在使用时,避免了水流过快导致在电气箱内部存积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设置有固定栓,进而需要将安装架滑落下来时,只需踩踏固定栓,安装架便随之向下滑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的周围均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毛刷。
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出水口周围的毛刷,进而在使用时,毛刷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的流速,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水在电气箱内部存积。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水管,且导水管均与出水口相连接。
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导水管与出水口相连接,进而在使用水进行清理时,可以很好的控制水速。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铰接有第三支架,且第三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与壳体相连接。
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三支架,进而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电气箱内部的规格大小,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并且同时为装置提供支撑,避免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发生形变的情况发生。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为橡胶材质。
2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把手设置为橡胶材质,进而在进行带电作业时,避免因装置导电而导致工作人员触电的情况发生。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2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进水口,进而在使用时,可以方便快捷的为水箱进行加水工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4.1、该用于电气检修装置,通过设置有吸尘器和吸尘槽,进而在处理电气箱内部的灰尘时,灰尘根据吸尘槽的内部走向并进入吸尘器内部,从而避免了在处理灰尘时,灰尘随之飘扬的情况发生。
25.2、该用于电气检修装置,通过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进而在使用时,避免了水流过快导致在电气箱内部存积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设置有固定栓,进而需要将安装架滑落下来时,只需踩踏固定栓,安装架便随之向下滑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6.3、该用于电气检修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三支架,进而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电气箱内部的规格大小,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并且同时为装置提供支撑,避免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发生形变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气检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气检修装置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气检修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壳体;2、第一支架;3、吸尘管;4、固定板;5、吸尘器;6、水箱;7、把手;8、第二支架;9、第三支架;10、输水管;11、安装架;12、底座板;13、吸尘槽;14、固定栓;15、进水口;16、导水管;17、毛刷;1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3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36.参照图1-4,一种电气检修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架2,且第一支架2远离壳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顶部设置有吸尘器5,吸尘器5的输出端设置有吸尘管3,且吸尘管3远离吸尘器5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侧,壳体1的四周内壁设置有底座板12,且底座板1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吸尘槽13,若干个吸尘槽13的顶部均与吸尘管3相连接。
37.通过设置有吸尘器5和吸尘槽13,进而在处理电气箱内部的灰尘时,灰尘根据吸尘槽13的内部走向并进入吸尘器5内部,从而避免了在处理灰尘时,灰尘随之飘扬的情况发生。
38.具体的,固定板4的顶部设置有水箱6,且水箱6的底部设置有输水管10,输水管10远离水箱6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侧,壳体1与底座板12相对一侧滑动连接有安装架11,且安装架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出水口18,输水管10的一端与出水口18相连接,且安装架11的一侧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固定栓14,固定栓14远离安装架11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侧,出水口18的周围均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毛刷17,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导水管16,且导水管16均与出水口18相连接,第一支架2的一侧铰接有第三支架9,且第三支架9远离第一支架2的一端与壳体1相连接,第二支架8远离第一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把手7,且把手7为橡胶材质,水箱6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5。
39.通过设置有水箱6,进而在进行除尘工作时,一方面可以控制尘埃的飞扬,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清理电气箱,从而使得清理工作更加高效,通过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18,进而在使用时,避免了水流过快导致在电气箱内部存积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设置有固定栓14,进而需要将安装架11滑落下来时,只需踩踏固定栓14,安装架11便随之向下滑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在出水口18周围的毛刷17,进而在使用时,毛刷17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的流速,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水在电气箱内部存积,通过将
导水管16与出水口18相连接,进而在使用水进行清理时,可以很好的控制水速,通过设置有第三支架9,进而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电气箱内部的规格大小,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并且同时为装置提供支撑,避免了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8发生形变的情况发生,通过将把手7设置为橡胶材质,进而在进行带电作业时,避免因装置导电而导致工作人员触电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有进水口15,进而在使用时,可以方便快捷的为水箱6进行加水工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0.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先把清洁水灌入到水箱6内,之后根据电气箱的规格,调整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8的高度,随后将壳体1推入电气箱内,然后开启吸尘器5,吸尘完毕后,通过踩下固定栓14,将装有出水口15与毛刷17的安装架放下,并进行对电气箱的洗刷。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