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95796发布日期:2023-01-18 00:1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制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


背景技术:

2.丝束是指用来切断成短纤维或经牵切法而制成化纤条的大量根数的连续长丝集合而成的基本无捻的长条化学纤维束。化学纤维纺丝后,由相当多的单股长丝集合成为丝束。
3.涤纶丝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其表面需要涂覆硅油,硅油可以起到润滑、抗磨损、避免氧化等保护作用。如公开号为:cn217078013u、cn110219110a以及cn206721399u等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均公开了对涤纶丝束进行喷涂硅油的技术方案。
4.当完成生产加工过程之后,便不再需要,此时需要将硅油去除,以便涤纶丝束的下一工序的应用。现有的去除涤纶丝束上的硅油的方法为:将团絮状的涤纶丝束整体浸入有机溶剂中,有机溶剂将硅油吸收,实现硅油的去除。
5.上述方式虽能去除硅油,但是硅油去除并不彻底,并且还会额外产生有机溶剂在涤纶丝束上的残留,同样会影响涤纶丝束下一工序的应用,并且效率低下,因此需要设计一款专用于去除涤纶丝束上的硅油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7.研发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可对涤纶丝束进行动态传送式的硅油去除和烘干操作,并且具备清洗能力,提升硅油和有机溶剂的去除率,同时提升去除硅油的工作效率。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包括机架、有机溶剂池、侧扰流桨、清洗池、下扰流桨、驱动辊组以及蒸汽烘筒;所述有机溶剂池、清洗池以及蒸汽烘筒均位于机架顶端面并且自上游端至下游端依次布设;所述有机溶剂池内设置有第二导向辊,所述侧扰流桨位于有机溶剂池的侧壁,并且侧扰流桨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清洗池内设置有第五导向辊和第六导向辊,所述下扰流桨位于清洗池的底部,并且下扰流桨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驱动辊组位于蒸汽烘筒与清洗池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池与清洗池均呈斗状结构并且开口竖直朝上;所述有机溶剂池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
11.进一步的,所述侧扰流桨与第二导向辊的水平位置相对应,并且侧扰流桨具体位于第二导向辊的下游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有机溶剂池的侧壁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池的上方还设置有第四导向辊,并且第四导向辊位于第五导向辊的正上方;所述驱动辊组与第六导向辊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13.进一步的,所述下扰流桨具体位于第五导向辊和第六导向辊之间位置处的正下
方,所述第二电机与机架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烘筒水平设置在机架的下游端,并且蒸汽烘筒与驱动辊组的水平位置相对应。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结合机架、有机溶剂池、侧扰流桨、第一电机、清洗池、下扰流桨、第二电机以及蒸汽烘筒的综合利用,可对涤纶丝束进行动态传送式的硅油去除和烘干操作,有机溶剂池内的有机溶剂进行硅油的去除,并且具备清洗能力,清洗池内的清洗液可实现硅油和有机溶剂的去除,可显著提升硅油和有机溶剂的去除率,降低涤纶表面的硅油和有机溶剂残留,避免影响后续的工序,同时动态传送式的操作方式可大幅提升去除硅油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总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的立体结构轴测图。
17.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第三角度示意图。
19.附图中部件标号:
20.1、机架;2、有机溶剂池;3、第一导向辊;4、第二导向辊;5、第三导向辊;6、侧扰流桨;7、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9、第四导向辊;10、第五导向辊;11、第六导向辊;12、下扰流桨;13、第二电机;14、驱动辊组;15、蒸汽烘筒。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记载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相关的优选、举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考附图1至图3,一种涤纶丝束自动去除硅油设备,包括机架1、有机溶剂池2、侧扰流桨6、清洗池8、下扰流桨12、驱动辊组14以及蒸汽烘筒15;有机溶剂池2、清洗池8以及蒸汽烘筒15均位于机架1顶端面并且自上游端至下游端依次布设,有机溶剂池2盛有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可通过萃取实现涤纶丝束表面的硅油去除;清洗池8内盛有清洗液,可实现硅油的进一步去除,同时实现有机溶剂的去除;所述有机溶剂池2内设置有第二导向辊4,侧扰流桨6位于有机溶剂池2的侧壁,并且侧扰流桨6与第一电机7的转轴同轴连接,第一电机7用于驱动侧扰流桨6旋转,对有机溶液产生扰流,增强硅油的去除效果;清洗池8内设置有第五导向辊10和第六导向辊11,下扰流桨12位于清洗池8的底部,并且下扰流桨12与第二电机13的转轴同轴连接,第二电机13用于驱动下扰流桨12旋转,对清洗液产生扰流,增强硅油的去除效果,并实现有机溶剂的去除;驱动辊组14位于蒸汽烘筒15与清洗池8之间,驱动辊组14用于对涤纶丝束进行烘干。
23.有机溶剂池2与清洗池8均呈斗状结构并且开口竖直朝上;所述有机溶剂池2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辊3和第二导向辊4,第一导向辊3和第二导向辊4均用于对涤纶丝束起导向、张紧作用。
24.侧扰流桨6与第二导向辊4的水平位置相对应,并且侧扰流桨6具体位于第二导向辊4的下游端,使扰流的流向与涤纶丝束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一电机7固定在有机溶剂池2的
侧壁上,第一电机7具体为直流电机。
25.清洗池8的上方还设置有第四导向辊9,并且第四导向辊9位于第五导向辊10的正上方,第四导向辊9、第五导向辊10以及第六导向辊11均用于对涤纶丝束起导向、张紧作用;所述驱动辊组14与第六导向辊11的上下位置相对应。
26.下扰流桨12具体位于第五导向辊10和第六导向辊11之间位置处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电机13与机架1连接,下扰流桨12使扰流的流向与涤纶丝束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27.蒸汽烘筒15水平设置在机架1的下游端,并且蒸汽烘筒15与驱动辊组14的水平位置相对应,蒸汽烘筒15位于涤纶丝束的传送路径上,实现动态烘干。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具体是:
29.涤纶丝束经第一导向辊3的导向后,进入有机溶剂池2的有机溶剂溶液内,进入至液面以下,并被第二导向辊4张紧和导向;第一电机7通电运转,带动侧扰流桨6转动,旋转的侧扰流桨6对有机溶剂溶液产生扰动,使溶液朝向第二导向辊4的方向流动,正好与涤纶丝束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使溶液对涤纶丝束表面的相对速度加大,增强对硅油的去除效果;
30.随后涤纶丝束经第三导向辊5、第四导向辊9后进入清洗池8,进入至液面以下,并被第五导向辊10张紧和导向;第二电机13通电运转,带动下扰流桨12转动,旋转的下扰流桨12使清洗液自下而上流动,流过涤纶丝束,从而使清洗液对涤纶丝束表面的相对速度加大,增强对硅油和有机溶剂的去除效果;
31.随后涤纶丝束经第六导向辊11到达驱动辊组14,被驱动辊组14驱动,并最后进入蒸汽烘筒15内,进行蒸汽烘干操作,完成涤纶丝束的硅油清洗去除操作。
32.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以及引申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