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7834发布日期:2023-03-15 00:0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高密度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多混凝、沉淀、浓缩分别在不同的处理池中依次完成,结构不紧凑,土建造价高、建设用地占用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沉淀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高密度沉淀装置,包括内设容纳腔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
6.所述容器上连接有将污水引入到容纳腔内的进水管、将沉淀物排出容纳腔的排泥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下端面的高度,所述排泥管的进泥口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的高度;
7.所述容器上连接有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容纳腔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填料层的上端面的高度;
8.所述第二填料层为斜管填料层;
9.所述容纳腔内还设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位于所述斜管填料层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板倾斜设置。
10.工作原理:污水由进水管进入到容纳腔后,到达第二填料层的下部,出现絮凝现象,产生矾花。随着污水的不断注入,污水沿着导流板的上端面上升进入第二填料层,因所述第二填料层为斜管填料层,进入到第二填料层后污水中的悬浮杂质在斜管中进行沉淀、水沿斜管上升流动,实现污泥和水的分离。分离出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到导流板上,并沿着导流板的上端面向下滑动,而分离出的水会继续上升,并在穿过第一填料层,被二次净化后,经由出水管流出。导流板起到了污水、污泥隔离的作用,更关键的是导流板使斜板填料下方空间内的物质运动方向有规律,矾花会不断增大并密实,形成高浓度的悬浮泥渣层。悬浮泥渣层增加了颗粒的碰撞机会,可有效吸附胶体、悬浮物、乳化油、cod及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11.优选,所述斜管填料层的管件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倾斜方向相同。
12.优选,所述容纳腔内还设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导流板的顶上,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另一端向所述容器的侧壁方向延伸;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形成的整体结构的断面呈“7”字状。增加第二导流板具有下述好处:1.增加了第一导流板的结构强度,减少第一导流板的变形;2.第二导流板进一步引导斜板填料下方的物质的运动;3.可以盛接自斜管填料层分离掉落出的污泥。
13.优选,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下方。从而促进容纳腔内的物质有序运动的同时,增加物质运动的强度,进一步促进矾花会的增大和密实。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为容纳腔呈方形状的方形容器,所述第一填料呈方形状,所述第一填料的四个边分别抵在所述方形容器的四个侧壁上;
15.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第一填料,所述进水管的左侧设有一个所述斜管填料层、一个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进水管的右侧设有一个所述斜管填料层、一个所述第一导流板;
16.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个端部分别焊接连接在容器的前后两个侧壁上。
17.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为容纳腔呈圆柱状的圆柱形容器,所述第一填料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填料的外侧壁抵在所述圆柱形容器的内侧壁上;
18.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第一填料的中心,所述第一导流板为呈圆锥状的罩体;
19.所述罩体的下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抵在所述容纳腔的底上。
2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集混凝、沉淀和浓缩功能为一体,结构紧凑,可有效降低土建造价,可有效节约建设用地。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3中结构下的物质运动方向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7.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高密度沉淀装置,包括内设容纳腔的容器,容纳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填料层3、第二填料层、第一导流板。容器上连接有将污水引入到容纳腔内的进水管1、将沉淀物排出容纳腔的排泥管,进水管1的出水口的高度低于第二填料层的下端面的高度,排泥管的进泥口7的高度低于进水管1的出水口的高度。容器上连接有将净化后的水排出容纳腔的出水管2,出水管2的进水口的高度高于第一填料层3的上端面的高度。第二填料层为斜管填料层4。容纳腔内还设有第一导流板6,第一导流板6位于斜管填料层4的下方,第一导流板6倾斜设置。
28.工作原理:污水由进水管1进入到容纳腔后,到达第二填料层的下部,与容纳腔内的絮凝剂反应,出现絮凝现象,产生矾花(混凝的过程)。随着污水的不断注入,污水沿着导流板的上端面上升进入第二填料层,因第二填料层为斜管填料层4,进入到第二填料层后污水中的悬浮杂质在斜管中进行沉淀、水沿斜管上升流动,实现污泥和水的分离(沉淀的过程)。分离出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到导流板上,并沿着导流板的上端面向下滑动,而分离出的水会继续上升,并在穿过第一填料层3,被二次净化后,经由出水管2流出。导流板起到了污水、污泥隔离的作用,更关键的是导流板使斜板填料下方空间内的物质运动方向有
规律,矾花会不断增大并密实,形成高浓度的悬浮泥渣层(浓缩的过程)。悬浮泥渣层增加了颗粒的碰撞机会,可有效吸附胶体、悬浮物、乳化油、cod及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29.具体实施例1
30.容纳腔内还设有第二导流板5,第二导流板5位于第二填料层的下方,第二导流板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导流板6的顶上,第二导流板5的另一端向容器的侧壁方向延伸。第一导流板6和第二导流板5所形成的整体结构的断面呈“7”字状。增加第二导流板5具有下述好处:1.增加了第一导流板6的结构强度,减少第一导流板6的变形;2.第二导流板5进一步引导斜板填料下方的物质的运动;3.可以盛接自斜管填料层分离掉落出的污泥。
31.第二导流板5可以是位于水平方向上的导流板,也可以是倾斜的导流板。当为倾斜的导流板的时候,第二导流板5的高度越靠近容器的侧壁板越高。所述第二导流板的高度越远离所述第一导流板的顶部越高。从而使物质到达第二导流板5时,沿着第二导流板5的上端面进行爬坡,从而使矾花在第二导流板5上滚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矾花的颗粒度和密实度。
32.具体实施例2
33.容纳腔内设有搅拌器9,搅拌器9位于第一导流板6的下方。从而促进容纳腔内的物质有序运动的同时,增加物质运动的强度,进一步促进矾花会的增大和密实。优选,搅拌器位于第一导流板6的底的正下方。
34.上述两实施例中,容器可以是上方开口的容器,例如:露天的净化池;容器也可以是上方密封的容器,例如:方形反应器、圆柱状反应罐等。
35.上述两实施例中,对于方形容器,第一填料呈方形状,第一填料的四个边分别抵在方形容器的四个侧壁上。方案1:进水管1穿过第一填料,进水管 1的左侧设有一个斜管填料层、一个第一导流板6,进水管1的右侧设有一个斜管填料层、一个第一导流板6。位于进水管1同侧的斜管填料层的管件倾斜方向和第一导流板6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一导流板6的顶部靠近容器的中部,第一导流板6的底部靠近容器的侧壁。优选,进水管1的中心轴线与方形容器的中心轴线重合,位于进水管1两侧的两个斜管填料层径向对称,位于进水管1两侧的两个第一导流板6径向对称。对于有第二导流板5的结构,位于进水管1两侧的两个第二导流板5径向对称。第一导流板6、第一导流板6 的两个端部分别焊接连接在容器的前后两个侧壁上。从而实现第一导流板6、第二导流板5的固定。此时,搅拌器有两个,分别位于方形容器的左侧壁和底的交界处、方形容器的右侧壁和底的交界处。方案2:第一导流板6的顶部靠近方形容器的右侧壁,第二导流板5的底部靠近方形容器的左侧壁。第一导流板6、第一导流板6的两个端部分别焊接连接在容器的前后两个侧壁上。斜管填料层的外轮廓呈方形状,斜管填料层的四个边分别抵在方形容器的四个侧壁上。斜管填料层的管件倾斜方向与第一导流板6的倾斜方向相同。搅拌器有多个,多个搅拌器等间距的排布在方形容器的左侧壁和底的交界处。对于圆柱形容器,第一填料呈圆柱状,第一填料的外侧壁抵在圆柱形容器的内侧壁上。进水管1穿过第一填料。第一导流板6为呈圆锥状的罩体。罩体的下部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抵在容纳腔的底上。从而实现第一导流板6 的固定。斜管填料层的管件等间距倾斜排布,围成呈圆锥状的罩体。进水管1 穿过斜管填料层的中心、第一导流板6的中心。斜管填料层的管件的倾斜方向与正下方的第一导流板的倾斜方向相同。
36.上述两实施例中,可以在出水管的进水口处设挡水堰8,从而提高进入到进水口内
的水的净度。
37.上述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
。第一填料层是截留浮泥,使浮泥再次沉淀的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优选包括海绵,海绵内添加有净化用的化学药剂或微生物等。当然了第一填料层可以仅有海绵和包裹在海绵外的不锈钢网构成。
38.上述两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