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湖泊水源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24206发布日期:2023-09-21 02:3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湖泊水源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湖泊水源修复,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湖泊水源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城市河道整体整治主要是通过物理和景观治理法解决河道的功能性、水质、观赏性等综合问题;其中生态修复以及景观治理是其重点和主要追求目标。

2、中国发明专利cn202110025417.3,公开了一种河流湖泊生态修复方法,修复机构以及回收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修复机构,能够对河流湖泊的流入口位置水源进行自动过滤吸附处理,能够对流入河流湖泊内部的水源中的重金属以及有机物进行自动清除,提高了生态修复的效果。

3、然而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即使水体质量得到了优化,河道内的污染底泥对上覆水体依旧会产生极大的污染率,容易导致水体浑浊不够清澈等问题所以在湖泊水源修复中对河道内底泥的修复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河道湖泊水源修复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河道湖泊水源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通过使得中空套筒内腔的固化剂直观的投放到底泥内部,同时使得固化剂从中空套筒的外壁的多个方位向底泥中进行投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湖泊水源修复系统,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投料机构,所述第一投料机构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其进行启闭的第一动力机构;

3、所述主体机构的内腔设有用于对底泥中不同位置进行均匀投放固化剂的第二投料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投料机构进行启闭的第二动力机构;

4、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中空套筒,所述中空套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螺旋板,所述第一投料机构包括多个铰接在中空套筒底部的第一罩板,所述中空套筒的内壁上铰接有多个第二罩板,所述第二罩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t形托架,所述t形托架的两端都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的第一罩板的内壁上,所述中空套筒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中空套筒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挡板。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竖直向中心线都设置在两个第一罩板的连接位置处,在常态下时多个所述第一罩板、第二罩板相互围合呈锥形状态设置。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衔接架,所述中空套筒的外壁上呈纵直向的线性依次等距状态设置有多个出料口,且多个所述出料口围绕中空套筒的外圆周表面呈环形依次等距状态设置。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衔接架内部的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底座,所述电机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壁铰接有多个与第二罩板相铰接的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外壁铰接有与底座相铰接的第二撑杆。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套的顶部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与中空套筒相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螺纹套在第一限位杆的外壁呈上下滑动状态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杆固定安装在限位盘的底部。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投料机构包括套设在转杆外壁的限位管套,所述限位管套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衔接杆,多个所述第一衔接杆的一端都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环形板;

10、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多个弧形托架,多个所述弧形托架的一侧都转动安装有盖板,多个所述盖板转动安装在第一环形板的顶部,在常态时多个所述盖板相互拼合呈圆盘状盖合在第一环形板的顶部,多个所述盖板的顶部都设置有第二刮板。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顶部呈环形依次等距状态开设有多个第二料槽,多个所述第二料槽的底部都连通设有导料管,所述顶盖的顶部围绕第一挡板的外圆周线呈环形依次等距状态开设有多个第一料槽,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多个所述导料管都贴合设置在中空套筒的内壁上,多个所述导料管与出料口在常态下时呈相互错位状态设置。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刮板,多个所述第一刮板在常态下时设置在第二料槽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转动安装在中空套筒的内壁上,且在常态时,所述第三挡板封堵在出料口位置处。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环形板顶部的第二衔接杆,所述第二衔接杆穿透过第一料槽延伸出顶盖的顶部,所述第二衔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顶盖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滑动安装在限位块的一侧,且所述扇形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限位杆;

14、所述扇形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三限位杆,所述第三限位杆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限位杆,所述第四限位杆转动安装在顶盖的顶部,所述第四限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壁都啮合有同步带。

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一种河道湖泊水源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6、第一步,首先通过转动衔接架使得中空套筒和螺旋板带动第一罩板在底泥内部进行旋转下移,直至中空套筒整体伸入到底泥内部;

17、第二步,经由第一挡板和第一料槽处向中空套筒的内腔投入固化剂,然后通过启动电机使得转杆、螺纹杆整体转动,即可使得螺纹套在螺纹杆外壁下移而使得多个第一撑杆、第二撑杆推动第二罩板向外偏转,进而使得第一罩板同步向外扩张,以打开中空套筒的底部;

18、第三步,在转杆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衔接杆进行偏转,进而使得第二衔接杆带动第二环形板偏转,使得第二环形板拉动弧形托架发生位移而使得多个盖板相互远离,露出第一环形板与中空套筒相连通,此时落入在盖板顶部的固化剂受到第二刮板的阻挡优先掉落至中空套筒的底部,进而使得中空套筒内腔的固化剂从竖直方向直接投放到底泥深处;

19、第四步,与此同时,偏转的第二环形板同步带动导料管偏转,进而使得第三挡板远离出料口,并且使得导料管与出料口相互连通,即可使得固化剂又从多个出料口处向底泥中排出,进而实现对不同深度的底泥中进行固化剂投放工作,并且围绕中空套筒的外壁进行环形依次等距状态投放固化剂,进而加强固化剂与污染底泥的充分接触,使得污染底泥固化效率更高,进而使得水体和底泥进行分层,提升整体水质的修复质量。

2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1、1、本发明通过在中空套筒的底板可在有多个相互错位的第一罩板和第二罩板,使得在多个第一罩板、第二罩板相互围合在一起时,能够同步结合中空套筒和螺旋板快速扎入底泥内部,当使得多个第一罩板、第二罩板向外偏转时,使得中空套筒底部呈打开状态设置,进而使得中空套筒内腔的固化剂直观的投放到底泥内部,进而无需再通过人力将底泥挖出和填埋固化剂的问题;

22、2、本发明通过在中空套筒的内部设有可转动的电机和螺纹杆,以用于控制螺纹套在其外壁移动,进而控制多个第一撑杆、第二撑杆进行偏转,进而实现将多个第一罩板、第二罩板进行启闭调节,使用起来更加便捷快速;

23、3、本发明通过在中空套筒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料口,并且结合可转动的第二环形板,使得第二环形板在转动时,使得第三挡板远离出料口,并使得导料管与出料口连通,即可同步使得固化剂从中空套筒的外壁的多个方位向底泥中进行投放,进而增强底泥与固化剂的接触范围,提升底泥的固化效率;

24、4、本发明通过在顶盖的顶部设有与第二环形板相连接的第二衔接杆,并且在扇形板整体围绕支撑杆进行圆周偏转时,通过第二限位杆的限位,可使得限位块和第二衔接杆整体随即进行偏转移动和复位,进而使得第二环形板进行偏转和恢复工作,进而进行间歇式的投放固化剂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