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去除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33182发布日期:2024-01-26 16:4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去除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再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去除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目前在建筑垃圾中有一部分骨料可以进行再生,进而再次进行使用,从而被称为骨料,目前在再生骨料中常常会伴随一些轻物质,为了更方便的使用这些再生骨料,需要对这些轻物质进行去除收集,然而现有的去除收集装置去除效果一般,且也不能够很好的将轻物质进行收集。

2、例如,公开号为“cn114733766建筑垃圾再生”的中国专利公布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去除收集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预处理箱、与预处理箱顶部固定连接的进料斗,与预处理箱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处理箱和与第一处理箱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处理箱,预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粉碎机构,第一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送机,且第一处理箱在与第一输送机中部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输送机,且第二处理箱在与第二输送机中部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第二出料口。通过设置倾斜设置的第一处理箱和水平设置的第二处理箱以及送风机构能够较好的将轻物质进行去除,同时收集箱内部设置有压实机构,方便将轻物质很好的进行收集。

3、通过上述描述能够得知:上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去除收集装置利用倾斜设置的第一处理箱和水平设置的第二处理箱以及送风机构实现对轻物质进行去除,但是,由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轻物质之间在重力作用下很有可能发生轻物质被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压在底部的现象,造成轻物质无法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周围被清除,因此会导致其清除效率低下的缺陷。

4、又如,公开号为“cn111687055建筑垃圾再生”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建筑垃圾轻杂质分选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给料漏斗、物料提升皮带、弹性皮带、轻杂质输送皮带、再生骨料输送带和散落物料收集运输带,所述给料漏斗设置于箱体上方;所述物料提升皮带位于漏斗的下方且为倾斜状,所述物料提升皮带的上端出料口设置有弹性挡板;所述弹性皮带位于弹性挡板的下方;所述轻杂质输送皮带位于弹性皮带出料口的下方,所述轻杂质输送皮带穿过箱体;所述再生骨料输送带位于轻杂质输送皮带出料口的下方,所述再生骨料输送带穿过箱体;所述散落物料收集运输带位于物料提升皮带的下方。上述建筑垃圾轻杂质分选装置避免了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和二次水污染,装置成本低。

5、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建筑垃圾轻杂质分选装置根据轻杂质和再生骨料与同一物体的碰撞恢复系数不同所导致的轻杂质和再生骨料弹射的运动轨迹不同来实现轻杂质分选的,弹射后的物料落在一级弹性皮带后,轻物质附着在一级弹性皮带上被输送到上端然后下落到轻杂质输送带,再生骨料在一级弹性皮带上滑动、滚动、弹跳最终下落到二级弹性皮带,在二级弹性皮带上轻物质附着在二级弹性皮带上被输送到上端然后下落到轻杂质输送带,再生骨料在二级弹性皮带上滑动、滚动、弹跳最终下落到再生骨料输送带上进行收集,很明显,由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轻物质之间在重力作用下很有可能发生轻物质被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压在底部的现象,造成轻物质无法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周围被清除,因此会导致其清除效率低下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去除收集装置,可使得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轻物质之间发生不断的纵向掉落和弹起运动,当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轻物质之间发生掉落和弹起现象时,由于两者碰撞恢复系数不同,两者之间会发生分离现象,同时产生的高速流动空气能够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轻物质进行横向作用力,从而使得轻物质能够被高速流动的气体吹向外围,实现轻物质的去除,并且,由于物体的纵向运动以及气体的运动为同步产生,因此,具备功能之间的自适应性以及提高了对驱动电机的有效利用率,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去除收集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基板、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底部支撑基板上方的驱动电机、位于底部支撑基板上方的抖动板、设置于抖动板上端面的凹陷区域、设置于抖动板中部且连通凹陷区域和抖动板下表面的第一气体流动孔以及固定安装于抖动板底表面且排气端口连通第一气体流动孔的旋涡式气泵,还包括三个弹性平衡式支撑结构,环形阵列式安装于抖动板的底表面,其内部设置有随抖动板纵向移动的活动板、对活动板产生向下快速复位能力的顶部螺旋弹簧以及保持活动板处于悬浮状态的底部螺旋弹簧;偏心式转动结构,安装于抖动板的底部,其内部设置有可随驱动电机的转子转动且将该转动状态以软启动方式向后传递的条形履带以及随条形履带转动且在转动时以质心偏离的方式带动抖动板抖动的偏心旋转柱;以及气体定向引导排放结构,固定安装于抖动板中凹陷区域的上表面,其内部设置有用于横向排放来自第一气体流动孔中流动气体的横向气体排放口以及用于将来自第一气体流动孔快速引导至横向气体排放口进气口部位的倒圆锥形结构。

5、优选的,所述凹陷区域为倒置的漏斗形结构,且所述凹陷区域中的斜面以锐角的夹角方式面向气体定向引导排放结构。

6、优选的,所述弹性平衡式支撑结构包括空心式纵向支撑杆,所述空心式纵向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与空心式纵向支撑杆为一体式结构且固定安装于底部支撑基板上表面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空心式纵向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纵向活动空腔,所述空心式纵向支撑杆在位于纵向活动空腔的顶端设置有连通外界空间的杆体伸缩孔,所述空心式纵向支撑杆在位于纵向活动空腔的内部安放有可沿纵向活动空腔纵向活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端面中心固定安装有可贯通杆体伸缩孔的纵向伸缩杆,所述纵向伸缩杆的顶端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抖动板的底表面,所述纵向伸缩杆在位于纵向活动空腔内部的杆体外围套放有对活动板产生向下压力的顶部螺旋弹簧,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安放有位于纵向活动空腔内部的底部螺旋弹簧。

7、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在底部螺旋弹簧的弹性、所述顶部螺旋弹簧的弹性以及结构重力作用下保持悬浮状态。

8、优选的,所述偏心式转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抖动板底表面的两个固定轴套,两个固定轴套的轴孔中通过轴承分别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在对立端固定安装有偏心旋转柱,所述第三旋转轴的轴体贯通旋涡式气泵,且第三旋转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旋涡式气泵中的旋涡叶轮,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端面在靠近其边缘部位嵌入有三个环形阵列式的条形履带,三个条形履带的一端以同样方式嵌入在一个第一转动板的一端面,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另一端面中心安装有第一旋转轴。

9、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轴心线和第三旋转轴的轴心线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且所述偏心旋转柱的质心所在平行线偏离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的轴心线一侧设置。

10、优选的,所述气体定向引导排放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抖动板中凹陷区域上表面的纵向空心杆,所述纵向空心杆的底端设置有一体式结构且插入于第一气体流动孔内部的插入通道,所述纵向空心杆的内部设置有气体流动空腔,所述插入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第一气体流动孔和气体流动空腔的第二气体流动孔,所述纵向空心杆的圆周侧面设置有多个环形阵列式的横向气体排放口,所述横向气体排放口的轴心线处于水平状态,且所述横向气体排放口的一端连通气体流动空腔、另一端连通纵向空心杆圆周侧面的外界空间,所述纵向空心杆在位于气体流动空腔的顶端设置有倒圆锥形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倒圆锥形结构为底部尖端、顶部为平面结构的圆锥结构。

12、优选的,还包括最大联动力结构,所述最大联动扭矩强度控制结构包括可随转子转动的柱形壳体以及转动式安装于柱形壳体一端面内部且可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的内转动柱,所述内转动柱圆周面中部设置一表面经过粗糙处理形成的环形摩擦面,柱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环形阵列且可沿其指向柱形壳体中心线的轴向活动的抵触板,每个抵触板的一端面均安放一处于压缩状态且对抵触板起到向柱形壳体中心线方向压力的抵触主螺旋弹簧,所述抵触板的另一端安装有贯通柱形壳体内部结构、且端部抵触在环形摩擦面上的抵触杆。

13、优选的,所述抵触杆的端面抵触于内转动柱的圆周面时,抵触板在靠近内转动柱的端面和用于放置抵触板空腔在靠近内转动柱的端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去除收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轻物质去除收集装置,可使得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轻物质之间发生不断的纵向掉落和弹起运动,当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轻物质之间发生掉落和弹起现象时,由于两者碰撞恢复系数不同,两者之间会发生分离现象,同时产生的高速流动空气能够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轻物质进行横向作用力,从而使得轻物质能够被高速流动的气体吹向外围,实现轻物质的去除,并且,由于物体的纵向运动以及气体的运动为同步产生,因此,具备功能之间的自适应性以及提高了对驱动电机的有效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