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生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8638发布日期:2023-03-17 21:3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生化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生化池。


背景技术:

2.ao工艺法也叫缺氧好氧工艺法,a(anaerobic)是缺氧段,用于脱氮;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缺氧好氧共同作用除磷。该工艺流程简单,污水处理过程中无需而外添加碳源,以原污水为碳源,建设和运行费用交底,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以原污水的有机底物作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充分,由于把曝气池设在后面,使得反硝化残留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处理水的水质,整体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补偿硝化过程对碱度的消耗。但是,现有的ao生化池脱氮率不高,如果要提高脱氮效率,降低脱氮率,需要加大回流比例,这样会导致缺氧区的处理量不足,此外,缺氧区的大比重尖锐杂质或砂石容易进入好氧区堵塞和破碎曝气管,有鉴于此,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生化池,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生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缺氧段、好氧段和回流槽,所述缺氧段、好氧段和回流槽平行布置,所述缺氧段包括依次连通的前缺氧区和后缺氧区,所述前缺氧区的进水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回流槽的进水端设有一回流管,所述回流槽出水端与前缺氧区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后缺氧区内设有高速搅拌器,所述好氧段包括依次连通、平行布置的第一好氧廊道和第二好氧廊道,所述后缺氧区和第一好氧廊道的进水端之间的隔墙上设有过水口,所述第一好氧廊道靠近过水口的前端设有厌氧延长区,所述第二好氧廊道的出水端设有出水口。
5.所述前缺氧区和后缺氧区之间的隔墙的顶部设有溢流口。
6.所述前缺氧区和后缺氧区之间的隔墙的溢流口设有三个。
7.所述回流槽布置于缺氧段远离好氧段一侧的隔墙的顶部,所述回流槽出水端的过水孔位于回流槽的底部。
8.所述回流槽的出水端和前缺氧区的进水端之间设有回流井。
9.所述回流井顶部设有与回流槽出水端连通的过水孔、底部设有与前缺氧区的进水端连通的过水孔。
10.所述后缺氧区和第一好氧廊道的进水端之间的过水口位于隔墙的底部。
11.所述前缺氧区内设有推流搅拌器。
12.所述后缺氧区内的高速搅拌器设有两个。
13.所述好氧段内设有供气管和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和供气管连接处设有阀门,所述第一好氧廊道和第二好氧廊道的过水孔位于隔墙的底部。
14.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污水处理生化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前
缺氧区和后缺氧区通过隔墙分隔,并通过顶部的溢流口连通,可以将大比重的尖锐杂物和砂石隔离和沉淀于前缺氧区内,避免尖锐杂物和砂石进入好氧段堵塞或破坏曝气管;后厌氧区能够进行反硝化反应,厌氧延长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以提高污水在厌氧区的长度,提升反硝化的处理量,进而提高反硝化效率;厌氧延长区内无需推流搅拌器推流,在前缺氧区和后缺氧区的水流推动下自然流动,节省能耗;回流槽内的循环混合液通过过水孔进入回流井中,并通过回流井进入前缺氧区,使得循环混合液从底部进入前缺氧区,与前缺氧区内的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提高反硝化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 为本实用新型高效污水处理生化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污水处理生化池,包括缺氧段1、好氧段2和回流槽3,缺氧段1、好氧段2和回流槽3平行布置。
18.缺氧段1包括依次连通的前缺氧区11和后缺氧区12,前缺氧区11的进水端设有进水口111,回流槽3进水端与回流管8连通,回流槽3出水端与前缺氧区11的进水端连通,后缺氧区12内设有高速搅拌器121,好氧段2包括依次连通、平行布置的第一好氧廊道21和第二好氧廊道22,后缺氧区12和第一好氧廊道21的进水端之间的隔墙上设有过水口,该过水口位于隔墙底部,第一好氧廊道21靠近过水口的前端设有厌氧延长区211,第二好氧廊道22的出水端设有出水口221,出水口221的出水依次进入二沉池和配泥井,配泥井内的混合液通过回流泵输送回回流管8,为回流槽3提供循环混合液。
19.缺氧段1用于脱氮,而好氧段2的曝气区用于除水中有机物,缺氧段1和好氧段2共同除磷;后缺氧区12内的高速搅拌器121防止淤泥沉淀,使淤泥悬浮于池体中,避免溶解氧提高,更好的进行反硝化反应;第一好氧廊道21的曝气管7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局部关闭,关闭曝气管的部分即为厌氧延长区211,好氧段2其它打开曝气阀门的区域为曝气区,厌氧延长区211的长度可占第一好氧廊道21的1/4至1/2,污水中含氮较高时,可以提高厌氧延长区211的长度,厌氧延长区211的长度可根据需求,通过关闭局部阀门进行调整,后缺氧区12和第一好氧廊道21的厌氧延长区211可以延长实际厌氧区的长度。
20.前缺氧区11和后缺氧区12之间的隔墙的顶部设有溢流口112。前缺氧区11和后缺氧区12通过隔墙分隔,并通过顶部的过水孔连通,前缺氧区11内的污水通过顶部的溢流口112溢流至后缺氧区12,前缺氧区11和后缺氧区12之间的隔墙可以将大比重的尖锐杂物和砂石隔离和沉淀于前缺氧区11内,避免尖锐杂物和砂石进入好氧段2堵塞或破坏曝气管,后厌氧区12和厌氧延长区211也能够进行反硝化反应,提高了污水在厌氧区的长度,提升反硝化的处理量,进而提高反硝化效率,进入后缺氧区12的污水直接通过底部的过水孔流动至厌氧延长区211,厌氧延长区211和好氧段2的曝气区之间没有隔墙,因此能够提高污水流动速度,提升反硝化速度,并且厌氧延长区211内无需推流搅拌器5推流,在前缺氧区11和后缺氧区12的水流推动下自然流动,节省能耗;由于后厌氧区12和厌氧延长区211提升了反硝化
的处理量,因此能够提高内循环液的比例,进而降低污水排除中硝酸根含量,需要指出的是,附图中缺氧段1和好氧段2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仅作为示意,实际的缺氧池长度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21.前缺氧区11和后缺氧区12之间的隔墙的溢流口112设有三个。
22.回流槽3布置于缺氧段1远离好氧段2一侧的隔墙的顶部,回流槽3出水端的过水孔位于回流槽3的底部。回流槽3位于污水处理池的顶部,后缺氧区12底部与好氧段2连通,前缺氧区11、后厌氧区12和厌氧延长区211内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混合液中带入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因此bod5浓度下降,no3-n浓度大幅度下降。
23.回流槽3的出水端和前缺氧区11的进水端之间设有回流井4。回流井4顶部设有与回流槽3出水端连通的过水孔、底部设有与前缺氧区11的进水端连通的过水孔。回流槽3内的循环混合液通过过水孔进入回流井4中,并通过回流井4进入前缺氧区11,使得循环混合液从底部进入前缺氧区11,与前缺氧区11内的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提高反硝化的效率。
24.后缺氧区12和第一好氧廊道21的进水端之间的过水口位于隔墙的底部。后缺氧区12和第一好氧廊道21通过该过水口连通。
25.前缺氧区11内设有推流搅拌器5。前缺氧区11内的污泥在推流搅拌器5搅拌下避免沉淀,其中前缺氧区11的过水孔位于隔墙顶部,隔墙将前缺氧区和后缺氧区分隔开,保证前缺氧区11内的缺氧状态,确保反硝化的效率,前缺氧区11内的污水和淤泥在推流搅拌器5搅拌下向上流动,并通过过水孔溢流至后缺氧区12,大比重杂质则沉淀至底部,不会进入好氧段2。
26.后缺氧区12内的高速搅拌器121设有两个,且高速搅拌器121的主轴方向可调。高速搅拌器121根据实时需要调整主轴的方向,平时两个高速搅拌器121一备一用,必要时可以两个同开,提高搅拌效果。
27.好氧段2内设有供气管6和曝气管7,曝气管7和供气管6连接处设有阀门,第一好氧廊道21和第二好氧廊道22的过水孔位于隔墙的底部。供气管6连通鼓风机,可以通过部分阀门使得好氧段2部分不曝气,使得好氧段2的部分作为厌氧区,进而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好氧区和厌氧区的比例,使污水处理池达到最佳的处理工况。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
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