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902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利用电渗析分离含盐苦咸水的专用装置。
目前,现有的电渗析脱盐装置是由顶盖板、底盖板、密封垫片、正电极、负电极、导流孔道和一组间隔排列的阳、阴离子半透膜组成,这种电渗析脱盐器原水从一端流进,分离脱盐后的溶液从另一端流出,因此,电渗析脱盐流程短,脱盐效率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盐流程长、脱盐效率高、耗电少的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它包括顶盖板、底盖板、设在在顶盖板和底盖板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的密封垫片、正电极板、负电极板、浓水导流孔道、淡水导流孔道和一组间隔有序排列的阴膜和阳膜,在顶盖板和底盖板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再并列加设一组间隔有序排列的阴膜和阳膜,底盖板中设浓水回流孔道和淡水回流孔道。
与现有电渗析脱盐器相比较,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阴、阳膜电渗析脱盐。因此电渗析流程长,脱盐效率高、单位时间产水量大、耗电量少、进出水口可开在脱盐器的一端。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加外壳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的俯视图。
图中,1顶盖板;2密封垫片;3正电极板;4负电极板;5底盖板;6原水入口;7极水出口;8淡水出口;9浓水出口;10极水导流孔道;11浓水导流孔道;12淡水导流孔道;13浓水回流孔道;14淡水回流孔道;15极水回流孔道;16极水室;17阳膜;18阴膜;19浓水室;20淡水室;21外壳;22膜堆。
图1所示的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为二级八段结构,即由二组并列的排列有序的阴膜18、阳膜17和原水经八个电渗析过程后排出。含盐的原水从原水入口6流入脱盐器内,再交替流经导流孔道和水室。流入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腔体内的含盐原水在电场的作用下,阴、阳离子不断进入浓水室19,而淡水室20中因阴、阳离子不断移出而使浓度下降,从而完成了原水的电渗析过程。电渗析分离后的溶液分成含阴、阳离子较高的浓水和含离子较低的淡水分别流经底盖板5中的浓水回流孔道13和淡水回流孔道14后从浓水出口9和淡水出口8流出。
为将靠近电极板的极水室16其中仅有阳或阴离子的极水从极水出口7排出,在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顶盖板1、底盖板5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还设有极水导流孔道10,所述底盖板中设有极水回流孔道15,与极水导流孔道10相连接。
图2、图3是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加外壳21后的局部剖视图,即在所述顶盖板1、底盖板5外还设有外壳21。达到防渗漏、防触电。膜堆22即为二组间隔有序排列的阴膜18、阳膜17。
上述的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的顶盖板1上设有进水口6、淡水出口8、浓水出口9。达到面板上同时具有进、出水口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它包括顶盖板(1)、底盖板(5)、设在在顶盖板(1)和底盖板(5)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的密封垫片(2)、正电极板(3)、负电极板(4)、浓水导流孔道(11)、淡水导流孔道(12)和一组间隔有序排列的阴膜(18)和阳膜(17),其特征是在顶盖板(1)和底盖板(5)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再并列加设一组间隔有序排列的阴膜(18)和阳膜(17),底盖板(5)中设浓水回流孔道(13)和淡水回流孔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底盖板(5)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还设有极水导流孔道(10),所述底盖板中设有极水回流孔道(15),与极水导流孔道(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底盖板(5)外还设有外壳(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板(1)上设有进水口(6)、淡水出口(8)、浓水出口(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电渗析的全封闭电渗析苦咸水脱盐器,它包括顶盖板1、底盖板5、密封垫片2、正电极板3、负电极板4、浓水导流孔道11、淡水导流孔道12和阴膜18和阳膜17,在顶盖板1和底盖板5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再并列加设一组间隔有序排列的阴膜18和阳膜17,底盖板5中设浓水回流孔道13和淡水回流孔道14。本实用新型具有流程长、脱盐效率高、耗电量少等特点。
文档编号C02F1/469GK2412893SQ9925218
公开日2001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9日
发明者林星才, 姚修定 申请人:乐清市虹桥机电控制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