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1594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净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野战卫生给水是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后勤保障内容之一,甚至会影响部队官兵生存状态。目前,我军结合各种战役、战术集训的野战经验所开发的单兵口吸式饮水器、单兵水壶用饮水消毒片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安全给水的要求,但存在着出水量少、使用寿命短、可用水源有限、操作复杂等不足,而且要定期取出滤芯进行清洗。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出水量多、使用寿命长、净化效果好,能够简单快速的实现水的净化;而且可以在不取出滤芯的情况下对滤芯进行清洗。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吸取水源的电动泵,所述电动泵的排出口设置有旋流沉淀器,所述旋流沉淀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上设置有净水出口和污水出口;
[0006]所述净化组件包含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至少两个双控制膜陶瓷滤芯,每个双控制膜陶瓷滤芯下端设置有下端封套,所述下端封套的下部设置有十字形的转块,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有清洗手轮轴,所述清洗手轮轴伸出到所述外壳外部,所述清洗手轮轴的伸出端设置有清洗手轮,所述清洗手轮轴的内端设置为与所述转块配合的十字形;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双控制膜陶瓷滤芯的外侧面贴合的半环状的清洗板。
[0007]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0008]所述电动泵的吸入口设置有进水粗滤吸水头。
[0009]所述电动泵的输出端与旋流沉淀器之间设置有切换阀门,所述切换阀门上并联有手动栗,所述手动栗米用手动柱塞栗。
[0010]所述旋流沉淀器的输出口与净化器组件之间设置有压力表。
[0011]所述净水出口上连接有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设置有流量
i+o
[0012]所述污水出口上连接有排污阀门。
[0013]所述电动泵采用旋涡泵,采用电动机带动旋涡泵运转。
[0014]所述外壳内固定有弹片,所述弹片压紧所述清洗板,所述清洗板为油石制成。
[0015]本发明的净水装置,在旋涡泵的抽吸作用下,原水经旋流沉淀器过滤后,进入双控制膜陶瓷滤芯,以滤除细菌、病毒、胶体有机物等,然后经紫外线杀菌器消毒后,净化水由净水口流出。该装置适用于III类以上地表水水源的净化,净化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可直接饮用;该净水装置出水量多、使用寿命长、净化效果好,能够简单快速的实现水的净化;而且可以在不取出滤芯的情况下对滤芯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净水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发明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后视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所示的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旋涡泵;2、手动泵;3、旋流沉淀器;4、压力表;5、净化组件;6、排污阀门;
7、紫外线杀菌器;8、流量计;9、进水粗滤吸水头;10、切换阀门;11、清洗手轮;12、净水出口 ;13、电动机;14、进水口 ;15、外壳;16、双控制膜陶瓷滤芯;17、下端封套;18、转块;19、清洗手轮轴;20、清洗板;21、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净水装置的原理示意图;该净水装置包括外框架,外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吸取水源的电动泵,电动泵的排出口设置有旋流沉淀器3,旋流沉淀器3的输出端设置有净化组件5,净化组件5上设置有净水出口 12和污水出口。
[0023]如图4所示的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净化组件5包含外壳15,外壳15内安装有至少两个双控制膜陶瓷滤芯16,每个双控制膜陶瓷滤芯16下端设置有下端封套17,下端封套17的下部设置有十字形的转块18,外壳15的下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贯穿有清洗手轮轴19,清洗手轮轴19伸出到外壳15外部,清洗手轮轴19的伸出端设置有清洗手轮11,清洗手轮轴19的内端设置为与转块18配合的十字形;外壳15内设置有与双控制膜陶瓷滤芯16的外侧面贴合的半环状的清洗板20。
[0024]当手动使用时压力超过0.3MPa或电动使用时流量低于4.5L/min时,表明双控制膜陶瓷滤芯16需要清洗。清洗方法如下:在该装置运行中,打开排污阀,从右至左依次按清洗手轮11上标识的箭头方向旋拧各清洗手轮11,每支清洗手轮11旋拧3-4圈,建议两支清洗手轮11清洗间隔约20秒,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清洗原理为:转动清洗手轮15,清洗手轮15带动双控制膜陶瓷滤芯16旋转,安装在弹片21下的清洗片20,在弹片21的预紧压力作用下,打磨双控制膜陶瓷滤芯16表面,从而实现对双控制膜陶瓷滤芯16的清洗。
[0025]双控制膜陶瓷滤芯16采用100%纯天然陶瓷材料,利用最新高科技成型方法制备而成。其平均孔径仅为0.1umo可完全滤除水中的各种致病菌、藻类、虫类、尘埃等悬浮污染物,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0026]其中,电动泵的吸入口设置有进水粗滤吸水头9,进水粗滤吸水头9连接到进水口14ο
[0027]其中,电动泵的输出端与旋流沉淀器3之间设置有切换阀门10,切换阀门10上并联有手动泵2,手动泵2采用手动柱塞泵,无电源时,由手动柱塞泵提供动力;另外,还对电动泵起灌泵作用。
[0028]其中,旋流沉淀器3的输出口与净化器组件5之间设置有压力表4。
[0029]其中,净水出口 12上连接有紫外线杀菌器7,紫外线杀菌器7的出水口设置有流量计8 ;紫外线杀菌器7累积工作9000h后,应更换紫光灯管,以保持较高的杀菌率。更换灯管时,先旋出防水接头,取出灯管;再将新灯管放入石英套管内,与电源线连接,将防水接头旋回;然后接通电源,检查灯管是否正常工作。如果紫光灯不能正常工作,镇流器中会发出声光报警。更换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紫光灯管及石英套管光线能照射到的部分;不可裸眼直视紫外线辐射。应避免频繁开关紫光灯。
[0030]其中,污水出口上连接有排污阀门6。
[0031]其中,电动泵采用旋涡泵1,旋涡泵I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流量大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采用电动机13带动旋涡泵I运转,旋涡泵I与电动机13采用同步带传动。
[0032]其中,外壳15内固定有弹片21,弹片21压紧清洗板20,清洗板20为油石制成。
[0033]本发明的净水装置,在旋涡泵I的抽吸作用下,原水经旋流沉淀器3过滤后,进入双控制膜陶瓷滤芯,以滤除细菌、病毒、胶体有机物等,然后经紫外线杀菌器7消毒后,净化水由净水口流出。该装置适用于III类以上地表水水源的净化,净化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可直接饮用;该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及工作可靠性高等特点。
[0034]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保护之列。
【主权项】
1.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吸取水源的电动泵,所述电动泵的排出口设置有旋流沉淀器,所述旋流沉淀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上设置有净水出口和污水出口; 所述净化组件包含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至少两个双控制膜陶瓷滤芯,每个双控制膜陶瓷滤芯下端设置有下端封套,所述下端封套的下部设置有十字形的转块,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有清洗手轮轴,所述清洗手轮轴伸出到所述外壳外部,所述清洗手轮轴的伸出端设置有清洗手轮,所述清洗手轮轴的内端设置为与所述转块配合的十字形;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双控制膜陶瓷滤芯的外侧面贴合的半环状的清洗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的吸入口设置有进水粗滤吸水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的输出端与旋流沉淀器之间设置有切换阀门,所述切换阀门上并联有手动泵,所述手动泵采用手动柱塞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沉淀器的输出口与净化器组件之间设置有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出口上连接有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设置有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出口上连接有排污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采用旋涡泵,采用电动机带动旋涡泵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固定有弹片,所述弹片压紧所述清洗板,所述清洗板为油石制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净水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净水装置。该装置包括外框架,外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吸取水源的电动泵,电动泵的排出口设置有旋流沉淀器,旋流沉淀器的输出端设置有净化组件,净化组件上设置有净水出口和污水出口;净化组件包含外壳,外壳内安装有至少两个双控制膜陶瓷滤芯,每个双控制膜陶瓷滤芯下端设置有下端封套,下端封套的下部设置有十字形的转块,外壳的下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贯穿有清洗手轮轴,清洗手轮轴伸出到外壳外部,清洗手轮轴的伸出端设置有清洗手轮,清洗手轮轴的内端设置为与转块配合的十字形;外壳内设置有与双控制膜陶瓷滤芯的外侧面贴合的半环状的清洗板。
【IPC分类】C02F9-08, C02F9-02
【公开号】CN104528979
【申请号】CN201410841381
【发明人】徐从启, 贾桂芝, 高瑞林, 董志明, 徐贵生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