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ao-粉末活性炭生物处理系统的联合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7901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有效回用和污泥量 的减少(仅为传统工艺的90 %甚至更少)。
[0034] 4、结合光催化反应器,可以除去污水或废水中微量生物难降解的物质,达到更好 的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粉末活性炭生物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CBRS-R"),其包括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缺氧池、第三 好氧池、絮凝槽和澄清池,其中,至少第一缺氧池中投加活性炭填料,所述装置中活性炭填 料的总投加量为0. 5-3g/L。与现有的粉末活性炭处理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活性 炭填料的投加量最高为已有的装置的投加量的约50%,其污泥量则只有现有粉末活性炭 处理工艺的90%或更低,但其装置正常运行后的总氮量和氨氮量则为分别低于12mg/L和 4. 5mg/L,等于甚至优于现有的粉末活性炭处理工艺。
[0037]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中巧妙将多级A0-活性污泥法和粉末活性炭处理法结合起 来,即实现了所述活性炭填料的有效减少,又有效控制了污泥量,而除氮效率却没有减少甚 至还有提高。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简单的结构设计,高效地解决了问题,适应性广,易 于产业化。
[003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实 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 径获得。
[0039] 实施例1
[004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 好氧池、第三缺氧池、第三好氧池、絮凝槽和澄清池。所述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三缺 氧池中投加有活性炭填料,投加量分别为0. 6g/L、0. 3g/L和0.lg/L。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 池和第三缺氧池中设置有搅拌装置。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中设置有曝气 装置。各好氧池和缺氧池之间不设置内循环。所述第三好氧池包括污泥回流管,其与第一缺 氧池相连。污水分三股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三缺氧池,分配系数nl:n2:n3 =5:3:2。第一好氧池与第一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第二好氧池与第二缺氧池的体积比为 2:1,第三好氧池与第三缺氧池的体积比为1. 5:1。
[0041] 实施例2
[0042]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 缺氧池、第三好氧池、絮凝槽和澄清池。所述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中投加有活性炭填 料,投加量分别为〇. 8g/L和0. 4g/L。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三缺氧池中设置有搅拌 装置。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各好氧池和缺氧池之间 不设置内循环。所述第三好氧池还包括污泥回流管,其与第一缺氧池相连。污水分三股分 别进入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三缺氧池,分配系数nl:n2 = 6:3:1。第一好氧池与第 一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第二好氧池与第二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第三好氧池与第三缺 氧池的体积比为2:1 (与图1的装置类似,仅活性炭的添加略有不同)。
[0043] 实施例3
[0044]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 缺氧池、第三好氧池、絮凝槽和澄清池。所述第一缺氧池中投加有活性炭填料,投加量为 1.lg/L。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三缺氧池中设置有搅拌装置。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 池和第三好氧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各好氧池和缺氧池之间不设置内循环。所述第三好氧 池还包括污泥回流管,其与第一缺氧池相连。污水分三股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 和第三缺氧池,分配系数nl:n2:n3 = 7:2:1。第一好氧池与第一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第 二好氧池与第二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第三好氧池与第三缺氧池的体积比为1:1 (与图1 的装置类似,仅活性炭的添加略有不同)。
[0045] 对比例1
[0046] 传统的粉末活性炭处理装置,包括缺氧池、好氧池、絮凝槽和澄清池,活性炭填料 的添加量为9g/L。
[0047] 对比例2
[0048] 传统的粉末活性炭处理-WA0装置,包括缺氧池、好氧池、絮凝槽和澄清池,以及 WA0系统,活性炭填料的添加量为8g/L。
[0049] 使用对比例1-2和实施例1-3的装置分别进行一种城市污水(其水质列于表1中) 的处理,其结果列于表2中。
[0050] 表1城市污水的水质
【主权项】
1. 一种多级AO-粉末活性炭生物处理系统的联合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顺序相连的: 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缺氧池、第三好氧池、絮凝槽和澄 清池,其中,活性炭填料全部加入缺氧池,至少在第一缺氧池中投加活性炭填料,所述装置 中活性炭填料的总投加量为〇. 5-3g/L。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缺氧池中也投加活性 炭填料。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缺氧池中和所述第三 缺氧池中也投加活性炭填料。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好氧池与第一 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 ; 所述第二好氧池与第二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I) : 1 ; 所述第三好氧池与第三缺氧池的体积比为(2~1) : 1。
5.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分三股分别进 入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三缺氧池,或者分两股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
6.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 氧池和第三好氧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 所述第三好氧池还包括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与所述第一缺氧池相连通,用于 将回流污泥注入第一缺氧池。
7.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澄清池后设有光催化 反应器,其中含有纳晶二氧化钛或纳晶氧化锌,并附以紫外线照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AO-粉末活性炭生物处理系统的联合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缺氧池、第三好氧池、絮凝槽和澄清池,其中,至少在第一缺氧池中投加活性炭填料,所述装置中活性炭填料的总投加量为0.5-3g/L。利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结构,活性炭投放量仅为原投放量的最多50%(甚至可以仅为10%)即可实现污水的高效净化,有效节约了活性炭的使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有机结合了多级AO生物脱氮工艺和粉末活性炭处理法,有效提高难以降解有机物去除效果与系统抵抗毒物冲击,提高系统脱色效果和硝化反应效率,并且充分利用污水碳源,简易实现污水中氮的高效去除。
【IPC分类】C02F101-16, C02F9-14
【公开号】CN204588924
【申请号】CN201520064198
【发明人】单明军, 周昆仑, 寇丽红, 庄博弘
【申请人】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晋纬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