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971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絮凝水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
背景技术
水处理系统中,絮凝过程是在原水与药剂混合后,脱稳的胶体通过絮凝设备相互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大而密实的絮凝体,然后出水再进入沉淀阶段。絮凝池形式较多,主要分为两大类——水力搅拌式和机械搅拌式。在水力搅拌式絮凝池的研究上,我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常见的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以及不同形式的组合絮凝池,这些絮凝池在水处理过程中都能起到搅拌絮凝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态平衡的破坏、自然能源的紧缺,对水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用水量日益增大的矛盾更加突出,各种絮凝设备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缺点也日益突出。例如,流量变化大,隔板絮凝池絮凝效果不稳定,需较长絮凝时间,池子容积较大;折板絮凝池因板距较小,安装维修困难,折板费用较高;穿孔旋流絮凝池受流量变化影响较大,故絮凝效果欠佳,池底也容易出现积泥现象等。那么,如何改善絮凝过程的水力条件,縮短絮凝反应时间,充分发挥絮凝作用,减小反应室容积,简化絮凝设备的安装,降低处理成本,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絮凝澄清设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絮凝水处理技术。[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中最底端部位设有进水管,第一涡流反应室的外围设有第二涡流反应室,第二涡流反应室的外围设有第三涡流反应室,第三涡流反应室的上方设有布水区,进水管依次通过第一涡流反应室、第二涡流反应室、第三涡流反应室与布水区相连,布水区的上方设有斜管沉淀器,斜管沉淀器的上方设有清水区,清水区与环形集水槽相通,环形集水槽与出水管相连,挡流板设置在布水区下端的内壁的侧面,挡流板的下方靠近布水区的最下端设有污泥斗,污泥斗下端与排泥管的上端口相通,排泥管穿过第一涡流反应室通向外部的污泥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由絮凝反应单元、沉淀单元和出水单元组成。其特点在于反应器主体外形为长方体,底部采用正方形;进水管将水从底部送入絮凝反应单元,采用涡流絮凝水处理技术,按照速度梯度,分别在第一、二、三涡流反应室内依次设置小号、中号、大号涡流反应器,涡流反应器的技术由申请专利号200420037476. 4提供,涡流反应器在反应室内设有支撑;沉淀单元设置在絮凝反应单元之上,采用斜管高效沉淀技术,包括布水区和斜管区,布水区设置挡流板和污泥斗,斜管区设置斜管沉淀器;水通过斜管进入上端出水单元的清水区,经由集水槽送入出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是其一,絮凝反应单元设置在反应器底端,由三个涡流反应室组成,按照速度梯度分别设置了大小型号不同的涡流反应器,改善各反应室内水力条件,使水流形成微小的涡旋流动,利用流体能量使脱稳胶粒聚集,使絮体质量得到改善,充分发挥了絮凝作用,提高了絮凝反应的效率,不仅保证净水水质和水量,同时也降低了絮凝时间和反应室容积;其二,沉淀单元设置在絮凝反应单元之上,设置斜管沉淀器,强化了对细小胶体物质的沉淀,提高了沉淀效率,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减小沉淀区容积;其三,沉淀单元、絮凝反应单元纵向布置,池体结构更加紧凑,在布水区设置挡流板和污泥斗,避免沉淀污泥回流进入涡流反应室。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机械设备少、涡流絮凝反应器易安装等构造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施工方便,絮凝效果好、出水水质好,运行成本低,实为一种理想的新型絮凝澄清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更加优化的絮凝反应器,解决絮凝池普遍存在的絮凝和净化的效果差、效率低、安装维修困难等问题。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净水工艺的絮凝作用,而且集沉淀过程于一体,提高沉淀效率和出水水质,有效地减小工程占地面积,与其他絮凝池相比,施工安装更加简便,运行稳定,更易于自动控制、运行及维护,大大降低制水成本。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0]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集水槽1 ,清水区2,斜管沉淀器3,出水管4,布水区5,挡流板6,污泥斗
7,第三涡流反应室8,第二涡流反应室9,第一涡流反应室IO,排泥管ll,回流泥渣管12,进水管13,放空管14,涡流絮凝器15。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中最底端部位设有进水管13,第一涡流反应室10的外围设有第二涡流反应室9,第二涡流反应室9的外围设有第三涡流反应室8,第三涡流反应室8的上方设有布水区5,进水管13依次通过第一涡流反应室10、第二涡流反应室9、第三涡流反应室8与布水区5相连,布水区5的上方设有斜管沉淀器3,斜管沉淀器3的上方设有清水区2,清水区2与环形集水槽1相通,环形集水槽1与出水管4相连,挡流板6设置在布水区5下端的内壁的侧面,挡流板6的下方靠近布水区5的最下端设有污泥斗7,污泥斗7下端与排泥管11的上端口相通,排泥管11穿过第一涡流反应室IO通向外部的污泥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絮凝反应单元、沉淀单元和出水单元;絮凝单元、沉淀单元和出水单元从下向上依次纵向布置,底部是絮凝单元,包括三个涡流反应室;中间部分设置沉淀单元,包括污泥斗7、布水区5和斜管沉淀器3 ;最上方是出水单元,包括清水区2和环形集水槽l。 实施例2、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排泥管11的下端口与进水管13
中间通过回流泥渣管12连通;进水管13与放空管14连通。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涡流反应室10、第二涡流反
应室9和第三涡流反应室8内均设有涡流絮凝器15。其余同实施例1。 涡流絮凝器15按其直径大小可分为小号涡流絮凝器、中号涡流絮凝器和大号涡流絮凝器三种规格;第一涡流反应室10内设置小号涡流絮凝器,第二涡流反应室9内设置中号涡流絮凝器,第三涡流反应室8内设置大号涡流絮凝器。 实施例4、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涡流反应室10、第二涡流反应室9和第三涡流反应室8的底部均设有可以支撑涡流絮凝器15的支撑件,防止涡流絮凝器15过度下沉。其余同实施例1或3。 实施例5、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涡流絮凝器15的表面开孔率为45%-65%。其余同实施例1或3或4。 实施例6、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斜管沉淀器3由多个倾斜设置的孔管组成,孔管的安装水平倾角为40。
-80° 。其余同实施例l。 实施例7、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环形的集水槽1采用淹没孔口与出水管4相连。其余同实施例l。 实施例8、 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涡流絮凝器15的表面开孔率为45%。其余同实施例1-5中的任意一项。 实施例9、 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涡流絮凝器15的表面开孔率为55%。其余同实施例1-5中的任意一项。 实施例10、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涡流絮凝器15的表面开孔率为65%。其余同实施例1-5中的任意一项。 实施例11、 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斜管沉淀器3由多个倾斜设置的孔管组成,孔管的安装水平倾角为40。。其余同实施例1或6。 实施例12、 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斜管沉淀器3由多个倾斜设置的孔管组成,孔管的安装水平倾角为60。。其余同实施例1或6。 实施例13、 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斜管沉淀器3由多个倾斜设置的孔管组成,孔管的安装水平倾角为80。。其余同实施例1或6。[0027] 工作原理 原水沿进水管13进入絮凝反应单元,流经第一涡流反应室10、第二涡流反应室9和第三涡流反应室8,再从第三涡流反应室8的上端流入到布水区5,水流上升进入斜管沉淀器3中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的清水沿斜管上升,进入清水区2,最终由环形集水槽1收集,沿出水管4流出;分离出的泥渣下沉通过挡流板6汇入污泥斗7,经由排泥管11排出。
权利要求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最底端部位设有进水管(13),第一涡流反应室(10)的外围设有第二涡流反应室(9),第二涡流反应室(9)的外围设有第三涡流反应室(8),第三涡流反应室(8)的上方设有布水区(5),进水管(13)依次通过第一涡流反应室(10)、第二涡流反应室(9)、第三涡流反应室(8)与布水区(5)相连,布水区(5)的上方设有斜管沉淀器(3),斜管沉淀器(3)的上方设有清水区(2),清水区(2)与环形集水槽(1)相通,环形集水槽(1)与出水管(4)相连,挡流板(6)设置在布水区(5)下端的内壁的侧面,挡流板(6)的下方靠近布水区(5)的最下端设有污泥斗(7),污泥斗(7)下端与排泥管(11)的上端口相通,排泥管(11)穿过第一涡流反应室(10)通向外部的污泥收集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排泥管(11)的下端口与进 水管(13)中间通过回流泥渣管(12)连通;进水管(13)与放空管(14)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涡流反应室(10)、第二 涡流反应室(9)和第三涡流反应室(8)内均设有涡流絮凝器(15)。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涡流反应室ao)、第二 涡流反应室(9)和第三涡流反应室(8)的底部均设有可以支撑涡流反应器(15)的支撑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涡流絮凝器(15)的表 面开孔率为45% -65%。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斜管沉淀器(3)由多个倾 斜设置的孔管组成,孔管的安装水平倾角为40。
-80° 。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环形的集水槽(1)采用淹 没孔口与出水管(4)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絮凝澄清设备,涉及一种絮凝水处理技术,集絮凝反应、沉淀澄清过程于一体的高效絮凝水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絮凝单元、沉淀单元和出水单元纵向布置;原水沿进水管进入絮凝反应单元,流经第一涡流反应室、第二涡流反应室和第三涡流反应室,反应室内分别设置小、中、大号涡流反应器,为絮凝反应提供较优的水力条件;在沉淀单元设置斜管沉淀器,布水区内设置挡流板和污泥斗。本实用新型用于水处理絮凝工艺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絮凝反应的效率和效果、沉淀效率和出水水质,抗冲击负荷能力增强,而且具有反应器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施工方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文档编号B01D21/01GK201524453SQ20092018934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王晓淼, 王顺才, 童祯恭, 胡锋平, 蒋红军 申请人:华东交通大学;江苏兴邦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