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098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中的圆盘造球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圆盘造球机电动
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球团设备的大型化,电动旋转刮刀在圆盘造球机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原有的电动旋转刮刀的内、外刮刀直径相等。内刮刀区域面积明显少于外刮刀区域面积,故
内刮刀区域轨迹比外刮刀区域轨迹密(刀杆数量相同),致使整盘轨迹疏密不均。 由于外刮刀覆盖区域比内刮刀覆盖区域大且绝对线速度比内刮刀高,故当内外刮
刀功率相同时(考虑备件统一),往往内刮刀功率余量大,而外刮刀功率不够,发生外刮刀
电机烧损的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 结构,使得内外刮刀功率消耗基本趋于一致,对于节能与方便设备维护都起到了良好的作 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包括内刮刀,外刮刀,与 此内刮刀、外刮刀相连接的刮刀支架、刮刀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刮刀的直径加大于外
刮刀的直径,外刮刀的直径内刮刀的直径=i : i. 55 1.65。
优选的外刮刀的直径内刮刀的直径=i : 1.6。 本实用新型将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内刮刀直径加大,将外刮刀直径縮小。 一般应使内刮刀负担面积与外刮刀负担面积之比为60%左右为宜;即加大内刮刀覆盖区
域,减少外刮刀覆盖区域,使内刮刀轨迹密度由密变疏,外刮刀轨迹密度由疏变密,使整盘
刮刀轨迹疏密程度趋于一致,显著改善了电动旋转刮刀轨迹覆盖性能;同理使得内外刮刀
功率消耗基本趋于一致,对于节能与方便设备维护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l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包括内刮 刀l,外刮刀2,与此内刮刀1、外刮刀2相连接的刮刀支架3、刮刀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内刮刀1的直径加大于外刮刀2的直径,外刮刀2的直径内刮刀1的直径=1 : 1. 55 1. 65。[0012] 优选的外刮刀2的直径内刮刀i的直径=i : i. 6。 图中的标号I为内刮刀区域,II为外刮刀区域,4为圆盘造球机的盘面。 本实用新型的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加大了内刮刀1的覆盖区域, 减少了外刮刀2覆盖区域,使内刮刀轨迹密度由密变疏,外刮刀轨迹密度由疏变密,使整盘 刮刀轨迹疏密程度趋于一致,显著改善了电动旋转刮刀轨迹覆盖性能;同理使得内外刮刀 功率消耗基本趋于一致,对于节能与方便设备维护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权利要求一种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包括内刮刀,外刮刀,与此内刮刀、外刮刀相连接的刮刀支架、刮刀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刮刀的直径大于外刮刀的直径,其外刮刀的直径∶内刮刀的直径=1∶1.55~1.6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刮刀的直径内刮刀的直径=1 : 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中的圆盘造球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包括内刮刀,外刮刀,与此内刮刀、外刮刀相连接的刮刀支架、刮刀传动,内刮刀的直径加大于外刮刀的直径,外刮刀的直径∶内刮刀的直径=1∶1.55~1.65。优选的外刮刀的直径∶内刮刀的直径=1∶1.6。本实用新型将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内刮刀直径加大,外刮刀直径缩小,即加大内刮刀覆盖区域,减少外刮刀覆盖区域,使内刮刀轨迹密度由密变疏,外刮刀轨迹密度由疏变密,使整盘刮刀轨迹疏密程度趋于一致,显著改善了旋转刮刀轨迹覆盖性能;内外刮刀功率消耗基本趋于一致,对节能与方便设备维护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文档编号B01J2/14GK201537477SQ20092024835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张忠波, 陈沙沙 申请人: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