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99222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设备,尤其是一种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挥发油主要来源于芳香类中药,其由多种成分组成,除含有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烃及含氧化物外,大多还含萜类,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中药挥发油通常又称精油,是存在于中药体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大多数中药所含挥发油量很低,且很容易被氧化、分解,在生产中往往提取率较低,很多药材基本提不到挥发油,得到的多数为芳香水。在实际生产中,水蒸汽蒸馏法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挥发油连续动态提取法,具有操作简便,效率较高等优点,在中药研究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水蒸气蒸馏分离装置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为圆柱体结构,不易于实现油水的收集和分离,导致挥发油大量损失,尤其是在中药挥发油含量小于1%时,基本收集不到挥发油,这样的挥发油提取严重影响了药物成品的疗效。目前国内公开的挥发油提取器参见CN2928228Y、CN1208109C、CN2686690Y等专利文献,它们主要是对现有提取器进行局部改造,如增加保温套,增设分流管等,以提高挥发性成分得率和挥发性成分测定器的适用性,但效果仍然十分不理想。另外采用耦合技术对重要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的技术详见CN2366159Y、CN2868407Y等专利文献,但此技术采用的仪器和装备结构复杂,不适宜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利用水蒸汽蒸馏法获取油水混合物后利用本装置分离收集中药挥发油,分离效果好,提取效率高,特别适合于含量小于的中药挥发油的提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用于中药挥发油的规模化生产,结构中包括油水分离罐,此油水分离罐包括罐体和透明的罐颈,罐颈下端与罐体上端通过法兰固接,油水分离罐直径从罐颈到罐体逐渐增大,罐颈底端设置挥发油收集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内部设置迂流挡板,此迂流挡板为两片上下相错设置的挡板,下部挡板下端固接在罐体底部;罐体内部空间被两档板划分为左、中、右三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颈上端设置油水缓冲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水缓冲罐下端设置主流管与罐颈上端接通,主流管上设置控制阀门;油水缓冲罐侧壁设置溢流管与罐体侧壁接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流管下端贴合罐颈内壁设置;所述溢流管末端开口设置在管道侧壁上。[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底端向上隆起;罐体侧壁底端设置废液排出管。作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液位管,此液位管呈回形,其端口接设在罐体侧壁底端;液位管的高度为油水分离罐高度的0. 5 1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位管顶端管道上设置观测玻璃管, 此观测玻璃管通过法兰接设在液位管顶端的管道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水缓冲罐、主流管、溢流管、油水分离罐和液位管内壁均经硅化处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水缓冲罐和罐颈顶端设置排空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油水缓冲罐得到平稳的油水混合液流,该部分的设计避免由于蒸汽冷凝过程中压力变化造成的液位波动及气泡的产生;2、通过罐颈、罐体的设计实现油水分离罐变径,使少量的挥发油更容易富集,该部位的设计能是使中药挥发油量小于1%的收集成为可能,克服了传统圆柱体挥发油分离器挥发油不易收集的缺陷;3、通过罐颈的透明化处理,易于观察液面,加上挥发油收集管的设计,使在线动态不间断收集挥发油成为可能;4、通过迂流挡板增加液体流程,在有限的体积内使油水达到最大的分离效果;油水混合物在整个流路过程中达到充分的分离、静置,油水分离始终处在稳定的动态分离状态,轻油逐渐并不断的上浮,冷凝水平稳的流向下方,克服传统的油水分离器的油水混合物在分离罐内流路短分离不完全的缺点;5、通过回形液位管控制油水分离罐里的液位,同时通过液位管顶端管道上的观测玻璃管观察冷凝水流量以及油水分离效果;6、油水分离罐罐体底部向上隆起,同时罐体侧壁底端设置废液排出管,方便了对分离罐的清洗操作,克服了传统挥发油分离器清洗死角时溶液残留的问题;7、所有接触挥发油的管道内壁进行硅化处理,最大限度减少挥发油挂壁损失;8、生产试验表明,在芎菊上清片的大生产过程中,薄荷40kg、连翘60kg、荆芥穗 60kg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5小时,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只能收集到300ml挥发油;同批药材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出油800ml ;出油率由0. 125%提高到0. 5%,与普通收集罐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使挥发油的得率提高2-5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中药挥发油的规模化提取生产,无需改变生产中的提取设备和冷凝设备,提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迂流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水缓冲罐;11、主流管;12、控制阀门;13、溢流管;2、罐颈;21、挥发油收集管;3、罐体;31、迂流挡板;32、废液排出管;4、液位管;41、观测玻璃管;5、排空管;6、 液位阻逆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
图1、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油水分离罐,油水分离罐包括罐体3和透明的罐颈2,罐颈2下端与罐体3上端通过法兰固接,油水分离罐直径从罐颈2到罐体3逐渐增大,罐颈2顶端设置排空管5,罐颈2底端设置挥发油收集管21,罐体3 内部设置迂流挡板31 ;此迂流挡板31为两片上下相错设置的挡板,下部挡板下端固接在罐体3底部;罐体3内部空间被两档板划分为左、中、右三份;罐颈2上端设置油水缓冲罐1, 油水缓冲罐1顶端设置排空管5,油水缓冲罐1下端设置主流管11与罐颈2上端接通,主流管11上设置控制阀门12 ;油水缓冲罐1侧壁设置溢流管13与罐体3侧壁接通,主流管11 下端贴合罐颈2内壁设置,溢流管13末端开口设置在管道侧壁上;罐体3底端向上隆起;罐体3侧壁底端设置废液排出管32 ;罐体3 —侧设置液位管4,此液位管4呈回形,其端口接设在罐体3侧壁底端;液位管4的高度为油水分离罐高度的0. 5 1倍,液位管4顶端管道上设置观测玻璃管41,此观测玻璃管41通过法兰接设在液位管4顶端的管道上;油水缓冲罐1、主流管11、溢流管、油水分离罐和液位管4内壁均经硅化处理;液位管4末端还连接有液位阻逆管6。参看附图3,本实用新型迂流挡板31的上部挡板包括上侧挡板和上直挡板,下部挡板包括下直挡板和下侧挡板;其中,上侧挡板与下侧挡板平行,上直挡板与下直挡板平行;图中线段AB+BC=AD+DC,这样,从油水混合物经溢流管13流入罐体3至流出罐体3止,其上下流路流程相等;另外,图中横截面Se=Sa+Sd,这样,从油水混合物经溢流管13流入罐体 3至流出罐体3止,其上下流路最小截面积之和与出口相等;同时,图中横截面Sb=Sc=Sd, 这样,从油水混合物经溢流管13流入罐体3至流出罐体3止,液体下流路最小截面积相等。 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液流平稳缓和,促进质轻的挥发油上浮,有助于本实用新型达到更好的分离和收集效果。参看附
图1、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蒸汽蒸馏法获取油水混合物后,将之输入到本实用新型的油水缓冲罐1,通过油水缓冲罐1得到平稳的油水混合液流, 之后通过罐颈2、罐体3的设计实现油水分离罐变径,使少量的挥发油更容易富集;同时通过罐颈2的透明化处理,易于观察液面,加上挥发油收集管21的设计,使在线动态不间断收集挥发油成为可能;迂流挡板31使得油水混合物沿挡板迂回流动,增加液体流程,在有限的体积内使油水达到最大的分离效果;油水混合物在整个流路过程中达到充分的分离、静置,油水分离始终处在稳定的动态分离状态,轻油逐渐并不断的上浮,冷凝水平稳的流向下方,克服传统的油水分离器的油水混合物在分离罐内流路短分离不完全的缺点;通过回形液位管4控制油水分离罐里的液位,并通过回形液位管4下部阀门协助实现挥发油的动态收集,同时通过液位管4顶端管道上的观测玻璃管41观察冷凝水流量以及油水分离效果; 油水分离罐罐体3底部向上隆起,同时罐体3侧壁底端设置废液排出管32,方便了对分离罐的清洗操作,克服了传统挥发油分离器清洗死角时溶液残留的问题。生产试验表明,在芎菊上清片的大生产过程中,薄荷40kg、连翘60kg、荆芥穗60kg 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5小时,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只能收集到300ml挥发油;同批药材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出油800ml ;出油率由0. 125%提高到0. 5%,与普通收集罐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使挥发油的得率提高2-5倍。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用于中药挥发油的规模化生产,结构中包括油水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罐包括罐体(3)和透明的罐颈(2),罐颈(2)下端与罐体 (3)上端通过法兰固接,油水分离罐直径从罐颈(2)到罐体(3)逐渐增大,罐颈(2)底端设置挥发油收集管(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内部设置迂流挡板(31),此迂流挡板(31)为两片上下相错设置的挡板,下部挡板下端固接在罐体(3)底部;罐体(3)内部空间被两档板划分为左、中、右三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颈(2)上端设置油水缓冲罐(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缓冲罐(1) 下端设置主流管(11)与罐颈(2)上端接通,主流管(11)上设置控制阀门(12 );油水缓冲罐 (1)侧壁设置溢流管(13)与罐体(3)侧壁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管(11)下端贴合罐颈(2)内壁设置;所述溢流管(13)末端开口设置在管道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底端向上隆起;罐体(3 )侧壁底端设置废液排出管(32 )。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 侧设置液位管(4),此液位管(4)呈回形,其端口接设在罐体(3)侧壁底端;液位管(4)的高度为油水分离罐高度的0. 5 1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管(4)顶端管道上设置观测玻璃管(41 ),此观测玻璃管(41)通过法兰接设在液位管(4)顶端的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缓冲罐(1)、主流管(11)、溢流管、油水分离罐和液位管(4)内壁均经硅化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缓冲罐(1)和罐颈(2 )顶端设置排空管(5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用于中药挥发油的规模化生产,结构中包括油水分离罐,此油水分离罐包括罐体和透明的罐颈,罐颈下端与罐体上端通过法兰固接,油水分离罐直径从罐颈到罐体逐渐增大,罐颈底端设置挥发油收集管,罐体内部设置迂流挡板,此迂流挡板为两片上下相错设置的挡板,下部挡板下端固接在罐体底部;罐体内部空间被两档板划分为左、中、右三份。本实用新型利用水蒸汽蒸馏法获取油水混合物后利用本装置分离收集中药挥发油,分离效果好,提取效率高,特别适合于含量小于1%的中药挥发油的提取。
文档编号B01D3/38GK201940071SQ20112005351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吴兆中, 徐进, 滑千里, 王乃浩, 班书贤, 陶君 申请人:河北奥星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