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634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反应系统,特别是ー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高吸水性树脂就是ー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吸水、保水功能,可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上千倍,最高可以达到5300倍的水,即使挤压也很难脱水,被冠予“超级吸附剂”的桂冠。高吸水性树脂的种类很多,所用原料及エ艺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类型有聚丙烯酸酯类、聚こ烯醇类、醋酸こ烯共聚物类、聚氨酯类、聚环氧こ烷类、淀粉接校共聚物类等,此外还有与橡胶共混的复合性吸水材料。在上述各种类型中,研究开发较多的为聚丙烯酸酯类。反相悬浮聚合エ艺是最早エ业化生产高吸水性树脂的エ艺之一。在该エ·艺中,亲水单体(丙烯酸)的水溶液借助油包水分散剂悬浮在疏水脂肪烃(如庚烷)溶液中,聚合通过水溶性引发剂引发并在悬浮的每个液滴中进行,形成不溶于水的聚合物,悬浮液通过机械搅拌和加入稳定剂(分散剂)維持,以防单体凝聚。搅拌反应釜是生产高吸水性树脂的エ艺过程中的核心装置,主要由搅拌器和搅拌容器组成,搅拌反应釜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搅拌过程決定的。搅拌过程是通过搅拌器的旋转向釜内流体输入机械能,从而使流体获得适宜的流动场,并在流动场内进行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或者进行化学反成的过程。不同的操作目的需要不同的流动场和能量输入。用适当形状的搅拌桨叶在釜内提供最适合的流动场,必然成为反应釜研究的重要课题。此外,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对生产过程也非常重要,必须及时撤走反应热保证生产过程。目前传统的反应釜搅拌器多为Rushton涡轮桨和三叶PTU桨,这种形式的桨叶在聚合反应中容易造成挂壁,物料粘附桨叶的现象,最終阻碍了生产高效地进行,降低成品率,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传统搅拌装置进行改进,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ー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包括搅拌釜,搅拌釜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桨叶;所述桨叶具有三个旋转弯曲角度,分别是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所述后弯角指桨叶沿以转轴为圆心的水平圆周方向上弯曲角度;所述上翘角指桨叶沿竖直方向上弯曲角度;所述桨叶掰角指桨叶以一半径为中心轴的旋转角度,所述半径为以转轴为圆心的水平圆周内的半径。本发明中,所述桨叶分为两层以上。本发明中,每层桨叶为2个以上,且相互之间间隔角度相同,均匀分布。
本发明中,所述最底层的桨叶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范围分别是21° 41°、5° 15°、以及 9° 24°。本发明中,所述最底层以外的桨叶的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范围分别是22° 42°、5° 15° 以及 9° 24°。本发明中,最底层桨叶与搅拌釜的直径比为0. 4^0. 6,其余层的桨叶与搅拌釜的直径比为0. 25 0. 45。本发明中,所述搅拌釜内壁设有中部架空的第一扰流板,第一扰流板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关于转轴对称均匀分布在搅拌釜内壁,第一扰流板与搅拌釜内壁间距与搅拌釜直径比为0. 065。本发明中,第一扰流板内侧设有梯形扰流板,梯形扰流板的内顶角为120。 130。。 本发明中,第一扰流板下端设有扰流弯管,扰流弯管弯曲部的圆心角为55。 60。。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采用的后弯桨叶搅拌物料,近桨区流场均匀、剧烈,大大減少了物料粘附桨叶现象;主体区液体由上层桨叶吸入,往下流动,到底层桨叶后,后弯桨的掰角使物料往上翻动,整个釜内产生较大的循环流量,物料交換迅速;第一扰流板以及梯形扰流板与三叶后弯桨很好地配合,在近壁区流动剧烈,有效地防止了物料挂壁现象,扰流弯管部分有效地加强了釜底物料的流动,避免了釜底物料堆积;使整个反应过程高效、稳定进行,成品率尚。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歩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图I是本发明提供的搅拌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搅拌器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扰流板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a 图4c是本发明中桨叶结构示意图。图5是传统的反应爸搅拌器Rushton润轮桨示意图。图6是传统的反应釜搅拌器三叶PTU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发明公开了ー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包括搅拌釜1,搅拌釜I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转轴2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桨叶3 ;所述桨叶3具有三个旋转弯曲角度,分别是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如图4b所示,所述后弯角指桨叶沿以转轴为圆心的水平圆周方向上弯曲角度,SP桨叶在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上以转轴2为圆心的圆周C的方向上弯曲,后弯角具体指以桨叶根部点0与桨叶前端点A的圆弧,其经过点0的切线与经过点0和点A的直线的夹角a o如图4a所示,所述上翘角指桨叶沿竖直方向上弯曲角度,即在垂直于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的Z轴方向上向上弯曲,桨叶根部点O与端部下方点A构成的斜线与X轴和Y轴组成的平面的夹角为上翘角3。如图4b和图4c所示,图4c中所示的是以桨叶的前端面AB的视图,所述桨叶掰角指桨叶以一半径为中心轴的旋转角度,所述半径为以转轴为圆心的水平圆周内的半径,即以直线OA为旋转轴旋转,所述的桨叶掰角指在以点A为原点以转轴为Z轴与X组成的平面坐标系上,前端面上点AB间的直线与Z轴的夹角Y。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所述桨叶分为两层以上,优选为三层。每层桨叶为2个以上,且相互之间间隔角度相同,优选为3个。桨叶可以直接设置在转轴上,也可以设置在一个套筒上,转轴穿过套筒设计。本发明中,所述最底层的桨叶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范围分别是21° 41°、5° 15°、以及 9° 24°。
·
本发明中,所述最底层以外的桨叶的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范围分别是22° 42°、5° 15° 以及 9° 24°。本发明中,最底层桨叶与搅拌釜的直径比为0. 4^0. 6,其余层的桨叶与搅拌釜的直径比为0. 25 0. 45。本发明中,所述搅拌釜内壁设有中部架空的第一扰流板4,第一扰流板与搅拌釜内壁间距与搅拌釜直径比为0. 065。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第一扰流板4内侧设有梯形扰流板5,梯形扰流板的内顶角0 I 为 120。 130。。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第一扰流板4下端设有扰流弯管6,扰流弯管弯曲部的圆心角0 2为55° 60°。本发明提供合适、均匀的流场,克服了现有技术搅拌反应中物料粘附在釜壁及搅拌桨叶上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釜底物料的搅拌有明显的改善;搅拌反应高效稳定地进行,提闻了成品率。实施例I如图广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搅拌反应装置,包括搅拌釜I、转轴2、桨叶3、第一扰流板4、梯形扰流板5以及扰流弯管6 ;转轴2上设有三层式桨叶,分别为顶层、中间层及底层,每层有三个桨叶,在圆周上相互之间间隔120度设计。搅拌釜I外围设有传热半管夹套7。本实施例中搅拌釜的直径为1200mm,搅拌釜底层的桨叶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分别是31°、10°、以及14°,桨叶直径为600_;最底层以外的中间层和顶层桨叶的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分别是32°、10°、以及14°,桨叶直径为450mm;第一扰流板与搅拌釜内壁间距为78mm,梯形扰流板的内顶角为128°,扰流弯管弯曲部的圆心角为60。。在本实施例中加入813ml的正己烷(或者正庚烷)、I. 26g的分散剂(表面活性剤),在搅拌状态下加热到7(T80度,使之溶解;继续降温到40度左右;加入中和液(由114g的丙烯酸,177g、25%的氢氧化钠,82g水组成,中和液中水含量为60%左右,并且中和液中含有少量由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引发剂及交联剂)。中和液质量占到体系总质量的41%左右;在40度左右的情况下利用氮气对休系内进行置換后升温到70度(聚合开始后温度可能会升高)进行第一阶段的反相悬浮聚合;第一阶段的反相悬浮聚合完成后,将聚合浆液冷却到45度左右,加入I. 4倍第一阶段加入的中和液,此时中和液质量占到体系总质量的63%左右;使反应釜保持在45度左右的情况下边搅拌30分钟(转速为120r/min)边用氮气对体系内进行置換,然后升温到70度(聚合开始后温度可能会升高)进行第二阶段的反相悬浮聚合;聚合完成后恒沸脱水,得到颗粒状树脂。以下通过对照例与实施例I的搅拌反应装置在生产高吸水性树脂方面进行比较。对照例I :采用如图5所示传统的Rushton涡轮桨搅拌桨叶进行搅拌反应,搅拌桨叶三层相同设计,其余结构和エ艺同实施例I。对照例2

采用如图6所示传统的三叶PTU桨搅拌桨叶进行搅拌反应,搅拌桨叶三层相同设计,其余结构和エ艺同实施例I。对照例3 不采用第一扰流板、扰流弯管以及梯形扰流板的设计进行搅拌反应,其余结构和エ艺同实施例I。对照例4 不采用第一扰流板、扰流弯管以及梯形扰流板的设计,以及采用如图5所示传统的Rushton涡轮桨搅拌桨叶进行搅拌反应外,搅拌桨叶三层相同设计,其余结构和エ艺同实施例I。对照例5 不采用第一扰流板、扰流弯管以及梯形扰流板的设计,以及采用如图6所示传统的三叶PTU桨搅拌桨叶进行搅拌反应外,搅拌桨叶三层相同设计,其余结构和エ艺同实施例I。 实验对照结果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包括搅拌釜,搅拌釜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具有三个旋转弯曲角度,分别是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 所述后弯角指桨叶沿以转轴为圆心的水平圆周方向上弯曲角度; 所述上翘角指桨叶沿竖直方向上弯曲角度; 所述桨叶掰角指桨叶以一半径为中心轴的旋转角度,所述半径为以转轴为圆心的水平圆周内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分为两层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桨叶为2个以上,且相互之间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底层的桨叶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范围分别是21° 41°、5° ^15°、以及9。 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底层以外的桨叶的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范围分别是22° 42°、5° ^15°以及9° 24°。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底层桨叶与搅拌釜的直径比为0. 4、. 6,其余层的桨叶与搅拌釜的直径比为0.25、. 45。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内壁设有中部架空的第一扰流板,第一扰流板与搅拌釜内壁间距与搅拌釜直径比为0. 0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扰流板内侧设有梯形扰流板,梯形扰流板的内顶角为120° 13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扰流板下端设有扰流弯管,扰流弯管弯曲部的圆心角为55°飞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搅拌反应装置,包括搅拌釜,搅拌釜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桨叶;所述桨叶具有三个旋转弯曲角度,分别是后弯角、上翘角以及桨叶掰角;所述后弯角指桨叶沿以转轴为圆心的水平圆周方向上弯曲角度;所述上翘角指桨叶沿竖直方向上弯曲角度;所述桨叶掰角指桨叶以一半径为中心轴的旋转角度,所述半径为以转轴为圆心的水平圆周内的半径。
文档编号B01J19/18GK102784613SQ20121032478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杨阳, 赵建平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