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气体流量变化的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509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适应气体流量变化的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雾器,特别涉及一种可适应气体流量变化的除雾器。
背景技术
化工领域中的气液反应设备常常用到除雾器,常见的类型有丝网除雾器、折流板除雾器和旋流板除雾器等。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艺中,广泛使用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喷淋脱硫工艺,除雾器是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脱硫系统的可用率。大中型喷淋塔多数采用由增强聚丙烯制作的折流板除雾器,常用的叶片间距在30 50mm。这种除雾器只能适用于一定的气体速度,一般选在3. 5 5. 5m/s。过高的气体速度造成二次带水严重,除雾效果变差。更高的气体速度还可能吹起除雾器而造成破坏。 而过低的气体速度不利于气液分离,同样使除雾效果变差。折流板除雾器运行时需要大量工艺水进行冲洗,否则引起堵塞,继而造成气体压降增加、除雾器坍塌等故障。折流板除雾器的实际运行效果常常并不好,主要原因有冲洗喷嘴经常堵塞、冲洗不到位、冲洗间隔时间过长、冲洗水量不足、运行管理不到位等。由于锅炉负荷的变化,通过脱硫系统的气体流量也会发生变化,这将对除雾器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造成很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折流板除雾器不能适应气体流量大范围变化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应气体流量变化、除雾效率稳定、可以不设置冲洗喷嘴、工作可靠的除雾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气体流量变化的除雾器,包含吸收塔、隔板、除雾管及气体挡板,其特征是吸收塔为立式吸收塔,隔板将吸收塔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气室,分布于吸收塔四周的多根除雾管分别连接上下气室;部分的除雾管设置气体挡板。所述的立式吸收塔的气体流向为自下向上,也可以为自上向下。所述的除雾管连接上气室的角度a为-15 45°,连接下气室的角度β为O 60°。(见附图2中σ、卢角)所述的除雾管通道数可以为I 3个。所述的除雾管可以由一个连续U形弯头构成。所述的气体挡板数量为除雾管数量的50 75%,因此可适应的气体流量可达设计流量的25%。每根除雾管的直径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实际情况,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每根除雾管中的气体流速推荐为15 25m/s,直径为300 600mm。由于除雾管直径大,除下的雾滴形成液膜向下流动,对除雾管本身具有自冲洗作用。因此,当浆液的固体颗粒浓度较小时,可以不设置冲洗喷嘴和相关管路。只在浆液的固体颗粒浓度较大、固体颗粒容易沉积时,才设置冲洗喷嘴和相关管路。[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除雾器的结构尺寸按照100%气体流量进行设计。当气体流量降低时,逐个关闭气体挡板,保证每个除雾管中的气体流速不发生大幅度变化,因而保证了良好的除雾效果。当气体流量升高时,例如达到110%气体流量,造成的影响是除雾效果升高,同时气体压降升高,但对除雾器的安全运行不构成威胁。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收塔;2、隔板;3、上气室;4、下气室;5、除雾管;6、气体挡板;7、冲洗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除雾器设置8根除雾管5均匀分布于吸收塔I四周,气体挡板6为4个,可适应的气体流量约为设计流量的50%。除雾管5采用单通道结构。除雾管5连接上气室3的角度a为45°,连接下气室4的角度为45°。除雾管5内不设置冲洗喷嘴7。当气体流量大于93. 75%的设计流量时,不必关闭任何气体挡板6。当气体流量为81. 25 93. 75%的设计流量时,关闭I个气体挡板6。当气体流量为68. 75 81. 25%的设计流量时,关闭2个气体挡板6。当气体流量为56. 25 68. 75%的设计流量时,关闭3个气体挡板6。当气体流量为43. 75 56. 25%的设计流量时,关闭全部的4个气体挡板6。实施例2 :如图2所示,除雾管5的通道数量为2。除雾管5连接上气室3的角度σ为10°。除雾管5内设置冲洗喷嘴7。其余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实施例3 :除雾管5连接上气室3的角度a为0°。其余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实施例4 :如图3所示,除雾管5的通道数量为3。其余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实施例5 :如图4所示,除雾管5由一个连续U形弯头构成,除雾管5连接上气室3的角度〃为O。,连接下气室4的角度卢为0°。其余与实施例I基本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可适应气体流量变化的除雾器,包含吸收塔、隔板、除雾管及气体挡板,其特征在于吸收塔为立式吸收塔,隔板将吸收塔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气室,分布于吸收塔四周的多根除雾管分别连接上下气室;部分的除雾管设置气体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适应气体流量变化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式吸收塔的气体流向为自下向上,也可以为自上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适应气体流量变化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雾管连接上气室的角度σ为-15 45°,连接下气室的角度卢为O 60°,通道数为I 3个。
4.根据权利要求I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适应气体流量变化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挡板数量为除雾管数量的50 7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适应气体流量变化的除雾器,包含吸收塔、隔板、除雾管及气体挡板,其特征在于吸收塔为立式吸收塔,隔板将吸收塔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气室,分布于吸收塔四周的多根除雾管分别连接上下气室;部分的除雾管设置气体挡板。立式吸收塔的气体流向为自下向上,也可以为自上向下。除雾管连接上气室的角度α为-15~45°,连接下气室的角度β为0~60°,通道数为1~3个,也可以由一个连续弯头构成。除雾管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置或不设置冲洗喷嘴。气体挡板数量为除雾管数量的50~75%。可适应的气体流量可达设计流量的25%。本实用新型除雾效率稳定、工作可靠,特别适用于气体流量会发生大幅度变化的场所。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2590581SQ20122022996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黄盛珠 申请人:黄盛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