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679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潮箱,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
背景技术
目前,凡是需要防止潮湿或避免霉变的物品如电子产品、档案资料、古玩字画等,人们首选的保存方法是将它们放在带有除湿主机的防潮箱内,以确保长期保存和使用。除湿主机是防潮箱内的核心部件,防潮箱的干燥性能完成取决于除湿主机的性能。现有除湿器的种类比较多,如公开号为CN260628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潮箱除湿装置”,包括上、下壳体、带网孔的干燥盒、于干燥盒内的发热机构、导热板、枢设在上、下壳体上下方的上、下阀板和一个由形状记忆合金线圈和拉簧构成的驱动机构以及一个用来控制发热机构并藉此使驱动机构作用的主控机构。上述防潮箱除湿装置中,通过形状记忆合金线圈和拉簧来控制上、下阀板的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吸湿与排湿动作。但是,上述防潮箱除湿装置存在如下缺点加热排湿结束后,因形状记忆合金线圈缓慢收缩,在上、下阀板关 闭期间,存在一个和外界导通的过程,整个过程大约会持续半小时左右,从而会造成湿度大约有5-8% RH的返潮(视外界环境湿度而有所变化),对防潮箱的温度控制值造成极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包括壳体、干燥盒、第一记忆合金弹簧、第二记忆合金弹簧、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拉力弹簧、两门板及除湿主机控制器,所述壳体具有上盖与下盖,所述干燥盒、第一记忆合金弹簧、第二记忆合金弹簧、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及拉力弹簧均设于壳体内并位于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所述两门板枢接于壳体的两相对的内侧,所述第一记忆合金弹簧连接于两门板之间并靠近上盖设置,所述第二记忆合金弹簧连接于两门板之间并靠近下盖设置,所述拉力弹簧连接于两门板之间并靠近下盖设置,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套设于第一记忆合金弹簧上,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套设于第二记忆合金弹簧上,所述干燥盒内设有加热片及干燥剂,所述除湿主机控制器设于壳体内并与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及加热片电连接。所述第一记忆合金弹簧受热紧缩后对两门板的拉力大于拉力弹簧对两门板的拉力,所述第二记忆合金弹簧受热紧缩后对两门板的拉力大于第一记忆合金弹簧受热紧缩后对两门板的拉力。所述干燥剂为分子筛干燥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通过设置第一记忆合金弹簧、第二记忆合金弹簧及拉力弹簧,需要排湿时,除湿主机控制器发出信号对第一加热机构进行加热,第一记忆合金弹簧受热紧缩,由于紧缩时对两门板的拉力大于拉力弹簧对两门板的拉力,从而带动两门板向外开启,向内封闭,进行排湿工作;于排湿工作结束后,除湿主机控制器发出信号对第二加热机构进行加热并停止对第一加热机构进行加热,第二记忆合金弹簧受热紧缩,由于紧缩时对两门板的拉力大于第一记忆合金弹簧对两门板的拉力,从而带动两门板迅速向内开启,向外封闭,进行排湿工作,第二加热机构发热30分钟后,此时第一记忆合金弹簧已降温至无拉力状态,除湿主机控制器发出信号停止对第二加热机构进行加热,此后维持吸湿状态的动作由拉力弹簧持续执行,直至下一次除湿主机控制器发出信号进行周而复始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可将防潮箱开关门的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减少防潮箱柜内和外界导通时间,将湿气进入返潮的情况降到最低,减少湿度的上升,可达成精确控制防潮箱内湿度;由于湿度变化小,减少防潮箱用除湿主机的启动次数,在正常使用中可以节约30%以上电力,是一种节能减碳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新产品;且减少各部件作动次数,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门板处于向内开启,向外封闭状态;图2为图I所示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另一工作状态图,其中两门板处于向外开启,向内封闭状态;图3为图I所示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的控制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包括壳体11、干燥盒12、第一记忆合金弹簧13、第二记忆合金弹簧14、第一加热机构15、第二加热机构16、拉力弹簧17、两门板18及除湿主机控制器19,所述壳体11具有上盖111与下盖112,所述干燥盒12、第一记忆合金弹簧13、第二记忆合金弹簧14、第一加热机构15、第二加热机构16及拉力弹簧17均设于壳体11内并位于所述上盖111与下盖112之间,所述两门板18枢接于壳体11的两相对的内侧,所述第一记忆合金弹簧13连接于两门板18之间并靠近上盖111设置,所述第二记忆合金弹簧14连接于两门板18之间并靠近下盖112设置,所述拉力弹簧17连接于两门板18之间并靠近下盖112设置,所述第一加热机构15套设于第一记忆合金弹簧13上,所述第二加热机构16套设于第二记忆合金弹簧14上,所述干燥盒12内设有加热片121及干燥剂,所述除湿主机控制器18设于壳体11内并与第一加热机构15、第二加热机构16及加热片121电连接。所述第一记忆合金弹簧13受热紧缩后对两门板18的拉力大于拉力弹簧17对两门板18的拉力,所述第二记忆合金弹簧14受热紧缩后对两门板18的拉力大于第一记忆合金弹簧13受热紧缩后对两门板18的拉力。所述干燥剂为分子筛干燥剂。上述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通过设置第一记忆合金弹簧、第二记忆合金弹簧及拉力弹簧,需要排湿时,除湿主机控制器发出信号对第一加热机构进行加热,第一记忆合金弹簧受热紧缩,由于紧缩时对两门板的拉力大于拉力弹簧对两门板的拉力,从而带动两门板向外开启,向内封闭,进行排湿工作;于排湿工作结束后,除湿主机控 制器发出信号对第二加热机构进行加热并停止对第一加热机构进行加热,第二记忆合金弹簧受热紧缩,由于紧缩时对两门板的拉力大于第一记忆合金弹簧对两门板的拉力,从而带动两门板迅速向内开启,向外封闭,进行排湿工作,第二加热机构发热30分钟后,此时第一记忆合金弹簧已降温至无拉力状态,除湿主机控制器发出信号停止对第二加热机构进行加热,此后维持吸湿状态的动作由拉力弹簧持续执行,直至下一次除湿主机控制器发出信号进行周而复始工作,因此,该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可将防潮箱开关门的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减少防潮箱柜内和外界导通时间,将湿气进入返潮的情况降到最低,减少湿度的上升,可达成精确控制防潮箱内湿度;由于湿度变化小,减少防潮箱用除湿主机的启动次数,在正常使用中可以节约30%以上电力,是一种节能减碳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新产品;且减少各部件作动次数,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干燥盒、第一记忆合金弹簧、第二记忆合金弹簧、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拉力弹簧、两门板及除湿主机控制器,所述壳体具有上盖与下盖,所述干燥盒、第一记忆合金弹簧、第二记忆合金弹簧、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及拉力弹簧均设于壳体内并位于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所述两门板枢接于壳体的两相对的内侧,所述第一记忆合金弹簧连接于两门板之间并靠近上盖设置,所述第二记忆合金弹簧连接于两门板之间并靠近下盖设置,所述拉力弹簧连接于两门板之间并靠近下盖设置,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套设于第一记忆合金弹簧上,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套设于第二记忆合金弹簧上,所述干燥盒内设有加热片及干燥剂,所述除湿主机控制器设于壳体内并与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及加热片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忆合金弹簧受热紧缩后对两门板的拉力大于拉力弹簧对两门板的拉力,所述第二记忆合金弹簧受热紧缩后对两门板的拉力大于第一记忆合金弹簧受热紧缩后对两门板的拉力。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剂为分子筛干燥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包括壳体、干燥盒、及设于壳体内的第一记忆合金弹簧、第二记忆合金弹簧、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拉力弹簧、两门板与除湿主机控制器,壳体具有上盖与下盖,两门板枢接于壳体的两相对的内侧,第一记忆合金弹簧连接于两门板之间并靠近壳体的上盖设置,第二记忆合金弹簧及拉力弹簧均连接于两门板之间并靠近壳体的下盖设置。该可实现快速开关门的防潮箱用除湿主机,可将防潮箱开关门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以将湿气进入返潮的情况降到最低,并能够减少防潮箱用除湿主机的启动次数,在正常使用中可以节约30%以上电力并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是一种节能减碳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新产品。
文档编号B01D53/28GK202700329SQ20122029378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兰义梅 申请人:东莞市高强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