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高速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925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高速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速混合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体改性和混合的小型高速混合机。
背景技术
粉体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广泛,粉体在应用之前往往要对其进行改性,或者将不同粉体之间进行混合。对粉体的改性和混合一般使用高速混合机进行处理,而现有的高速混合机一般体型较大,而且大多为一体型,使用不方便,不适用于科研单位与企业研发部门对少量的粉体进行改性及混合。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科研单位与企业研发部门等对少量的粉体进行改性及混合的小型高速混合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一种小型高速混合机,包括底座、固定板、置于固定板上侧的桶体、置于固定板下侧和底座上侧的电机,所述桶体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侧底部上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电机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体型小,各主要部件可方便拆卸和固定,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混合效果好,粉体可以从混料桶中方便的倒出,混料桶清洗方便;本实用新型既适用于粉体常温干法改性和混合,也适用于加热熔融改性和混合,还适用于粉体湿法改性,实验室、科研单位、企业等对少量的粉体进行改性及混合时均可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和电机的结构不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桶体,10、搅拌桨,U、螺杆,12、手把,13、加热通电插口,14、热电偶插孔,15、加油口,16、混料桶,17、加热层,18、保温层,19、混料桶外壁,111、搅拌叶,112、搅拌轴,113、键条,114、密封结构,115、出气孔,116、加热层外壁,117、保温层外壁,118、加热套,2、桶盖,21、密封圈,3、固定板,31、通孔,32、通孔,33、通孔,4、底座,41、固定轴,411、螺杆,5、电机,51、旋转轴,52、螺孔,53、通电插口,54、转速控制插口,511、键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闻速混合机,包括底座4、固定板3、置于固定板3上侧的桶体1、置于固定板3下侧和底座4上侧的电机5,所述桶体I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桶盖2,所述桶体I内侧底部上设有搅拌桨10,所述搅拌桨10与电机5驱动连接。所述的桶体I包括设置在桶体I底部的搅拌桨10,设置在桶体I底部的螺杆11,设置在桶体I侧边的手把12,设置在桶体I侧边的加热通电插口 13和热电偶插孔14,设置在桶体I顶端外侧的加油口 15,所述的加油口 15为设置有出气孔115的密封结构,可保证内外压强一致。桶体I为三层夹套结构,包括混料桶16,加热层17,保温层18。混料筒16的外壁19、加热层17的外壁116和保温层18的外壁117为不锈钢材料,上述的加热层17为密封结构,上述的加热层17内部装有导热油,加热层17与桶体I顶端外侧的加油口 15相通,加油口 15可用于加入导热油及对导热油进行更换。混料桶16的外壁19和加热层17的高度低于桶体I整体的高度,便于桶盖2盖入,加热层17的外壁116与桶体I侧边的手把12相连。加热层17外壁上设置有加热套118,上述的加热套118与加热通电插口 13相连。上述的保温层18填充保温材料,上述的外壁117为可拆卸结构,便于对加热套118进行维修。桶盖2上设置有密封圈21,桶盖2的下端与桶体I的加热层17的内径相适应,上述的桶体I与桶盖2之间通过密封圈21密封连接,可防止粉体改性和混合时物料溢出。上述的固定板3上设置有I个通孔31,3个通孔32和4个通孔33。底座4上设置有四根固定轴41,上述的固定轴41顶部设置有螺杆411,上述的固定轴41的截面积大于螺杆411的截面积,上述的螺杆411的截面积等于螺杆11的截面积,这样设计可使固定板3固定在固定轴41顶部。电机5顶部设置有旋转轴51,底部设置有6个螺孔52,侧边设置有通电插口 53和转速控制插口 54,上述的旋转轴51内部设置有键条槽511,上述的电机5通过6个螺孔52,用螺帽将电机5固定在底座4上,可保证电机运行时的稳定。搅拌桨10包括搅拌桨叶111、搅拌轴112和键条113。上述的搅拌轴112与混料桶16之间设有密封结构114,上述的搅拌轴112下端的键条113与旋转轴51内部的键条槽511相适应,上述的搅拌轴112的高度低于桶体I底部的螺杆11的高度,这样设计可保护搅拌轴,并可使桶体I稳定的放置在平台上。螺杆11与固定板3上的通孔32相适应,螺杆11可穿过通孔32,用螺帽将桶体I固定在固定板3上。搅拌桨10可穿过固定板3上的通孔31与旋转轴51相连,电机5通过搅拌轴112下端的键条113带动搅拌桨10转动,这样设计可使桶体I与电机5之间方便的分离和固定,省时省力,也便于清洗。固定轴41顶部的螺杆411与通孔33相适应,螺杆411穿过通孔33,用螺帽将固定板3与底座4相互固定。另外,桶体I与固定板3,桶体I与电机5,固定板3与底座4,底座4与电机5之间可方便的分离。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小型高速混合机。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高速混合机,包括底座、固定板、置于固定板上侧的桶体、置于固定板下侧和底座上侧的电机,所述桶体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侧底部上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电机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高速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还包括设置在桶体外侧底部的螺杆,设置在桶体侧边的手把,设置在桶体侧边的加热通电插口和热电偶插孔,设置在桶体顶端外侧的加油口,所述的加油口为设置有出气孔的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高速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桶体为三层夹套结构,包括里层的混料桶,外层的保温层和位于上述两层之间的加热层,所述混料筒的外壁、加热层的外壁和保温层的外壁为不锈钢材料,所述混料桶和加热层的高度低于保温层的高度,所述加热层为密封结构,所述加热层内部装有导热油,所述加热层与桶体顶端外侧的加油口相通,所述加热层的外壁与手把相连,所述加热层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套,所述加热套与加热通电插口相连,所述保温层填充保温材料,所述保温层的外壁为可拆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高速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盖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桶盖为上宽下窄型,所述桶盖的下端外径与桶体加热层的内径相适应,所述桶体与桶盖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小型高速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设置在电机顶部的旋转轴,设置在电机底部的6个螺孔,设置在电机侧边的通电插口和转速控制插口,所述旋转轴内部设置有键条槽,所述电机通过设置在电机底部的6个螺孔与底座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高速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纵向设置的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上周部上的搅拌桨叶和设置在搅拌轴下端的键条,所述搅拌轴与混料桶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搅拌轴下端的键条与旋转轴内部的键条槽相适应并驱动旋转轴运动,所述搅拌轴的高度低于桶体外侧底部的螺杆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高速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设置在底座四周角上的4根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顶部具有螺杆,所述固定轴的截面积大于螺杆的截面积,所述螺杆的截面积等于螺杆的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高速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以贯穿搅拌轴的I个通孔、用以贯穿底座固定轴顶部螺杆的的4个通孔和用以贯穿桶体外侧底部螺杆的3个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高速混合机,包括底座、固定板、置于固定板上侧的桶体、置于固定板下侧和底座上侧的电机,所述桶体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侧底部上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电机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体型小,各主要部件可方便拆卸和固定,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混合效果好,粉体可以从混料桶中方便的倒出,混料桶清洗方便;本实用新型既适用于粉体常温干法改性和混合,也适用于加热熔融改性和混合,还适用于粉体湿法改性,实验室、科研单位、企业等对少量的粉体进行改性及混合时均可使用。
文档编号B01F7/18GK202893235SQ20122038171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罗建峰, 朱光明, 陈银桂, 陈新, 朱荣华, 陈基伟, 黄世俊 申请人:沙县宏盛塑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