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959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力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力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装置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为人们所熟知和常见。现有搅拌装置一般由筒体,设于筒体内的搅拌叶轮以及驱动搅拌叶轮旋转的电机或马达组成,因其结构设置不合理,存在故障率高,搅拌不充分,操作不便以及清洗困难等缺陷和不足,为有效提高搅拌效率及搅拌效果,有必要对现有搅拌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搅拌效果好且故障率低的液力搅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液力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柱和设于支撑柱上的筒体,所述筒体上端设有入料器,筒体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筒体上部内壁上设有搅拌喷头一,搅拌喷头一喷嘴向下倾斜6-10度设置,所述筒体下部内壁上设有搅拌喷头二,所述搅拌喷头二喷嘴向上倾斜6-10度设置,所述搅拌喷头一与搅拌喷头二成相反方向设置,所述筒体下部内中央位置设有惰性搅拌轮。进一步地,所述惰性搅拌轮下方设有浆液分级网,所述浆液分级网与筒体底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的体积为出料管体积的3-5倍。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喷头一有两个,对称设于筒体上部内部两侧,所述两个搅拌喷头一成顺时针排列;所述搅拌喷头二有两个,对称设于筒体下部内部两侧,所述两个搅拌喷头二成逆时针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由圆形上筒体和倒锥形下筒体连接而成,所述搅拌喷头一设于圆形上筒体内壁上,所述搅拌喷头二设于倒锥形下筒体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器为倒V型结构。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筒体上部内壁上设有搅拌喷头一,筒体下部内壁上设有搅拌喷头二,所述搅拌喷头一与搅拌喷头二成相反方向设置,所述筒体下部内中央位置设有惰性搅拌轮。高压水流经搅拌喷头一与搅拌喷头二在筒体内形成上下两层方向不同的旋流,所述惰性搅拌轮在下层旋流作用下旋转,使筒体内形成不规则的紊流状态,所述搅拌喷头一喷嘴向下倾斜6-10度设置,搅拌喷头二喷嘴向上倾斜6-10度设置,如此设置,可进一步增加筒体内流体的紊流状态,提高搅拌效果。本发明无需电机或者马达驱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故障率高,操作麻烦,搅拌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

图I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1、入料器;2、揽梓嗔头一;3、筒体;31、圆形上筒体;32、倒锥形下筒体;4、支撑柱;5、惰性搅拌轮;6、出料管;7、浆液分级网;8、搅拌喷头二;9、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液力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柱4和设于支撑柱4上的筒体3,为有效增加本发明的稳定性,支撑柱4可设有多个,环设于筒体3的周围。所述筒体3上端设有入料器1,本发明优选所述入料器I为倒V型结构,便于在向筒体3内添加制浆材料时,制浆材料可经入料器I滑入筒体3内,可有效避免制浆材料落于筒体3外,以有效提高制浆材料的利用率。所述筒体3下端设有出料管6,用于将搅拌后的浆液放出本发明外。所述筒体3上部内壁上设有搅拌喷头一 2,筒体3下部内壁上设有搅拌喷头二 8,所述搅拌喷头一 2与搅拌喷头二 8成相反方向设置。本发明优选所述筒体3由圆形上筒体31和倒锥形下筒体32连接而成,所述搅拌喷头一 2设于圆形上筒体31内壁上,所述搅拌喷头二 8设于倒锥形下筒体32内壁上。本发明优选所述搅拌喷头一 2有两个,对称设于筒体3上部内部两侧,所述两个搅拌喷头一 2成顺时针排列,同时,搅拌喷头一 2喷嘴向下倾斜6-10度设置;所述搅拌喷头
二8有两个,对称设于筒体3下部内部两侧,所述两个搅拌喷头二 8成逆时针排列,同时,搅拌喷头二 8喷嘴向下倾斜6-10度设置。当然,对于搅拌喷头一 2和搅拌喷头二 8的个数设置,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两个,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个数。当高压水流经搅拌喷头一 2和搅拌喷头二 8流入筒体3内时,在筒体3形成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双向旋流。所述筒体3下部内,也即倒锥形下筒体32内中央位置设有惰性搅拌轮5,所述搅拌喷头二 8在倒锥形下筒体32内形成的逆时针旋转旋流,带动惰性搅拌轮5旋转,在惰性搅拌轮5旋转带动下,由搅拌喷头一 2形成顺时针旋流变为不规则的紊流,而搅拌喷头一 2和搅拌喷头二 8喷嘴的分别上下倾斜设置,可有效提高筒体3内的紊流程度。此时,将制浆材料从倒V型的入料器I内加入,制浆材料在紊流液体的作用下,快速溶解形成浆液。所述惰性搅拌轮5下方设有浆液分级网7,可有避免大颗粒的没有被搅拌溶解的制浆材料通过出料管6排出,使没有被搅拌溶解的制浆材料重新进入紊流液体搅拌直至溶解。当制浆材料浓度粘度较高时,浆液分级网7下料较慢,而出料管6的出料则较快,为有效解决出料管6上端造成吸空现象,所述浆液分级网7与筒体3底部形成容纳腔9,容纳腔9的体积为出料管6体积的3-5倍,容纳腔9的主要作用起到缓冲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液力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柱(4)和设于支撑柱(4)上的筒体(3),所述筒体(3)上端设有入料器(I),筒体(3)下端设有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上部内壁上设有搅拌喷头一(2),搅拌喷头一(2)喷嘴向下倾斜6-10度设置,所述筒体(3)下部内壁上设有搅拌喷头二(8),所述搅拌喷头二(8)喷嘴向上倾斜6-10度设置,所述搅拌喷头一(2)与搅拌喷头二(8)成相反方向设置,所述筒体(3)下部内中央位置设有惰性搅拌轮(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力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搅拌轮(5)下方设有浆液分级网(7),所述浆液分级网(7)与筒体(3)底部形成容纳腔(9),容纳腔(9)的体积为出料管(6)体积的3-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喷头一(2)有两个,对称设于筒体(3)上部内部两侧,所述两个搅拌喷头一(2)成顺时针排列;所述搅拌喷头二(8)有两个,对称设于筒体(3)下部内部两侧,所述两个搅拌喷头二(8)成逆时针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力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由圆形上筒体(31)和倒锥形下筒体(32)连接而成,所述搅拌喷头一(2)设于圆形上筒体(31)内壁上,所述搅拌喷头二(8)设于倒锥形下筒体(32)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力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器(I)为倒V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力搅拌装置,包括支撑柱和设于支撑柱上的筒体,所述筒体上端设有入料器,筒体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筒体上部内壁上设有搅拌喷头一,搅拌喷头一喷嘴向下倾斜6-10度设置,所述筒体下部内壁上设有搅拌喷头二,所述搅拌喷头二喷嘴向上倾斜6-10度设置,所述搅拌喷头一与搅拌喷头二成相反方向设置,所述筒体下部内中央位置设有惰性搅拌轮。本实用新型无需电机或者马达驱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故障率高,操作麻烦,搅拌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B01F13/00GK202751984SQ201220393728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张庆营, 马丛山, 邱兆珍, 任瑛, 吴北平 申请人:辽宁中顺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