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除雾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2548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除尘除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其包括:吸收塔,其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吸收塔还包括至少一入风口以及至少一出风口;以及至少一冷凝板,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冷凝板包括波浪形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底部的冷却管,当雾霾气体从所述入风口进入所述吸收塔内时,所述冷凝板将所述雾霾气体液化,使得雾霾气体中的微粒吸附在液体上并随着液体排出,从而净化所述雾霾气体,且净化后的雾霾气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专利说明】除尘除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最大。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近年来,PM2.5等微颗粒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雾霾天气逐渐增加,大大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急需一种除尘除雾装置以减轻大气中微颗粒污染。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其能够减轻大气中微颗粒污染。
[0004]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其包括:吸收塔,其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吸收塔还包括至少一入风口以及至少一出风口 ;以及至少一冷凝板,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冷凝板包括波浪形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底部的冷却管,当雾霾气体从所述入风口进入所述吸收塔内时,所述冷凝板将所述雾霾气体液化,使得雾霾气体中的微粒吸附在液体上并随着液体排出,从而净化所述雾霾气体,且净化后的雾霾气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0005]较优的,所述除尘除雾装置还包括一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内,且与所述至少一冷凝板相对设置,用以收集所述至少一冷凝板上的液体。
[0006]较优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圆柱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顶部,两个相对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塔体底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之间,且与所述入风口正对设置。
[0007]较优的,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的一端分别嵌合在所述内侧壁上,另一端则悬空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另一端对正所述收集箱,每个冷凝板与所述塔体的内侧壁形成一向下的倾斜角。
[0008]较优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圆柱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塔体顶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塔体底部且与所述出风口正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的一端分别嵌合在所述内侧壁上,另一端悬空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另一端对正所述收集箱,每个冷凝板与所述塔体的内侧壁形成一向上的倾斜角。
[0009]较优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圆柱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底部,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两两交错嵌接在所述塔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收集箱设置在塔体底部且与所述冷凝板正对设置。
[0010]较优的,所述塔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收集箱连通,且在塔体底部的内侧壁上沿径向设置有一个凸缘,所述凸缘上形成有一个凹槽,所述导流管从所述冷凝板嵌接的位置开始延伸至所述塔体底部的入风口处,以将冷凝板上的液体导流到塔体底部的凸缘凹槽内。[0011 ] 较优的,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多边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顶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塔体底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入风口处且与所述出风口正对设置,每个所述冷凝板呈弯折结构,且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间隔并交错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内,每两个冷凝板部分相对设置,使得所述雾霾气体沿着至少两个U型路径到达所述收集箱。
[0012]较优的,所述冷凝板包括第一冷凝板、第二冷凝板以及第三冷凝板,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并排设置在所述入风口之下,且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入风口正对,所述第三冷凝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之下,所述第三冷凝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的其中一个侧边相对,所述第三冷凝板的底边与所述入风口正对。
[0013]较优的,所述第三冷凝板的底边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用以将液化的液体排出。
[0014]本发明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利用冷凝板液化雾霾气体的原理,将雾霾气体中的微粒吸附在液化的水分上而排出或收集,因此能够对雾霾空气进行净化,从而减轻大气中微颗粒污染。而且,该除尘除雾装置结构简单,方便用户操作且节省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除尘除雾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除尘除雾装置的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除尘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尘除雾装置100,其包括一吸收塔
10、至少一冷凝板20以及一收集箱30。至少一冷凝板20以及收集箱30收容在吸收塔10内,收集箱30用以收集至少一冷凝板20上流出的液体。
[0019]具体的,吸收塔10包括一圆柱形塔体11,圆柱形塔体11形成有一收容空间,用以收容至少一冷凝板20以及收集箱30。此外,收容空间还形成有一低压区。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每次使用吸收塔10之初,用抽风机将塔体11内部的空气抽走,从而形成低压区。吸收塔10还包括至少一入风口 12以及至少一出风口 13,以供雾霾气体流入以及排出。本实施例中,吸收塔10包括两个相对的出风口 13以及一入风口 12,入风口 12设置在塔体11顶部,出风口 13设置在塔体11底部。可以理解,为了能够吸收更多的雾霾气体,吸收塔10的体积越大越好。此外,入风口 12处可设置一个或至少两个鼓风装置(图未示),以使得气体流动强度更大,从而提高吸收效率。
[0020]冷凝板20设置在吸收塔10的收容空间内,且一端嵌接在塔体11的内侧壁上,另一端则悬空在收容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冷凝板20与塔体11的内侧壁形成一向下的倾斜角,且冷凝板20的另一端对正收集箱30。由于冷凝板20设置为倾斜状,可使聚集在冷凝板20上面的液体沿着波浪型且倾斜的表面滑落下来,降落到地面上或者能够流入收集箱30内。而且,冷凝板20的数量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冷凝板20可分两列相对设置在吸收塔10上。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冷凝板20可设置成多列,均匀分布在吸收塔10内或者上下交错分布在吸收塔10内。对应于塔体11的形状,每个冷凝板20的两端部呈弧形状。
[0021]请结合图2与图3,更具体的,每个冷凝板20包括波浪形板体21以及设置在板体
21底部的冷却管22,冷却管22能够将板体21的温度降低,当雾霾气体从入风口 12进入吸收塔10内时,与板体21接触,此时,冷凝板20能够将雾霾气体液化,使得雾霾气体中的微粒吸附在液体上。由于波浪形板体21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使雾霾气体更加充分液化,使得吸收效果更好。另外,可在冷凝板20上加注至少两个密集的小孔,从而使冷凝板20具有过滤气体微颗粒的作用。可以理解,小孔的孔径越小,过滤雾霾气体中颗粒的效果越好。为了增加分布面积,冷却管22由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U型管形成。本实施例中,冷却管22内是液化氮气。可以理解,冷却管22也可以用其他的冷却剂。
[0022]收集箱30设置在吸收塔10内,且与至少一冷凝板20相对设置,用以收集至少一冷凝板20上的液体。本实施例中,收集箱30设置在两个出风口 13之间,且与入风口 12正对设置。此外,收集箱30还与一管道31连通,用以将收集箱30中的冷凝液体及时排出,从而保持整个吸收塔10的工作循环。
[0023]使用除尘除雾装置100时,首先通过冷却管22降低冷凝板20的温度,然后使塔体11形成低压区,塔体11外的雾霾气体由于塔体11内气压低,可由入风口 12进入吸收塔10内部,进入塔体11内的雾霾气体中的水分碰到冷凝板20后液化,并凝聚雾霾气体中的颗粒,从而使空气得到初步净化。净化后的空气由吸收塔10的出风口 13排出,而液化后的液滴或者水分上附着的粉尘等颗粒物会随着液滴或者水分一起降落在冷凝板20上,并且当水滴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可从冷凝板20上滑落到地面上或是收集箱30上。
[0024]此外,将冷凝板20上的液化氮冷却管22换成电晕机线,则除尘除雾装置100就可以利用静电除尘的原理来处理雾霾气体。具体来说,电晕线是负极,作用是放电。冷凝板20接地,具有零电势,相当于收尘板。负离子向零电势端移动,使得雾霾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收尘板放电而沉积。因此,本发明的除尘除雾装置100能够非常方便地切换至静电除尘装置,操作简单,而且节省了用户的成本。
[0025]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除尘除雾装置200与第一实施例的除尘除雾装置100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的除尘除雾装置200中的塔体Ila内部的冷凝板20a朝向塔体IIa顶部倾斜,入风口 12a设置在塔体IIa底部,出风口 13a设置在塔体IIa顶部,雾霾气体由塔体Ila底部的入风口 12a进入塔体Ila内。而且,为了能够使液化后的液体排出,塔体Ila内侧壁上对应冷凝板20a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导流管14,且在塔体Ila底部的内侧壁上沿径向设置有一个凸缘15,凸缘15上形成有一个环形凹槽16。导流管14从冷凝板20a嵌接的位置开始延伸至塔体Ila底部的入风口 12a处,以将冷凝板20a上的液体导流到塔体Ila底部的凸缘15凹槽16内。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箱30a可设置在塔体Ila底部或吸收塔IOa外部,且通过一导管17与凸缘15凹槽16连通,以收集液体。
[0026]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5,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除尘除雾装置300与第二实施例的除尘除雾装置200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塔体Ilb内的冷凝板20b分为相对的两列且水平放置,两列冷凝板20b两两交错排布,且每两个冷凝板20b具有交叠的面积。此外,本实施例的入风口 12b减少为一个,当然,也可以像图4所示设置为两个。
[0027]雾霾气体由入风口 12b进入塔体Ilb内,并经过错落排布的冷凝板20b液化后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气体从出风口 13b排出,而液化后的液体则通过导流管14b与凸缘15b进入收集箱30b内。
[0028]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冷凝板20b交错排布,使雾霾气体接触冷凝板20b的面积增大,且对空气有更好的自然导流效果,因此除尘效果更佳。
[0029]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6,为了进一步增大接触面积,在第四实施例的除尘除雾装置400中,吸收塔IOc包括一多边形塔体11c。本实施例中,塔体Ilc为八边形。入风口 12c设置在塔体Ilc顶部,出风口 13c设置在塔体Ilc底部。收集箱30c设置在塔体Ilc底部且与出风口 13c正对设置。每个冷凝板20c呈U型弯折结构,且至少两个冷凝板20c间隔并交错设置在吸收塔IOc内。每两个冷凝板20c部分相对设置,使得雾霾气体沿着至少两个U型路径到达出风口 13c。本实施例中,冷凝板20c包括第一冷凝板201、第二冷凝板202以及第三冷凝板203,第一冷凝板201和第二冷凝板202并排设置在入风口 12c之下,且第一冷凝板201和第二冷凝板202之间形成有一间隙23,间隙23与入风口 12c正对。第三冷凝板203设置在第一冷凝板201和第二冷凝板202之下,第三冷凝板203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一冷凝板201和第二冷凝板202的两个侧边分别相对,第三冷凝板203的底边与入风口 12c正对。第三冷凝板203的底边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图未示),通孔与出风口 13c相对,用以将液化后的液体排出。
[0030]雾霾气体从入风口 12c进入塔体Ilc后,经间隙后与第三冷凝板203接触,并以两个U型路径流经第三冷凝板203。气体经过净化之后,沿着塔体Ilc的形状路径从出风口13c排出,而液体则从第三冷凝板203的底边的通孔以及出风口 13c排出塔体Ilc外。
[0031 ]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冷凝板20c的通风路径加长,使雾霾气体接触冷凝板20c的面积增大,因此除尘效果较佳。
[0032]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7,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除尘除雾装置500与第四实施例的除尘除雾装置400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第五实施例的除尘除雾装置500内的第一冷凝板201d、第二冷凝板202d分别为两个,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气体流动的通道,从而进一步增加接触面积,由此进一步提闻除尘效果。[0033]总的来说,本发明的除尘除雾装置利用冷凝板液化雾霾气体的原理,将雾霾气体中的微粒吸附在液化的水分上而排出或收集,因此能够对雾霾空气进行净化,从而减轻大气中微颗粒污染。而且,该除尘除雾装置结构简单,方便用户操作且节省成本。
[003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塔,其形成有一收容空间,所述吸收塔还包括至少一入风口以及至少一出风口 ;以及 至少一冷凝板,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冷凝板包括波浪形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底部的冷却管,当雾霾气体从所述入风口进入所述吸收塔内时,所述冷凝板将所述雾霾气体液化,使得雾霾气体中的微粒吸附在液体上并随着液体排出,从而净化所述雾霾气体,且净化后的雾霾气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内,且与所述至少一冷凝板相对设置,用以收集所述至少一冷凝板上的液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圆柱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顶部,两个相对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塔体底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之间,且与所述入风口正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的一端分别嵌合在所述内侧壁上,另一端则悬空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另一端对正所述收集箱,每个冷凝板与所述塔体的内侧壁形成一向下的倾斜角。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圆柱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塔体顶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塔体底部且与所述出风口正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的一端分别嵌合在所述内侧壁上,另一端悬空在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另一端对正所述收集箱,每个冷凝板与所述塔体的内侧壁形成一向上的倾斜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圆柱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底部,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两两交错嵌接在所述塔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收集箱设置在塔体底部且与所述冷凝板正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收集箱连通,且在塔体底部的内侧壁上沿径向设置有一个凸缘,所述凸缘上形成有一个凹槽,所述导流管从所述冷凝板嵌接的位置开始延伸至所述塔体底部的入风口处,以将冷凝板上的液体导流到塔体底部的凸缘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包括一多边形塔体,所述入风口设置在塔体顶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塔体底部,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入风口处且与所述出风口正对设置,每个所述冷凝板呈弯折结构,且至少两个所述冷凝板间隔并交错设置在所述吸收塔内,每两个冷凝板部分相对设置,使得所述雾霾气体沿着至少两个U型路径到达所述收集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包括第一冷凝板、第二冷凝板以及第三冷凝板,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并排设置在所述入风口之下,且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入风口正对,所述第三冷凝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之下,所述第三冷凝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的其中一个侧边相对,所述第三冷凝板的底边与所述入风口正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凝板的底边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用以将液化的液体排出。
【文档编号】B01D5/00GK103550949SQ201310588459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诗晓 申请人:智慧城市系统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