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自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2863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过滤器自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所述过滤器设置在过滤箱体内,包括有喷洗装置和清洗水箱,所述喷洗装置设置在过滤器的至少一侧,所述喷洗装置与清洗水箱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对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过滤器能够进行自动清洗,实时地监测过滤器的阻力变化,当过滤器造成的阻力损失达到设定值后,即表明过滤器积灰量达到了需要清洗的程度,此时自清洗系统可完成对过滤器的冲洗,既减少了过滤器积灰造成的阻力损失,提高了空调机组的运行效率,又保证了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
【专利说明】过滤器自清洗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集中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均设置有过滤器,主要是为了减少室内外的空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空气中的尘粒吸附在滤网上,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过滤器堵塞,增加了气流的阻力,影响了风机的运行效率,严重时则会造成风机压头不够,送风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所以只有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洗,才能满足空调机组的运行条件。
[0003]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忽略了维护方便问题,而操作人员在维护、管理空调机组时,也只考虑如何方便和延长空调机组的单次运行时间,有时为了消除过滤器清洗和更换带来的不变,甚至将过滤器拆掉,这样机组运行一定时间后,尘埃就吸附在空调机组热交换器内,从而引起热交换设备效率的下降。
[0004]诸多研究表明指出,将近80%的病态建筑综合症均与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不良有关。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也曾作过评估,在529个存在空气质量问题的建筑中,280座建筑物的通风不合格,占调查总数的53%,由此可见通风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污染中的潜在影响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空调机组过滤器的积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自动清洗的过滤器自清洗系统。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所述过滤器设置在过滤箱体内,包括有喷洗装置和清洗水箱,所述喷洗装置设置在过滤器的至少一侧,所述喷洗装置与清洗水箱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喷洗装置包括有横向设置的喷管,所述喷管开设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上安装喷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喷头方向为水平向下45°。
[0009]进一步地,所述喷管的两端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过滤箱体的两个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装置与滑槽相配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滑动装置相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设有具有一坡度的集水盘,所述集水盘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盘的坡度大于1%。
[0013]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水箱设置在过滤箱体的外部,所述喷管的上部设置有短管,所述清洗水箱内设置有清洗水栗,所述短管通过软管与清洗水栗连接。[0014]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水箱内还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清洗水箱的上部还设有补水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的两侧设有压差控制装置。
[0016]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对组合式空调机组的过滤器能够进行自动清洗,实时地监测过滤器的阻力变化,当过滤器造成的阻力损失达到设定值后,即表明过滤器积灰量达到了需要清洗的程度,此时自清洗系统可完成对过滤器的冲洗,既减少了过滤器积灰造成的阻力损失,提高了空调机组的运行效率,又保证了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的右视图。
[0020]图中,1、新风口,2、回风口,3、过滤器,4、压差控制装置,5、传动装置,6、连接铰链,
7、滑动装置,8、喷管,9、滑槽,10、喷头,11、集水盘,12、排污口,13、短管,14、软管,15、清洗水箱,16、清洗水栗,17补水口,18、流量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包括有从室外引入空气的新风口 I和回流一些室内风的回风口 2,利用回风管道回一些室内空气进入空调箱,跟少量新风混后,经过滤器和换热器后送入室内,这样空气中的尘粒就会吸附在滤网上,造成过滤器3的堵塞,增加了气流的阻力,影响了风机的运行效率。
[0023]所述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包括有喷洗装置和清洗水箱15,所述喷洗装置设置在过滤器3的一侧,所述清洗水箱设置在过滤箱体外部,所述喷洗装置与清洗水箱15连通,清洗水箱15里的水经喷洗装置喷出,将过滤器3上的杂质、尘埃清洗干净,
[0024]所述喷洗装置包括有横向设置的喷管8,所述喷管8开设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上安装喷头10,所述喷头10方向为水平向下45°,本实施例中,所述喷管8均匀布置多个喷头10 ;喷头10的喷水方向与过滤器3气流通过方向相反。沿喷管8布置有至少二处喷头10,喷头10间距范围为20CnT50Cm,且均匀布置,保证了喷头10喷出的水流将过滤器3沿宽度方向全部覆盖。本实施例中,所述喷管8的上部设置有短管13,所述清洗水箱15内设置有清洗水栗16,所述短管13通过软管14与清洗水栗16连接,为了确保软管14的耐久性,所述软管14为金属软管。
[0025]所述喷管8的两端设置有滑动装置7,所述过滤箱体的两个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装置7与滑槽相配合。所述过滤箱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传动装置5,所述传动装置5与滑动装置7相配合。本实施例中,在传动装置5通过连接铰链6与滑动装置7配合使用,进而使喷洗装置沿着滑槽做上下往复运动,进一步提高清洗的洁净程度。
[0026]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设有具有一坡度的集水盘11,所述集水盘1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12,将过滤器3清洗的污水,经排污口 12排出,为了使排污效果更佳,所述集水盘11的坡度大于1%。
[0027]所述清洗水箱15内还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8,用于控制水的流量,所述清洗水箱15的上部还设有补水口 17,来保证清洗水箱15内的供水量
[0028]所述过滤器2的两侧设有压差控制装置4,所述压差控制装置4用于监测过滤器3的压力损失,并控制自清洗装置的启停。当自清洗装置开启时,通过清洗水箱15内的清洗水栗16将水或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清洗溶液送入喷管8内,经喷头10喷洒向过滤器3。喷头10对过滤器3进行清洗时,喷管8在传动装置5、连接铰链6和滑动装置7的联动下,沿滑槽9做上下往复运动,为了提高清洗的洁净程度,喷头10的水流喷洒方向设计为与过滤器3气流通过方向相反,清洗过程产生的污水经过集水盘11收集后,由排污口 12排出。
[0029]组合式空调机组正常运行时,过滤器3会对气流形成阻力,随着过滤器积灰量的增加阻力增大,因此在压差控制装置4内预先设定过滤器3压差允许值,当阻力增大到设定的允许值时,压差控制装置4发出警报,并自动或手动启动过滤器自清洗装置,对过滤器3进行清洗。
[0030]本实用新型由清洗水箱15、清洗水栗16、软管14,短管13、喷管8、喷头10、集水盘11和排污口 12组成一个完整的水路流向,其具体的运行方式是这样的:清洗水栗16从清洗水箱15中抽水,通过软管14和短管13输送到喷管8内,经由喷管8上均匀布置的喷头10将水流逆向喷洒至过滤器3,对过滤器3进行冲洗;冲洗过滤器3产生的污水经由集水盘11收集后,从排污口 12排出;喷头10对过滤器3进行冲洗的过程时,喷管8在传动装置
5、连接铰链6和滑动装置7的联动下,沿滑槽9做上下往复运动,进一步提高清洗的洁净程度。
[00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所述过滤器设置在过滤箱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喷洗装置和清洗水箱,所述喷洗装置设置在过滤器的至少一侧,所述喷洗装置与清洗水箱连通,所述过滤器的两侧设有压差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洗装置包括有横向设置的喷管,所述喷管开设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上安装喷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方向为水平向下45。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的两端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过滤箱体的两个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装置与滑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滑动装置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设有具有一坡度的集水盘,所述集水盘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的坡度大于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箱设置在过滤箱体的外部,所述喷管的上部设置有短管,所述清洗水箱内设置有清洗水栗,所述短管通过软管与清洗水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过滤器自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箱内还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清洗水箱的上部还设有补水口。
【文档编号】B01D35/16GK203598589SQ201320431750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郭旭晖, 田利伟, 毕庆焕, 闫利, 代焱, 郭辉 申请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