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209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包括横跨沉淀池的桁架,其中桁架两端对称的设置有行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桁架底部设置有垂直于桁架并伸入至沉淀池中的垂直框架,垂直框架的底端与刮泥框连接,所述刮泥框内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架,该支架的中部铰接有能自由摆动的摆杆,摆杆端部轴向套设有支撑弹簧,该支撑弹簧伸出刮泥框两端。本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可靠、清除效果好、刮泥不留死角的特点,刮泥框上设置的伸缩弹簧能够在遇到集水槽支撑柱后产生一定变形,可刮除集水槽支撑柱侧面的污泥,该桁车式池梗清除装置很好的改善了现有池壁清洗设备的不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泥梗清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
装直。
【背景技术】
[0002]沉淀池是利用沉淀作用清除水中的悬浮物的建筑,它包括集水槽、桁车等设备。其多用混凝土构造,具有结构简单,沉淀效果好的特点。
[0003]沉淀池一般使用吸泥机来刮除污泥,早期的吸泥机采用机械耙动,将池底的污泥耙动到顶面,再利用吸泥泵吸出池外,因为耙动会搅动池水造成二次污染,吸泥机逐渐改进为虹吸式,如专利申请号200820161790所示的虹吸式排泥机,它是利用行走组件在沉淀池上往复行走,行走组件连接桁架,桁架底部设置有吸泥嘴,吸泥嘴贴近池底,吸泥嘴附近设置有搅动污泥的推泥斗,污泥会直接被虹吸管吸出。但是为了防止推泥斗与集水槽的支撑柱产生干涉碰撞,现有吸泥机与水渠支撑柱存在一定的间隙。于是集水槽支撑柱之间有堆积的污泥无法清除,经过日积月累,污泥在集水槽支撑柱之间积的又高又实,形成泥梗。这些泥梗需要人工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才能冲散污泥,因此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和用水量,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泥机与池底、池壁存在间隙、存在工作死角、需定期人工清理、生产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包括横跨沉淀池的桁架,其中桁架两端对称的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桁架底部设置有垂直于桁架并伸入至沉淀池中的垂直框架,垂直框架的底端与刮泥框连接,所述刮泥框内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架,该支架的中部铰接有能自由摆动的摆杆,摆杆端部轴向套设有支撑弹簧,该支撑弹簧伸出刮泥框两端。
[0006]作为优选,所述刮泥框的底部设置有刮泥胶片。
[000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弹簧端部还设有刮泥胶片。
[0008]作为优选,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入轴连接,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出轴与行走轮轮轴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可靠、清除效果好、刮泥不留死角的特点,刮泥框上设置的伸缩弹簧能够在遇到集水槽支撑柱后产生一定变形,可刮除集水槽支撑柱侧面的污泥,该桁车式池梗清除装置很好的改善了现有池壁清洗设备的不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右视图;
[0012]图3是行走装置的轨道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1中垂直框架的右视图;
[0014]图5是刮泥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刮泥框的俯视图;
[0016]图7是刮泥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除池梗示意图;
[0018]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行走装置的轨道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垂直框架的右视图,图5是刮泥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刮泥框的俯视图,图7是刮泥框的另一种结构不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除池梗不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
[0021]由上述示意图可知,该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包括横跨沉淀池7的桁架1,行走装置2等。桁架I两端对称的设置有行走装置2,行走装置2包括行走轮21、行走驱动电机22,行走驱动电机22输出轴与摆线针轮减速机23输入轴连接,摆线针轮减速机23输出轴与行走轮21轮轴连接。行走装置2底部设置有轨道24,轨道24为工字钢,轨道24底部设置有支撑钢板25,轨道24由压块26和膨胀螺丝27固定在地面上。
[0022]桁架I底部设置有垂直于桁架I并伸入至沉淀池中的垂直框架3,垂直框架3的底端部与刮泥框4固定连接。刮泥框4为多面体框体构造,刮泥框4底部设有吸泥嘴头41,该吸泥嘴头41与现有虹吸式吸泥机构连接。
[0023]在刮泥框4内以中心对称方式设置有一对角钢支架42,支架42的中部铰接有摆杆43,铰接方式能保证摆杆43能以铰接点为中心自由摆动。摆杆43端部轴向套设有支撑弹簧44,该支撑弹簧44伸出刮泥框4两端的框平面,因此能够扫除集水槽支撑柱之间有堆积的污泥。为了提高刮泥效果,刮泥框4的底部设置有刮泥胶片45。另外,支撑弹簧44端部还可根据需要加设刮泥胶片45 (参见图7)。
[0024]该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工作时,桁架I沿集水槽7上的轨道24移动,垂直框架3上设置的刮泥框4上连接的摆杆43及其支撑弹簧44够在遇到集水槽支撑柱8后产生一定变形,刮除集水槽支撑柱8上的污泥9,污泥9被吸泥嘴头41吸走排出沉淀池7。
[0025]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包括横跨沉淀池的桁架,其中桁架两端对称的设置有行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桁架底部设置有垂直于桁架并伸入至沉淀池中的垂直框架,垂直框架的底端与刮泥框连接,所述刮泥框内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架,该支架的中部铰接有能自由摆动的摆杆,摆杆端部轴向套设有支撑弹簧,该支撑弹簧伸出刮泥框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刮泥框的底部设置有刮泥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弹簧端部还设有刮泥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泥机液下泥梗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入轴连接,摆线针轮减速机输出轴与行走轮轮轴连接。
【文档编号】B01D21/18GK203564823SQ201320595764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张杰波 申请人:张杰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