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9443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包括测试箱本体,设置在测试箱本体内的测试舱及循环风道,装设在循环风道内的若干个循环风机,各循环风机分别装设有导风管,第N个循环风机通过导风管从第一个循环风机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上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下部吹入测试舱内或者将气体从测试舱下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上部吹入测试舱内,在第一个至第N-1个循环风机中,任一个循环风机的导风管从与其相邻的循环风机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上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下部吹入测试舱内或者将气体从测试舱下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上部吹入测试舱内。使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温度分布均匀,测试精度高。
【专利说明】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风道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的改进。
技术背景
[0002]传统的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循环风道内一般装设有循环风机、制冷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及加热装置用于与循环风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然而,传统的恒温恒湿试验箱是将循环风机直接安装在循环风道内,经过各循环风机平行进入循环风道内的气体不能在循环风道内充分混合,导到气体进入测试舱后在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产生温差,造成对产品的进行恒温度恒湿试验时误差大,测试精度低,得到的测试结果不可靠。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气体能在循环风道内充分混合,避免在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产生温差,使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温度分布均匀,测试精度高,测试结果可靠,可用于产品进行恒温度恒湿试使验的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包括测试箱本体,设置在测试箱本体内的测试舱及循环风道,装设在循环风道内的制冷装置、加热装置,所述测试舱与循环风道相连通,还包括装设在循环风道内的若干个循环风机,各循环风机分别装设有导风管,第N个循环风机通过导风管从第一个循环风机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上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下部吹入测试舱内或者将气体从测试舱下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上部吹入测试舱内,在第一个至第N-1个循环风机中,任一个循环风机的导风管从与其相邻的循环风机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上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下部吹入测试舱内或者将气体从测试舱下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上部吹入测试舱内。
[0005]进一步而言,所述从第一个循环风机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上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下部吹入测试舱内或者将气体从测试舱下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上部吹入测试舱内的导风管设置在试箱本体内或者设置在试箱本体外部。
[0006]本发明所述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循环风道内设置若干个循环风机,各循环风机分别装设有导风管,第N个循环风机通过导风管从第一个循环风机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上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下部吹入测试舱内或者将气体从测试舱下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上部吹入测试舱内,在第一个至第N-1个循环风机中,任一个循环风机的导风管从与其相邻的循环风机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上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下部吹入测试舱内或者将气体从测试舱下部吸入循环风道内再从循环风道上部吹入测试舱内。使气体能在循环风道内充分混合,避免在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产生温差,使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温度分布均匀,测试精度高,测试结果可靠。[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0010]图3是本发明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3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本发明所述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的最佳实施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3]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提供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包括测试箱本体1,设置在测试箱本体I内的测试舱2及循环风道3,装设在循环风道3内的制冷装置4、加热装置5,所述测试舱2与循环风道3相连通,还包括装设在循环风道3内的若干个循环风机6,各循环风机6分别装设有导风管7,第N个循环风机6通过导风管7从第一个循环风机6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2上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下部吹入测试舱2内,在第一个至第N-1个循环风机6中,任一个循环风机6的导风管7从与其相邻的循环风机6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2上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下部吹入测试舱2内,气体流经与各循环风机6和导风管7后,在循环风道3内充分混合,避免在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产生温差,使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温度分布均匀。
[0014]在本实施中,所述从第一个循环风机6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2上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下部吹入测试舱2内的导风管7设置在试箱本体I内或者设置在试箱本体I内部。
[0015]所述制冷装置4是由若干个独立的蒸发器构成,每一个蒸发器设置在相应的循环风机6的下部,所述加热装置5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加热器构成,每一个加热器设置在相应的循环风机6的进风口的前端,所述每一个加热器所加热的位置还装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加热器所加热的位置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各蒸发器及加热器。
[0016]所述循环风机6为可调速风机,可对每一个循环风机6的风量进行调节,可通过调节循环风机6的风量,进一步对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使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温度分布均匀。
[0017]实施例二,参照图3、图4,提供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包括测试箱本体1,设置在测试箱本体I内的测试舱2及循环风道3,装设在循环风道3内的制冷装置4、加热装置5,所述测试舱2与循环风道3相连通,还包括装设在循环风道3内的若干个循环风机6,各循环风机6分别装设有导风管7,第N个循环风机6通过导风管7将气体从测试舱2下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上部吹入测试舱2内,在第一个至第N-1个循环风机6中,任一个循环风机6的导风管7从与其相邻的循环风机6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2下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上部吹入测试舱2内,气体流经与各循环风机6和导风管7后,在循环风道3内充分混合,避免在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产生温差,使测试舱的各测试区域温度分布均匀。
[0018]在本实施中,所述从第一个循环风机6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2下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上部吹入测试舱2内的导风管7设置在试箱本体I的外部。
[0019]所述制冷装置4是由若干个独立的蒸发器构成,每一个蒸发器设置在相应的循环风机6的下部,所述加热装置5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加热器构成,每一个加热器设置在相应的循环风机6的下部,所述每一个加热器所加热的位置还装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加热器所加热的位置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各蒸发器及加热器。
[0020]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0021]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包括测试箱本体(1),设置在测试箱本体(I)内的测试舱(2)及循环风道(3),装设在循环风道(3)内的制冷装置(4)、加热装置(5),所述测试舱(2 )与循环风道(3 )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循环风道(3 )内的若干个循环风机(6 ),各循环风机(6 )分别装设有导风管(7 ),第N个循环风机(6 )通过导风管(7 )从第一个循环风机(6)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2)上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下部吹入测试舱(2)内或者将气体从测试舱(2)下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上部吹入测试舱(2)内,在第一个至第N-1个循环风机(6)中,任一个循环风机(6)的导风管(7)从与其相邻的循环风机(6)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2)上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下部吹入测试舱(2)内或者将气体从测试舱(2)下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上部吹入测试舱(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4)是由若干个独立的蒸发器构成,每一个蒸发器设置在相应的循环风机(6)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5)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加热器构成,每一个加热器设置在相应的循环风机(6)的下部或者设置在相应的循环风机(6)的进风口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加热器所加热的位置还装设有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一个循环风机(6)所处的位置将气体从测试舱(2)上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下部吹入测试舱(2)内或者将气体从测试舱(2)下部吸入循环风道(3)内再从循环风道(3)上部吹入测试舱(2 )内的导风管(7 )设置在试箱本体(I)内或者设置在试箱本体(I)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6)为可调速风机。
【文档编号】B01L7/00GK103816947SQ201410047947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1日
【发明者】李从安, 夏可瑜 申请人:东莞市升微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