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净化包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94395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室内空气净化包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包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复杂不方便使用问题,净化包是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填充分别覆载有功能相同或者功能不同或者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所述织物覆载有对甲醛、氨气等有催化分解作用的触媒材料,所述活性炭颗粒覆载有以分解苯系物、甲醛为主要作用的触媒材料,所述蛭石颗粒覆载有以分解大部分TV0C为主要功能的触媒材料。制备方法是所述触媒材料与去离子水制成触媒药液,触媒药液分别用涂覆和浸渍的方法覆载到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的薄片状包材及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上;将覆载后的活性炭颗粒与蛭石颗粒混合均匀,装入覆载后的织物包内封装密封保存。具有抑菌、防霉、防虫、去除异味及空气中有害成份,形式简单,-方便使用,影响因素少的优点。
【专利说明】
室内空气净化包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包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生活和工作在舒适的建筑物中的人们常常被原因不明的病症所困扰,头痛、眼、鼻和喉部不适,干咳,皮肤干燥发痒,头晕恶心,注意力难与集中和对气味敏感等等,而一旦离开建筑物不久这些症状会自动消失,人们称之为“致病建筑综合症”(SBS)。调查发现这种病症是室内空气污染所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幕后黑手,室内空气净化也为人们所瞩目。室内空气污染主要由甲醛、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氨、TOVC(可挥发有机物)、可吸入颗粒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造成。实验证明,这些有害物质是导致鼻咽癌、口腔癌、肺癌、皮肤癌和白血病的罪魁祸首。尤其对六类重点人群即儿童,老人,女性,孕妇,育龄夫妇和亚健康人群,危害特别大。
[0003]表I常见室内有害气体的来源、危害及其特性。
[0004]
污染物来源危害特性
甲醛是一级致癌物,人造板材的甲醛释放期长
λm达3到15年,空气中甲醛浓度为0.06-0.07mg/m3
?时,儿童会发生轻微气喘;0.lmg/m3时,人会有黏无色无明
K膜干燥等不适感;0.5mg/m3时,可刺激黏膜导致流显气味,
泪,咽喉不适;更高浓度可引起咳嗽、气喘、呕吐;有刺激性超过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长期处于低浓气味。n 度甲醛环境中,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症、新___生儿畸形、白血病等。__
涂料、油漆稀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可抑制人体造无色,具苯系物释剂、溶剂型血功能,使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少,导致贫有特殊芳胶黏剂血和白血病;强致癌物质。香气味。
燃烧产物、吸无色,具烟、油烟等; 有毒性和刺激性,引起免疫失调,影响中枢神有刺激性TVOC 有机清洁剂经,引起头晕恶心、胸闷、嗜睡;影响消化系统引的挥发性芳香剂、建筑起食欲不振;损伤干燥和造血系统。 有机物蒸__装饰材料___汽。
混凝土抗冻对眼、喉、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可通过皮肤及添加剂,防火呼吸道引起中毒,破坏运氧功能,减弱人体对疾病材料上使用的抵抗力,引发泌尿物增多、肺水肿、支气管炎、
的阻燃剂。皮炎,引起头疼、恶心、乏力。
[0005]目前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有害气体及异味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0006]1、甲醛捕捉剂:是含有NH4基或NH-基化合物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仅仅针对消除甲醛,而不能清除苯、氨气等多种有害气体。其原理是将其直接喷或刷在装修用人造板材上,和甲醛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被消耗掉,生成另一种化学物质(有些产品含有尿素成分,反应形成不稳定的脲醛胶或只是起一定封闭作用);而不能降解甲醛气体分子使之变成无害的物质,只能在人造板材上喷刷油漆之前使用,而且用量上很难掌握,对后期持续不断散发的有害气体无作用,极易反弹。并且墙壁、地板、沙发等地方不能使用,是一种使用范围有限的、简单的应急处理手段,不能达到长期清除甲醛的目的。
[0007]2、杀毒除臭芳香剂:其本身就是一种挥发性化学物质,依靠自身的香味掩盖不良空气特征,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并不能达到真正清除有害气体的作用,长期使用还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0008]3、活性炭吸附法:以木材、果壳、竹子、煤炭等为原料经活化制成的活性炭,利用其多孔的物理特性可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和大分子有害气体,如烟雾、灰尘、苯系物、异味分子等,需要定期更换,实际使用效率不高,不能起根除有害气体的目的。另外,活性炭只能暂时吸附一定的污染物,温度、风速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吸附的污染物就有可能游离出来,再次进入呼吸空间中造成二次污染。
[0009]4、臭氧净化法:臭氧浓度达到0.1PPM以上会起到杀菌、除异味的作用。但达到0.15PPM或超过30°C,对人体产生伤害并可能致癌。不适合在家居环境使用。
[0010]5、静电除尘法:利用电极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但存在吸附不彻底、不全面的问题,必须定期清洁电极板。同时静电除尘法只对尘埃有效,对有害气体无效。
[0011]6、负氧离子净化法:负氧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离子,不洁空气会使其浓度降低。负氧离子在空气中的存在时间极短,是转瞬即逝的。负氧离子虽然可改善肺功能,给人一种相对清新的感觉,但对污染物净化无作用。
[0012]7、光触媒法:净化光触媒通常指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催化剂。光触媒是以光的能量来作为化学反应能量来源,加速氧化还原反应,使吸附在表面的氧气及水分子激发成极具活性的氢氧基及负氧离子,这些氧化力极强的自由基几乎可分解所有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及部分无机物质,使其迅速氧化分解为稳定且无害物质以达到净化空气的功用。但通常需要紫外光照射,在光照不到的地方无法工作,而家居环境的净化大多是家具内部等无光和弱光环境,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0013]8、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通过高效过滤网、活性碳吸附及紫外光灭菌技术,起到一定的空气净化作用。但在对室内装修所带来的甲醛、氨、苯等有害气体的净化上,则显得十分不足。同时除了成本较高,其长期的电量消耗以及带来的噪音污染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0014]可见,目前有害气体净化技术与产品均存在不足,在家居环境使用有很多限制。需要开发一种可以长期有效清除家居环境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并简单实用的材料或技术,全面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发明内容】

[0015]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包,本发明还涉及该净化包的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净化包用于家居、办公等室内环境的空气净化、在有光或无光情况下均能清除甲醛等有害气体,并抑制细菌和霉菌的滋生。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室内空气净化包由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填充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所述织物及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分别覆载有功能相同或者功能不同或者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其能通过分步对空气进行净化,逐步分解甲醛、苯系物、氨、TVOC等有害气体,并能够吸附空气中多种有害颗粒物等有形物质。不依赖光照、使用简单、成本较低、无毒副作用、无二次污染,同时具有抑制细菌、霉菌滋生,去除异味功能。使用简单,影响因素少,有效地解决了同类产品存在的问题,适合于家居、办公等室内环境的空气净化。
[0017]作为优化,所述织物覆载有对甲醛、氨气等有催化分解作用的触媒材料,所述活性炭颗粒覆载有以分解苯系物、甲醛为主要作用的触媒材料,所述蛭石颗粒覆载有以分解大部分TVOC为主要功能的触媒材料。即本发明净化包是将三种有净化功能的触媒材料按照一定顺序分别牢固地覆载在薄片状透气织物和两种有吸附能力的填充物上,以薄片状织物包裹两种填充物制作而成。通过三种触媒与净化包材及两种填充材料的特定组合,逐步对空气中的有害气进行处理。首先,在净化包表面的触媒开始对危害较大的不易吸附的小分子的甲醛、氨气等进行净化;当气体进入包内第一种填充物会快速吸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并通过其上覆载的触媒将吸附的苯系物进行分解,同时第二种填充物对其他TVOC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并通过其上覆载的触媒对TVOC进行分解,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等有形物质则被活性炭和蛭石吸附。
[0018]作为优化,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1-99%: 99-1%;所述覆载是先将空气净化触媒材料与其它辅料配制成空气净化触媒药液,再进行覆载;
[0019]所述织物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平米10_150g,所述织物厚度是0.01-20_,所述织物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工艺包括浸溃、涂覆或者喷淋后烘干,所述织物包尺寸为长9-20cm,宽4-15cm,高0.5_5cm ;
[0020]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千克20_200g,所述活性炭颗粒选自椰壳、果壳、木质、煤质活性炭颗粒,所述活性炭颗粒粒径为5-60目,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工艺包括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
[0021]所述蛭石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千克1-1OOg,所述蛭石颗粒粒径为10-80目,所述蛭石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工艺包括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
[0022]作为优化,覆载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30-70: 70-30 ;
[0023]所述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的封口方式包括热压、缝纫,所述织物包括纺织物、无纺布、无纺布纸、复合织物;
[0024]所述活性炭颗粒为椰壳与杏壳活性炭任意比例的混合颗粒,所述活性炭颗粒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为烘箱或者热风或者晾晒烘干;
[0025]所述蛭石颗粒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为烘箱或者晾晒烘干。所述蛭石优选蛭剑波蛭
O
[0026]作为优化,所述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触媒载体1% _20%,纳米催化剂颗粒1% -25%,适量抗菌剂、驱虫剂、防螨剂、固定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
[0027]所述织物及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分别覆载由不同纳米催化剂配制成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
[0028]作为优化,所述触媒载体为100-300目活性炭、200-400目蛭石粉、300-1100目多孔陶瓷粉、多孔二氧化硅粉或其他的稳定合成多孔材料粉末;
[0029]所述织物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中纳米催化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9% -40 %、氧化锌5% -20 %、二氧化锆1% -20% ;纳米磷酸钛10% -85% ;
[0030]所述活性炭颗粒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中纳米催化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纳米氧化锌5% -40%、纳米氧化锡2% -20%、纳米二氧化硅5% -30%、纳米磷酸钛 10% -88% ;
[0031 ] 所述蛭石颗粒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中纳米催化剂由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材料配制而成:纳米二氧化钛1% -20%、纳米氧化锆1% -20%、纳米磷酸锆1% -30%、纳米二氧化硅10% -25%、纳米磷酸钛5% -87% ;
[0032]所述适量抗菌剂、驱虫剂、防螨剂、固定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为适量抗菌剂、驱虫齐U、防螨剂、固定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5% -95.7%。
[0033]作为优化,所述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触媒载体1% -20%,纳米催化剂颗粒1% -25%,抗菌剂1% -10%,驱虫剂1% -15%,防螨剂0.1% _5%,固定剂 0.01-5%,分散剂 0.1% -15%,去离子水 5% -95.7% ;
[0034]所述蛭石颗粒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中纳米催化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纳米二氧化钛1% _15%、纳米氧化锆1% -15%、纳米磷酸锆1% -25%、纳米二氧化硅10 % -25 %、纳米磷酸钛4 % -84 %,纳米硫化锌I % -6 %,纳米硫化镉I % -5 %,纳米硫化铅1% _5%。
[0035]作为优化,所述抗菌剂由下列重量配比原料配制而成:氧化银10% -30%,硝酸银10% -30%、磷酸锌 20% -30%、硝酸锌 10% -60% ;
[0036]所述驱虫剂由下列配比原料配制而成:3:1重量比的乙醇/樟树叶提取液混合物10%-50%,雷公藤提取液5% -15%,银杏树提取液5% -10%,牵牛子提取液I % -10%,香叶醇5% -15% ;
[0037]所述防螨剂由下列重量配比原料配制而成: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25% -60%,纳米氧化银10% -20%、红藤提取液20% -65% ;
[0038]所述固定剂为1 % -30 %的环氧树脂EP828,或EP1001水溶液,也可以是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水溶液作为固定剂;
[0039]所述分散剂为10% -2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80水溶液,或10% -30% OP乳化剂水溶液,还可以使用其它醚类非离子助剂、酯类非离子助剂或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分散剂;
[0040]所述去离子水为电阻率在1MΩ以上的去离子水。
[0041]作为优化,由下列方法制成:先将筛选后的触媒载体粉末用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40-50°C搅拌0.5-3h,静置0.5-5min后去除沉淀;最后,将得到的悬浊液3000_10000r/min离心3-5min,得到的沉淀物干燥;再按配比将预处理后的载体粉末加入到相当于总量6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升温到40-70°C,保持温度搅拌1min后,搅拌的同时按照顺序和比例将触媒载体、纳米催化剂颗粒、抗菌剂、驱虫剂、防螨剂、固定剂水溶液、分散剂水溶液加入反应釜,补齐去离子水,保持温度搅拌l_5h ;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液超声分散0.5-1.5h制成空气净化触媒药液,也可用高速搅拌机代替超声分散制成空气净化触媒药液;
[0042]再将分散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进行覆载:用涂覆的方法覆载到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的薄片状包材上,通过电热风箱或烘箱工艺烘干;用喷淋方法分别覆载到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上,通过烘箱或晾晒方法烘干;
[0043]最后将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蛭石颗粒按比例用混料机混合均匀,装入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封装成包,使用前,密封保存。
[0044]本发明净化包的制备方法是先用下列方法制成用于所述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先将筛选后的触媒载体粉末用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40_50°C搅拌0.5_3h,静置0.5-5min后去除沉淀;最后,将得到的悬浊液3000-10000r/min离心3_5min,得到的沉淀物干燥;再按配比将预处理后的载体粉末加入到相当于总量6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升温到40-70°C,保持温度搅拌1min后,搅拌的同时按照顺序和比例将触媒载体、纳米催化剂颗粒、抗菌剂、驱虫剂、防螨剂、固定剂水溶液、分散剂水溶液加入反应釜,补齐去离子水,保持温度搅拌l_5h ;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液超声分散0.5-1.5h,也可用高速搅拌机代替超声分散;
[0045]再将分散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进行覆载:用涂覆的方法覆载到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的薄片状包材上,通过电热风箱或烘箱工艺烘干;用喷淋方法分别覆载到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上,通过烘箱或晾晒方法烘干;
[0046]最后将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蛭石颗粒按比例用混料机混合均匀,装入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封装成包,使用前,密封保存。
[0047]本发明是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做如下综合:
[0048]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净化包及制备方法,其中,三种触媒药液与包材、活性炭、剑波蛭石的特定搭配为:第一种主要净化甲醛和氨的触媒涂覆在净化包的薄片状包材上,覆载量为每平米10-150g ;第二种主要净化苯系物的触媒覆载到活性炭上,覆载量为每千克20-200g ;第三种可已经多种TVOC的触媒覆载到剑波蛭石上,覆载量为每千克10-100g。
[0049]2.本发明提供了三种净化空气催化触媒的配置方法为:第一种主要分解甲醛和氨的触媒组成为:氧化锌5 % -20 %、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9 % -40 %、二氧化锆I % -20 %;纳米磷酸钛10%-85%。主要分解甲醛、氨气。第二种主要分解苯系物的触媒组成为:纳米氧化锌5 % -40 %、纳米氧化锡2 % -20 %、纳米二氧化硅5 % -30 %、纳米磷酸钛10 % -88 %。主要分解苯系物。第三种分解多种TVOC的触媒组成为:纳米二氧化锌5% -15%、纳米二氧化钛5% -15%、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1% -5%、纳米氧化锆5% -20%、纳米磷酸锆5% -15%、纳米二氧化硅10% -25%、纳米磷酸钛5% -69%。
[005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触媒载体的预处理工艺为:首先,使用超声波振动筛除去较大颗粒;之后,将筛选后的粉末用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40-50°C搅拌0.5-3h,静置0.5-5min后去除沉淀;最后,将得到的悬池液3000-10000r/min离心3_5min,得到的沉淀干燥备用。
[005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净化包的包材为:包材是薄片状透气性好的亲水性薄片织物,可以是纺织物、无纺布、无纺布纸、复合织物等。织物的厚度是0.01-20mm ;
[0052]5.本发明提供了净化包的填充材料为椰壳活性炭、杏壳活性炭、金色剑波蛭石配比为:椰壳活性炭5% -20%,杏壳活性炭25% -50%,剑波蛭石30% -70% ;颗粒的尺寸为5-24 目。
[0053]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剂的配置方法为:氧化银10% -30%,硝酸银10% -30%、磷酸锌 20% -30%、硝酸锌 10% -60%。
[0054]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虫剂的配置方法为:3:1醇/樟树叶提取液10%-50%,雷公藤提取液5% -15%,银杏树提取液5% -10%,牵牛子提取液1% -10%,香叶醇5% -15%。
[0055]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螨剂的配置方法为: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25% -60%,纳米氧化银10 % -20 %、,红藤提取液20 % -65 %。
[0056]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触媒的固定剂为:10%-30%的环氧树脂EP828,或EP1001水溶液,也可以是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水溶液作为固定剂。
[0057]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触媒分散剂为10% -2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80水溶液,或10% -30% OP乳化剂水溶液,还可以使用其它醚类非离子助剂、酯类非离子助剂或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分散剂。
[0058]11.通过以上2和5-10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净化触媒的各项有效成分的配比为:触媒载体1% _20%,纳米催化剂颗粒1% -25%,抗菌剂1% -10%,驱虫剂1% -15%,防螨剂 0.1% _5%,固定剂 0.01-5%,分散剂 0.1% -15%,去离子水 5% -95.7%0
[0059]本发明净化包是由薄片透气织物包裹两种具有吸附能力的填充物,同时将三种不同的触媒材料分别覆载到包材及两种填充物上制作而成,通过对所接触的空气进行分步净化,清除空气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将本发明的净化包放置在家具等释放有害气体的污染源附近,即可长期吸附并分解家具、装饰物释放的甲醛、苯系物、氨、TVOC(室内以蒸汽形式存在的有机物,以下简称TV0C)等多种有害气体。净化包还具有防潮、驱虫、抑制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吸附附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异味等作用。同时利用活性炭等材料吸附有害物质,并通触媒将吸附的有害气体分解,形成从吸附到分解再到吸附的循环,不需人工定期处理活化,提高了清除有害气体的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环保净化包等材料的使用寿命。经实验检测,24小时清除甲醛率87%,抗菌率99.99%,防霉O级,急性经口毒性测试实际无毒级。
[006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室内空气净化包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能通过分步对空气进行净化,逐步分解甲醛、苯系物、氨、TVOC等有害气体,并能够吸附空气中多种有害颗粒物等有形物质;不依赖光照、使用简单、成本较低、无毒副作用、无二次污染,同时具有抑制细菌、霉菌滋生,去除异味功能;使用简单,影响因素少,有效地解决了同类产品存在的问题,适合于家居、办公等室内环境的空气净化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61]本发明室内空气净化包是长9-20cm,宽4_15cm,高0.5_5cm的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填充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所述织物及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分别覆载有功能相同或者功能不同或者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优选所述织物覆载有对甲醛、氨气等有催化分解作用的触媒材料,所述活性炭颗粒覆载有以分解苯系物、甲醛为主要作用的触媒材料,所述蛭石颗粒覆载有以分解大部分TVOC为主要功能的触媒材料。即本发明净化包是将三种有净化功能的触媒材料按照一定顺序分别牢固地覆载在薄片状透气织物和两种有吸附能力的填充物上,以薄片状织物包裹两种填充物制作而成。通过三种触媒与净化包材及两种填充材料的特定组合,逐步对空气中的有害气进行处理。首先,在净化包表面的触媒开始对危害较大的不易吸附的小分子的甲醛、氨气等进行净化;当气体进入包内第一种填充物会快速吸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并通过其上覆载的触媒将吸附的苯系物进行分解,同时第二种填充物对其他TVOC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并通过其上覆载的触媒对TVOC进行分解,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等有形物质则被活性炭和蛭石吸附。
[0062]所述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1-99%: 99-1%;优选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30-70: 70-30。
[0063]具体实例如下:1、所述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I公斤:99公斤。2、所述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99公斤:1公斤。3、所述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49公斤:51公斤。4、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30公斤:70公斤。5、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70公斤:30公斤。6、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40公斤:60公斤。
[0064]具体是所述覆载是先将空气净化触媒材料与其它辅料配制成空气净化触媒药液,再进行覆载。
[0065]所述织物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平米10_150g,所述织物厚度是
0.01-20_,所述织物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工艺包括浸溃、涂覆或者喷淋后烘干,所述织物包尺寸为长9-20cm,宽4-15cm,高0.5_5cm ;所述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的封口方式包括热压、缝纫,所述织物包括纺织物、无纺布、无纺布纸、复合织物;所述复合织物为纺织物与无纺布或无纺布纸的复合织物,或者为无纺布与无纺布纸的复合织物。即净化包的包材是一种透气性好的亲水性薄片织物,可以是纺织物、无纺布、无纺布纸、复合织物等。织物的厚度是0.01-20mm。其上覆载的触媒是对甲醛、氨气等有催化分解作用的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平米10-150g。覆载工艺可以是浸溃、涂覆、喷淋等。烘干工艺可以使用烘箱、热风、晾晒等,封口工艺可以是热压、缝纫等。
[0066]所述织物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的具体实例如下:1、每平米10g。2、每平米150g。3、每平米85g。4、每平米40g。
[0067]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千克20_200g,所述活性炭颗粒选自椰壳、果壳、木质、煤质活性炭颗粒,所述活性炭颗粒粒径为5-60目,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工艺包括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所述活性炭颗粒为椰壳与杏壳活性炭任意比例的混合颗粒,所述活性炭颗粒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为烘箱或者热风或者晾晒烘干;所述椰壳与杏壳活性炭重量配比为椰壳活性炭5% -20%,杏壳活性炭25% -50%。即活性炭颗粒可以是椰壳、果壳、木质、煤质等材质的活性炭,本发使用椰壳与杏壳活性炭混合颗粒,颗粒尺寸可以是5-60目,活性炭微孔主要适合用来吸附苯、甲苯、二甲苯、部分甲醛等有害气体。其上覆载的触媒是以分解苯系物、甲醛为主要作用的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千克20-200g溃、喷淋等。烘干工可以使用烘箱、热风、晾晒等;活性炭在填充物中的重量比例为:椰壳活性炭5% -20%,杏壳活性炭25% -50%。
[0068]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具体实例如下:1、每千克20g。2、每千克200g。3、每千克110g。4、每千克100g。活性炭颗粒为椰壳或果壳或木质或煤质活性炭颗粒或椰壳活性炭5% -20%,杏壳活性炭25% -50%。
[0069]椰壳活性炭与杏壳活性炭混合使用的实例如下:1、椰壳活性炭5公斤,杏壳活性炭25公斤。2、椰壳活性炭20公斤,杏壳活性炭50公斤。3、椰壳活性炭12公斤,杏壳活性炭36公斤。
[0070]所述蛭石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千克1-1OOg,所述蛭石颗粒粒径为10-80目,所述蛭石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工艺包括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所述蛭石颗粒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为烘箱或者晾晒烘干。即蛭石孔隙的尺寸分别较广,适合吸附较为驳杂的粒子和多种尺寸的TVOC气体分子,蛭石颗粒可以是10-80目。其上覆载的触媒是以分解大部分TVOC为主要功能的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千克10-100g。覆载工艺可以是浸溃、喷淋等。烘干工艺可以使用烘箱、晾晒等。
[0071]具体是用于所述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由下列重量配比的材料配制而成:触媒载体1% -20%,纳米催化剂颗粒1% -25%,抗菌剂1% -10%,驱虫剂1% -15%,防螨剂
0.1% _5%,固定剂 0.01-5%,分散剂 0.1% -15%,去离子水 5% -95.7% ;
[0072]更具体采用如下成份配比实例:1、触媒载体5公斤,纳米催化剂颗粒3公斤,抗菌剂2公斤,驱虫剂I公斤,防螨剂0.5公斤,固定剂I公斤,分散剂3公斤,去离子水84.5公斤;2、触媒载体I公斤,纳米催化剂颗粒I公斤,抗菌剂I公斤,驱虫剂I公斤,防螨剂0.1公斤,固定剂0.01公斤,分散剂0.1公斤,去离子水5公斤;3、触媒载体20公斤,纳米催化剂颗粒25公斤,抗菌剂10公斤,驱虫剂15公斤,防螨剂5公斤,固定剂5公斤,分散剂15公斤,去离子水95.7公斤;4、触媒载体10公斤,纳米催化剂颗粒12公斤,抗菌剂5公斤,驱虫剂7公斤,防螨剂2公斤,固定剂3公斤,分散剂5公斤,去离子水60公斤。
[0073]所述触媒载体为100-300目活性炭、200-400目蛭石粉、300-1100目多孔陶瓷粉、多孔二氧化硅粉或其他的稳定合成多孔材料粉末;优选所述活性炭优选为椰壳活性炭。这种载体可使触媒覆载在其上,能有效解决纳米级的触媒材料的团聚问题。团聚后纳米触媒效能将失去大部分,特别是烘干后严重的团聚现象,触媒活性几乎全失。
[0074]优选触媒载体为活性炭颗粒和多孔陶瓷粉的混合物,其中100-300目预处理后的活性炭颗粒重量占比10%,其中300-350目预处理后的多孔陶瓷粉重量占比90%。
[0075]所述织物及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分别覆载由不同纳米催化剂配制成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
[0076]具体是所述织物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中纳米催化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9% -40%、氧化锌5% -20%、二氧化锆1% -20%、纳米磷酸钛10% -85% ;即所述织物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中纳米催化剂重量组成为:光触媒是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9% -40%、氧化锌5% -20%、二氧化锆1% -20%、纳米磷酸钛10%-85%。主要分解甲醛、氨气。
[0077]更具体采用如下成份配比实例:1、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20公斤、氧化锌8公斤、二氧化锆15公斤、纳米二氧化硅10公斤、纳米磷酸钛47公斤。2、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9公斤、氧化锌5公斤、二氧化错I公斤、纳米磷酸钛10公斤;3、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40公斤、氧化锌20公斤、二氧化错20公斤、纳米磷酸钛85公斤;4、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26公斤、氧化锌22公斤、二氧化错9公斤;纳米磷酸钛47公斤。
[0078]所述活性炭颗粒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中纳米催化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纳米氧化锌5% -40%、纳米氧化锡2% -20%、纳米二氧化硅5% -30%、纳米磷酸钛10% -88% ;即所述活性炭颗粒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中纳米催化剂重量组成为:纳米氧化锌5% -40%、纳米氧化锡2% -20%、纳米二氧化硅5% -30%、纳米磷酸钛10%-88%。主要分解苯系物和甲醛。
[0079]更具体采用如下成份配比实例:1、纳米氧化锌20公斤、纳米氧化锡10公斤、纳米二氧化娃10公斤、纳米磷酸钛60公斤。2、纳米氧化锌5公斤、纳米氧化锡2公斤、纳米二氧化娃5公斤、纳米磷酸钛10公斤;3、纳米氧化锌40公斤、纳米氧化锡20公斤、纳米二氧化娃30公斤、纳米磷酸钛88公斤;4、纳米氧化锌22公斤、纳米氧化锡11公斤、纳米二氧化娃18公斤、纳米磷酸钛48公斤。
[0080]所述蛭石颗粒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中纳米催化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纳米二氧化钛1% -20%、纳米氧化锆1% -20%、纳米磷酸锆1% -30%、纳米二氧化硅10% -25%、纳米磷酸钛5% -87% ;所述蛭石颗粒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中纳米催化剂重量组成为:纳米二氧化钛1% -20%、纳米氧化锆1% -20%、纳米磷酸锆1% -30%、纳米二氧化硅10% -25%、纳米磷酸钛5% -87%。
[0081]更具体采用如下成份配比实例:1、纳米二氧化钛I公斤、纳米氧化锆I公斤、纳米磷酸错I公斤、纳米二氧化娃10公斤、纳米磷酸钛5公斤。2、纳米二氧化钛20公斤、纳米氧化错20公斤、纳米磷酸错30公斤、纳米二氧化娃25公斤、纳米磷酸钛87公斤。3、纳米二氧化钛11公斤、纳米氧化锆11公斤、纳米磷酸锆16公斤、纳米二氧化硅18公斤、纳米磷酸钛41公斤。
[0082]优选采用如下成份配比实例:1、纳米二氧化钛12公斤、纳米氧化锆10公斤、纳米磷酸错13公斤、纳米二氧化娃15公斤、纳米硫化锌5公斤、纳米硫化镉3公斤、纳米硫化铅2公斤、纳米磷酸钛40公斤。2、纳米二氧化钛I公斤、纳米氧化错I公斤、纳米磷酸错I公斤、纳米二氧化娃10公斤、纳米磷酸钛4公斤,纳米硫化锌I公斤,纳米硫化镉I公斤,纳米硫化铅I公斤。3、纳米二氧化钛15%、纳米氧化错15%、纳米磷酸错25%、纳米二氧化娃25 %、纳米磷酸钛84%,纳米硫化锌6%,纳米硫化镉5%,纳米硫化铅5 %。4、纳米二氧化钛8公斤、纳米氧化错8公斤、纳米磷酸错13公斤、纳米二氧化娃13公斤、纳米磷酸钛44公斤,纳米硫化锌3公斤,纳米硫化镉3公斤,纳米硫化铅3公斤。
[0083]所述抗菌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氧化银10^-30%,硝酸银10% -30%、磷酸锌20% -30%、硝酸锌10% -60% ;即所述抗菌剂重量组成为氧化银10% -30%,硝酸银10% -30%、磷酸锌20% -30%、硝酸锌10% -60%。更具体采用如下成份配比实例:1、氧化银10公斤、硝酸银20公斤、磷酸锌25公斤、硝酸锌45公斤。2、氧化银10公斤,硝酸银10公斤、磷酸锌20公斤、硝酸锌10公斤。3、氧化银30公斤,硝酸银30公斤、磷酸锌30公斤、硝酸锌60公斤。4、氧化银20公斤,硝酸银20公斤、磷酸锌25公斤、硝酸锌30公斤。
[0084]所述驱虫剂由下列配比材料配制而成:3:1重量比的乙醇/樟树叶提取液混合物10%-50%,雷公藤提取液5% -15%,银杏树提取液5% -10%,牵牛子提取液I % -10%,香叶醇5% -15% ;
[0085]更具体采用如下成份配比实例:1、3:1乙醇/樟树叶提取液混合物35公斤、雷公藤提取液30公斤、银杏树提取液10公斤、牵牛子提取液10公斤、香叶醇15公斤。2、3:1重量比的乙醇/樟树叶提取液混合物10公斤,雷公藤提取液5公斤,银杏树提取液5公斤,牵牛子提取液I公斤,香叶醇5公斤;3、3:1重量比的乙醇/樟树叶提取液混合物50公斤,雷公藤提取液15公斤,银杏树提取液10公斤,牵牛子提取液10公斤,香叶醇15公斤;4、3:1重量比的乙醇/樟树叶提取液混合物30公斤,雷公藤提取液22公斤,银杏树提取液8公斤,牵牛子提取液5公斤,香叶醇10公斤。
[0086]所述防螨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25% -60%,纳米氧化银10% -20%、红藤提取液20% -65%;所述防螨剂重量组成为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25% -60%,纳米氧化银10% -20%、红藤提取液20% -65%。
[0087]更具体采用如下成份配比实例:1、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30公斤、纳米氧化银10公斤、红藤提取液60公斤。2、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25公斤,纳米氧化银10公斤、红藤提取液20公斤。3、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60公斤,纳米氧化银20公斤、红藤提取液65公斤。
4、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42公斤,纳米氧化银15公斤、红藤提取液42公斤。
[0088]所述固定剂为1 % -30 %的环氧树脂EP828,或EP1001水溶液,也可以是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水溶液;
[0089]更具体采用如下实例:1、10%的环氧树脂EP828,或EP1001水溶液,或羧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或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水溶液;2、20%的环氧树脂EP828,或EP1001水溶液,或羧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或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水溶液;3、30%的环氧树脂EP828,或EP1001水溶液,或羧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或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水溶液。
[0090]所述分散剂为10% -2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80水溶液,或10% -30% OP乳化剂水溶液,还可以使用其它醚类非离子助剂、酯类非离子助剂或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分散剂;
[0091]更具体采用如下实例:1、1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80水溶液,或10% OP乳化剂水溶液,或同样浓度的它醚类非离子助剂、酯类非离子助剂或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2、2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80水溶液,或30% OP乳化剂水溶液,或同样浓度的其它醚类非离子助剂、酯类非离子助剂或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3、15%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SO水溶液,或15% OP乳化剂水溶液,或同样浓度的其它醚类非离子助剂、酯类非离子助剂或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
[0092]所述去离子水为电阻率在1MΩ以上的去离子水。
[0093]用于所述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经下列方法制成:先将筛选后的触媒载体粉末用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40-50°C搅拌0.5或I或3h,静置0.5或I或3或5min后去除沉淀;最后,将得到的悬浊液3000或6000或10000r/min离心3或4或5min,得到的沉淀物干燥;再按配比将预处理后的载体粉末加入到相当于总量6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升温到40或55或70°C,保持温度搅拌1min后,搅拌的同时按照顺序和比例将触媒载体、纳米催化剂颗粒、抗菌剂、驱虫剂、防螨剂、固定剂水溶液、分散剂水溶液加入反应釜,补齐去离子水,保持温度搅拌I或3或5h ;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液超声分散0.5或I或1.5h,也可用高速搅拌机代替超声分散;
[0094]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蛭石颗粒按比例用混料机混合均匀,装入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封装成包,使用前,密封保存。
[0095]本发明所述净化包的制备方法是先用下列方法制成用于所述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先将筛选后的触媒载体粉末用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40-50°C搅拌0.5或I或3h,静置0.5或I或3或5min后去除沉淀;最后,将得到的悬浊液3000或6000或1000r/min离心3或4或5min,得到的沉淀物干燥;再按配比将预处理后的载体粉末加入到相当于总量6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升温到40或55或70°C,保持温度搅拌1min后,搅拌的同时按照顺序和比例将触媒载体、纳米催化剂颗粒、抗菌剂、驱虫剂、防螨剂、固定剂水溶液、分散剂水溶液加入反应釜,补齐去离子水,保持温度搅拌I或3或5h ;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液超声分散0.5或I或1.5h,也可用高速搅拌机代替超声分散;
[0096]再将分散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进行覆载:用涂覆的方法覆载到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的薄片状包材上,通过电热风箱或烘箱工艺烘干;用喷淋方法分别覆载到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上,通过烘箱或晾晒方法烘干;
[0097]最后将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蛭石颗粒按比例用混料机混合均匀,装入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封装成包,使用前,密封保存。
[0098]最优选的实施方案如下:
[0099]净化触媒试剂的重量配方组成是:触媒载体5%,纳米催化剂颗粒3%,抗菌剂2%,驱虫剂1%,防螨剂0.5%,固定剂1%,分散剂3%,去离子水84.5%。
[0100]净化触媒试剂的各项组成的成分为:
[0101](I)触媒载体中300-350目预处理后的多孔陶瓷粉重量占比90%,100-300目预处理后的活性炭颗粒重量占比10%。
[0102](2)纳米催化剂配比
[0103]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用纳米催化剂(触媒试剂)的重量配比为: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20公斤、氧化锌8公斤、二氧化错15公斤、纳米二氧化娃10公斤、纳米磷酸钛47公斤。
[0104]活性炭颗粒用纳米催化剂(触媒试剂)的重量组成为:纳米氧化锌20公斤、纳米氧化锡10公斤、纳米二氧化娃10公斤、纳米磷酸钛60公斤。
[0105]蛭石颗粒颗粒用纳米催化剂(触媒试剂)成份的重量配比为:纳米二氧化钛12公斤、纳米氧化错10公斤、纳米磷酸错13公斤、纳米二氧化娃15公斤、纳米硫化锌5公斤、纳米硫化镉3公斤、纳米硫化铅2公斤、纳米磷酸钛40公斤。
[0106]抗菌剂成份的重量配比为:氧化银10公斤、硝酸银20公斤、磷酸锌25公斤、硝酸锌45公斤。
[0107]驱虫剂成份的重量配比为:3:1醇/樟树叶提取液混合物35公斤、雷公藤提取液30公斤、银杏树提取液10公斤、牵牛子提取液10公斤、香叶醇15公斤。
[0108]防螨剂成份的重量配比为: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30公斤、纳米氧化银10公斤、红藤提取液60公斤。
[0109]固定剂为30%的环氧树脂EP828水溶液。
[0110]分散剂为2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SO水溶液。
[0111]去离子水为电阻率在10ΜΩ以上的去离子水.
[0112]净化包包材为:PP吸水无纺布,厚度是0.1mm,其上第一种触媒覆载量为40g/m2。净化包的尺寸为:长14cm,宽1cm,高0.7cm。
[0113]填充材料是:
[0114]椰壳活性炭10公斤、10-24目、碘值1100覆载第二种触媒药液100g/Kg ;
[0115]杏壳活性炭30公斤、10-24目、碘值900-1000覆载第二种触媒药液100g/Kg ;
[0116]金色剑波蛭石60公斤、10-30目、覆载第三种触媒药液量100g/Kg ;
[0117]制备方法是先用下列方法制成用于所述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先将筛选后的触媒载体粉末用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40-50°C搅拌2h,静置3min后去除沉淀;最后,将得到的悬浊液6000r/min离心4min,得到的沉淀物干燥;再按配比将预处理后的载体粉末加入到相当于总量6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升温到55°C,保持温度搅拌1min后,搅拌的同时按照顺序和比例将触媒载体、纳米催化剂颗粒、抗菌剂、驱虫剂、防螨剂、固定剂水溶液、分散剂水溶液加入反应釜,补齐去离子水,保持温度搅拌3h ;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液超声分散lh,也可用高速搅拌机代替超声分散;
[0118]再将分散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进行覆载:用涂覆的方法覆载到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的薄片状包材上,通过电热风箱或烘箱工艺烘干;用喷淋方法分别覆载到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上,通过烘箱或晾晒方法烘干;
[0119]最后将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蛭石颗粒按比例用混料机混合均匀,装入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封装成包,使用前,密封保存。
[0120]该方案得到的产品效果检测
[0121]1.甲醛清除效果
[0122]检测机构: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编号(N0.)201402CW109
[0123]检验方法参照JCT 1074-2008《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0124]实验条件:温度(20±20°C ;相对湿度(50±10) %。
[0125]检测结果见下表2
[0126]
序号I检测项目I标准要求 I检验结果pi
I 24小时甲醛净化效率%~ ^ 7586?31? 2 I甲醛净化效果持久性%~I彡60[7Γ?
[0127]2.抗菌效果
[0128]检测机构: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0129]检验方法参照AATCC147-2011平条纹法进行检测。
[0130]检测结果(定性抗菌效果)见下表3
[0131]
序号I检测项目I测试菌种I生长情况pife
?抗菌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底部无实验菌生长~有抗菌效果
[0132]3.无毒检测
[0133]检测机构: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0134]检验方法急性经口毒性检测:1S0 10993.11:206。
[0135]实验结果:实验动物在染毒14天内未见任何中毒症状,对实验动物进行大体病理解剖未见异常。
[0136]结论:样品对大鼠的经口 LD50 > 5.0g/Kg,根据急性毒性分级,该样品属实际无毒。
[0137]本发明是一种环保空气净化包,用于净化家具等室内污染源释放出来的甲醛等有害物质。使用时将净化包放置于家具内或家具旁,让净化包与有害气体释放源充分接触,无需光照,即可长时间分解污染源释放出的甲醛、苯系物、氨、TVOC等有害气体,并通过三种触媒与包材、活性炭、蛭石的特定搭配,首先对危害较大的甲醛进行净化,其次,利用活性炭对苯的吸附能力对苯系物进行净化,最后,利用蛭石对多种尺寸有害物的吸附能力对TVOC进行净化;同时具有防潮、抗菌防霉、清除异味的功能。
[0138]本发明主要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等材料吸附有害物质,并通过触媒将吸附的有害气体分解,形成从吸附到分解再到吸附的循环,从而实现对自身的清洁,不需人工定期处理,提高了清除有害气体的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环保净化材料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包,其特征在于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填充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所述织物及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分别覆载有功能相同或者功能不同或者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空气净化触媒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化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覆载有对甲醛、氨气等有催化分解作用的触媒材料,所述活性炭颗粒覆载有以分解苯系物、甲醛为主要作用的触媒材料,所述蛭石颗粒覆载有以分解大部分TVOC为主要功能的触媒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化包,其特征在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材料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1-99%: 99-1%;所述覆载是先将空气净化触媒材料与其它辅料配制成空气净化触媒药液,再进行覆载; 所述织物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平米10_150g,所述织物厚度是0.01-20mm,所述织物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工艺包括浸溃、涂覆或者喷淋后烘干,所述织物包尺寸为长 9_20cm,宽 4_15cm,高 0.5_5cm ; 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千克20-200g,所述活性炭颗粒选自椰壳、果壳、木质、煤质活性炭颗粒,所述活性炭颗粒粒径为5-60目,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工艺包括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 所述蛭石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量为每千克1-1OOg,所述蛭石颗粒粒径为10-80目,所述蛭石颗粒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覆载工艺包括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净化包,其特征在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蛭石颗粒的重量配比为30-70: 70-30 ; 所述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的封口方式包括热压、缝纫,所述织物包括纺织物、无纺布、无纺布纸、复合织物; 所述活性炭颗粒为椰壳与杏壳活性炭任意比例的混合颗粒,所述活性炭颗粒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为烘箱或者热风或者晾晒烘干; 所述蛭石颗粒浸溃或者喷淋后烘干为烘箱或者晾晒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净化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触媒载体1% -20%,纳米催化剂颗粒1% -25%,适量抗菌剂、驱虫齐U、防螨剂、固定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 所述织物及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分别覆载由不同纳米催化剂配制成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净化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媒载体为100-300目活性炭、200-400目蛭石粉、300-1100目多孔陶瓷粉、多孔二氧化硅粉或其他的稳定合成多孔材料粉末; 所述织物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中纳米催化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9% -40%、氧化锌5% -20 %、二氧化锆1% -20% ;纳米磷酸钛10% -85% ; 所述活性炭颗粒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中纳米催化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纳米氧化锌5% -40%、纳米氧化锡2% -20%、纳米二氧化硅5% -30%、纳米磷酸钛10% -88% ; 所述蛭石颗粒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中纳米催化剂由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材料配制而成:纳米二氧化钛1% -20%、纳米氧化锆1% -20%、纳米磷酸锆1% -30%、纳米二氧化硅10% -25%、纳米磷酸钛5% -87% ; 所述适量抗菌剂、驱虫剂、防螨剂、固定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为适量抗菌剂、驱虫剂、防螨剂、固定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5% -95.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净化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触媒载体1% _20%,纳米催化剂颗粒1% -25%,抗菌剂1% -10%,驱虫剂1% _15%,防螨剂0.1% _5%,固定剂0.01-5%,分散剂0.1% -15 %,去离子水5% -95.7% ; 所述蛭石颗粒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中纳米催化剂由下列重量配比材料配制而成:纳米二氧化钛1% -15%、纳米氧化锆1% -15%、纳米磷酸锆1% -25%、纳米二氧化硅10%-25%,纳米磷酸钛4 % -84 %,纳米硫化锌I % -6 %,纳米硫化镉I % -5 %,纳米硫化铅1% -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净化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由下列重量配比原料配制而成:氧化银10% -30%,硝酸银10% -30%、磷酸锌20% -30%、硝酸锌10% -60% ; 所述驱虫剂由下列配比原料配制而成:3:1重量比的乙醇/樟树叶提取液混合物10 %-50%,雷公藤提取液5 % -15 %,银杏树提取液5 % -10 %,牵牛子提取液I % -10 %,香叶醇 5% -15% ; 所述防螨剂由下列重量配比原料配制而成: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25% -60%,纳米氧化银10% -20%、红藤提取液20% -65% ; 所述固定剂为10% -30%的环氧树脂EP828,或EP1001水溶液,也可以是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水溶液作为固定剂; 所述分散剂为10% -20%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80水溶液,或10% -30% OP乳化剂水溶液,还可以使用其它醚类非离子助剂、酯类非离子助剂或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分散剂; 所述去离子水为电阻率在1MΩ以上的去离子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净化包,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方法制成:先将筛选后的触媒载体粉末用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40-50°C搅拌0.5-3h,静置0.5-5min后去除沉淀;最后,将得到的悬池液3000-10000r/min离心3_5min,得到的沉淀物干燥;再按配比将预处理后的载体粉末加入到相当于总量6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升温到40-70°C,保持温度搅拌1min后,搅拌的同时按照顺序和比例将触媒载体、纳米催化剂颗粒、抗菌剂、驱虫剂、防螨齐U、固定剂水溶液、分散剂水溶液加入反应釜,补齐去离子水,保持温度搅拌l_5h ;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液超声分散0.5-1.5h制成空气净化触媒药液,也可用高速搅拌机代替超声分散制成空气净化触媒药液; 再将分散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进行覆载:用涂覆的方法覆载到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的薄片状包材上,通过电热风箱或烘箱工艺烘干;用浸溃方法分别覆载到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上,通过烘箱或晾晒方法烘干; 最后将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蛭石颗粒按比例用混料机混合均匀,装入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封装成包,使用前,密封保存。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净化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下列方法制成用于所述覆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筛选后的触媒载体粉末用超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40-50°C搅拌0.5-3h,静置0.5-5min后去除沉淀;最后,将得到的悬浊液3000-10000r/min离心3_5min,得到的沉淀物干燥;再按配比将预处理后的载体粉末加入到相当于总量60%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升温到40-70°C,保持温度搅拌1min后,搅拌的同时按照顺序和比例将触媒载体、纳米催化剂颗粒、抗菌剂、驱虫剂、防螨剂、固定剂水溶液、分散剂水溶液加入反应釜,补齐去离子水,保持温度搅拌l_5h ;将搅拌完成的混合液超声分散0.5-1.5h,也可用高速搅拌机代替超声分散; 再将分散好的空气净化触媒药液进行覆载:用涂覆的方法覆载到透气亲水性织物包的薄片状包材上,通过电热风箱或烘箱工艺烘干;用浸溃方法分别覆载到活性炭颗粒和蛭石颗粒上,通过烘箱或晾晒方法烘干; 最后将上步得到的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活性炭颗粒与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蛭石颗粒按比例用混料机混合均匀,装入覆载有空气净化触媒药液的透气亲水性织物包内封装成包,使用前,密封保存。
【文档编号】B01J20/20GK104209091SQ201410359602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李国存, 高仲 申请人:微摩空间室内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