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494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砂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包括提砂管上部锥体、出砂口支撑管、金属短接、防溅板,所述出砂口支撑管竖直固定在所述提砂管上部锥体上,所述防溅板由所述出砂口支撑管固定支撑,在所述防溅板上安装有金属短接,所述防溅板为圆柱型,所述防溅板外侧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廊道。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导砂器的外形、廊道宽度、旋向、间隔及深度等导砂器的结构,这样能够在保证气、水正常通过的前提下,能够大大降低活性砂过滤器跑砂而导致的滤料流失的问题,从而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稳定性及连续性,节约水厂滤料的储备用量及占地,减少了滤料采购的成本及水厂运行维护的费用。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砂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 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

【背景技术】
[0002] 活性砂过滤器主要依靠内部滤料(即活性砂)对污水中悬浮物截留达到净化的目 的,因此跑砂是传统活性砂过滤器最大的制约因素。滤料(即活性砂)是活性砂过滤器的 核心,整个设备的运行主要借助于活性砂的截留作用。装有传统导砂器的活性砂过滤器年 均跑砂量大于等于总填砂量的10%,单套活性砂过滤器总填砂量约为25吨,当过滤器跑砂 量较多时,影响过滤效果,出水水质不达标。由于滤料流失率较高,过滤器运行2-3年后需 要补充滤料,补充时需要停止进水,补充后需要试水运行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出水指标。在补 充滤料及试水运行阶段,影响出水水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一个设计规模为5万吨/天 的水厂为例,活性砂过滤器年跑砂量按10%计算,则设备运行3年跑砂量可达360吨,占地 面积约为200m3,而活性砂过滤器的正常使用寿命为不低于15年。较大的跑砂量对水厂的 活性砂储备量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占用了水厂较大的面积。无论是活性砂的储备还是较高 频率的活性砂补充,势必造成水厂的滤料成本及运行维护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包括提砂管上部锥体、出 砂口支撑管、金属短接、防溅板,所述出砂口支撑管坚直固定在所述提砂管上部锥体上,所 述防溅板由所述出砂口支撑管固定支撑,在所述防溅板上安装有金属短接,所述防溅板为 圆柱型,所述防溅板外侧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廊道。
[0005] 优选地,所述廊道宽度为8-12mm,所述廊道之间的间距为8-12mm。
[0006] 优选地,所述廊道宽度为10mm,所述廊道之间的间距为10mm。
[0007] 优选地,所述防溉板的外径为230-240mm,所述防溉板的内径为160-170mm,所述 防溉板的厚度为55-60mm。
[0008] 优选地,所述防溅板的外径为235mm,所述防溅板的内径为165mm,所述防溅板的 厚度为58mm。
[0009] 优选地,所述廊道从所述防溅板上端向右下方贯穿至所述防溅板下端。
[0010] 优选地,所述导砂器外层还设有防溅罩。
[0011] 优选地,所述防溅板最外缘与所述防溅罩的距离为l〇_15mm,所述防溅板的上端与 所述防溅罩上部的距离为95-100mm。
[0012] 优选地,所述防溅板最外缘与所述防溅罩的距离为13. 5mm,所述防溅板的上端与 所述防溅罩上部的距离为97mm。
[0013]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通过改变导砂器的外形、廊道宽 度、旋向、间隔及深度等导砂器的结构,这样能够在保证气、水正常通过的前提下,能够大大 降低活性砂过滤器跑砂而导致的滤料流失的问题,从而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稳定性及连续 性,节约水厂滤料的储备用量及占地,减少了滤料采购的成本及水厂运行维护的费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 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18]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包括提砂管上部锥 体5、出砂口支撑管4、金属短接2、防溅板1,所述出砂口支撑管坚直固定在所述提砂管上部 锥体上,所述防溅板由所述出砂口支撑管固定支撑,在所述防溅板上安装有金属短接,所述 防溅板为圆柱型,所述防溅板外侧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廊道3。
[001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所述廊道宽度为8-12_,所述廊道之间 的间距为8-12mm,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廊道宽度为10mm,所述廊道之间的 间距为1〇臟。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所述防溅板的外径为230-240mm,所述防 溉板的内径为160_170mm,所述防溉板的厚度为55-60mm,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中,所述防溅板的外径为235mm,所述防溅板的内径为165mm,所述防溅板的厚度为58mm。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所述廊道从所述防溅板上端向右下方贯 穿至所述防溅板下端。
[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所述导砂器外层还设有防溅罩。其中,所 述防溅板最外缘与所述防溅罩的距离为l〇_15mm,所述防溅板的上端与所述防溅罩上部的 距离为95-100mm。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溅板最外缘与所述防溅罩的距离 为13. 5mm,所述防溅板的上端与所述防溅罩上部的距离为97mm。
[0023] 如图1所示,传统的导砂器的防溅板是一个外径为220_,厚度为10mm的圆柱形薄 板,与防溉罩之间的距离为13. 5mm。通水量为0. 09898L。
[0024] 而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防跑砂式导砂器的防溅板的外径为 235mm,内环直径为165mm,厚度为58mm,圆柱形,有廊道,廊道宽10mm,廊道间距为10mm。防 溉板与防溉罩之间的距离为6mm。通水量为1.538L,大于传统式导砂器的通水量。防跑砂 式导砂器的防溅板上部距离防溅罩上部的距离为97mm,计算出跑砂飞溅高度小于50mm,因 此97mm可以保证活性砂不会飞溅出防溅罩。
[0025]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相比于之前 的导砂器厚度上增加了,这样能够更好的挡住滤料的通过。其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 跑砂式导砂器与防溅罩的距离较相比于之前的导砂器与防溅罩的距离有所减小,这样距离 减小了也能够更好的挡住滤料的通过。最后在防溅板的外缘设有廊道,还能够较之前的导 砂器具有更大的水流量,使生产效率更高。
[0026] 因此,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通过改变导砂器的外形、廊 道宽度、旋向、间隔及深度等导砂器的结构,这样能够在保证气、水正常通过的前提下,能够 大大降低活性砂过滤器跑砂而导致的滤料流失的问题,从而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稳定性及 连续性,节约水厂滤料的储备用量及占地,减少了滤料采购的成本及水厂运行维护的费用。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提砂管上部锥体、出砂口支撑管、金属短接、 防溅板,所述出砂口支撑管坚直固定在所述提砂管上部锥体上,所述防溅板由所述出砂口 支撑管固定支撑,在所述防溅板上安装有金属短接,所述防溅板为圆柱型,所述防溅板外侧 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廊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廊道宽度为8-12mm, 所述廊道之间的间距为8-12m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廊道宽度为10mm,所 述廊道之间的间距为l〇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板的外径为 230-240mm,所述防溉板的内径为160-170mm,所述防溉板的厚度为55-60mm。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板的外径为 235mm,所述防?贱板的内径为165mm,所述防?贱板的厚度为58mm。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廊道从所述防溅板 上端向右下方贯穿至所述防溅板下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砂器外层还设有 防溉罩。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板最外缘与所 述防溅罩的距离为l〇_15mm,所述防溅板的上端与所述防溅罩上部的距离为95-100mm。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跑砂式导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板最外缘与所 述防溅罩的距离为13. 5mm,所述防溅板的上端与所述防溅罩上部的距离为97mm。
【文档编号】B01D24/46GK203886259SQ201420228950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7日
【发明者】于堃 申请人:绿源(北京)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