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267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生化处理池、pH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和浓缩池,pH调节池内装有调节污水pH值的第一加药系统,反应池内装有向污水中加入Mg2+和PO43-的第二加药系统,还包括将浓缩池的固体沉淀物与养殖场固体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的堆肥车间。通过设置沉淀池,向污水加入Mg2+和PO43-以使污水中的氨氮沉淀,同时配合与养殖场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处理将氨氮转换成肥料,不仅可以让出水氨氮达标,也让资源得到循环利用,非常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与此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将固体沉淀与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大大提高肥料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用于养殖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工艺是目前公认的最经济高效方法。采用厌氧-好氧工艺系统的处理实际养殖场废水目前尚少见报道,且已有的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养殖场废水报道,其处理效果均不佳,主要是好氧处理后对厌氧消化液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差,尤其是氨氮去除率不高,远未达到排放标准。
[0003]氨氮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污染物质,随着全球水环境不断恶化及公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各国都纷纷制定了严格的氨氮排放标准,因此,探索经济有效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己成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并将氨氮转换成肥料的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生化处理池、pH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和浓缩池,所述PH调节池内装有调节污水pH值的第一加药系统,所述反应池内装有向污水中加入Mg2+和PO/—的第二加药系统,还包括将浓缩池的固体沉淀物与养殖场固体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的堆肥车间。
[0006]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生化处理池包括厌氧池和好氧池。
[0007]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加药系统包括伸至pH调节池内的第一给药管、装在所述第一给药管上的第一给药泵以及检测所述PH调节池内污水pH值的检测装置。
[0008]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加药系统包括伸至反应池内的第二给药管和装在所述第二给药管上的第二给药泵。
[0009]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pH调节池和反应池中均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由所述电动机带动并伸至PH调节池和反应池内的驱动轴以及装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搅拌桨。
[0010]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反应池和沉淀池均设有与所述生化处理池连通的上清液回流通道。
[0011]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通过管道与所述堆肥车间连通的生物除臭滤塔,所述管道上装有离心风机。
[0012]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生化处理池和pH调节池间设有水量调节池,所述水量调节池内设有将污水泵至PH调节池的提升泵。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系统在处理高氨氮浓度养殖废水的过程中,设置沉淀池,进水在经过水量调节池后提升到pH调节池,调节pH至最佳值后,加入Mg2+和P043_反应沉淀,在此过程中,养殖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已经被沉淀90%以上,上清液可以直接回流至生化处理池进行深度处理,同时生成的固体沉淀将被输送至堆肥车间与养殖场固体废弃物(动物尸体、粪便)混合堆肥,生产肥料。堆肥车间里面产生的废气也将通过离心风机输送至生物除臭滤塔处理,然后达标排放。
[0014]本技术在处理养殖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同时,还能将氨氮转换成肥料,不仅可以让出水氨氮达标,也让资源得到循环利用,非常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与此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根据统计,每沉淀Ikg的氨氮能产生7.59kg的固体沉淀。将固体沉淀与养猪场的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大大提高肥料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系统I,所述污水处理系统I包括依次连通的生化处理池11、水量调节池12、pH调节池13、反应池14、沉淀池15和浓缩池16,所述水量调节池12内设有将污水泵至pH调节池13的提升泵2。所述pH调节池13内装有调节污水pH值的第一加药系统,所述反应池14内装有向污水中加入Mg2+和PO/—的第二加药系统,还包括将浓缩池16的固体沉淀物与养殖场固体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的堆肥车间5。所述反应池14和沉淀池15均设有与所述生化处理池11连通的上清液回流通道17。
[0018]其中,所述生化处理池包括厌氧池和好氧池。所述第一加药系统包括伸至pH调节池13内的第一给药管31、装在所述第一给药管31上的第一给药泵32以及检测所述pH调节池13内污水pH值的检测装置33。所述第二加药系统包括伸至反应池14内的第二给药管41和装在所述第二给药管41上的第二给药泵42。所述pH调节池13和反应池14中均装有搅拌装置6,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由所述电动机带动并伸至pH调节池13和反应池14内的驱动轴以及装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搅拌桨。
[0019]此外,还包括通过管道与所述堆肥车间5连通的生物除臭滤塔7,所述管道上装有离心风机8。
[0020]养殖废水经生化处理池11厌氧、好样处理后,进入水量调节池12,由提升泵2将水量调节池12中的水均匀输送至pH调节池13 ;pH调节池13将废水pH值调节至反应最佳值9.5,然后自流到反应池14 ;在反应池14中加入一定量的Mg2+和P043_,此时废水中Mg2+:NH4+:P043_比例为1.3:1:1.1,与养殖废水中的氨氮充分搅拌反应20-30min后生成磷酸铵镁,流入沉淀池15 ;废水在沉淀池15中停留2h后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此时上层废水中的氨氮已经得到处理,去除率基本在90%以上,故可以直接通过上清液回流通道回流至生化处理池11,而下层沉淀物(磷酸铵镁)通过自吸泵9进入浓缩池16,降低沉淀物的含水率;磷酸铵镁在经过浓缩后,输送至堆肥车间5与养殖场固体废弃物混合堆肥。堆肥车间5里面的废气通过离心风机8输送至生物除臭滤塔7处理,然后达标排放。
[0021]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生化处理池、PH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和浓缩池,所述pH调节池内装有调节污水pH值的第一加药系统,所述反应池内装有向污水中加入Mg2+和P043_的第二加药系统,还包括将浓缩池的固体沉淀物与养殖场固体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的堆肥车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池包括厌氧池和好氧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系统包括伸至PH调节池内的第一给药管、装在所述第一给药管上的第一给药泵以及检测所述PH调节池内污水pH值的检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药系统包括伸至反应池内的第二给药管和装在所述第二给药管上的第二给药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和反应池中均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由所述电动机带动并伸至pH调节池和反应池内的驱动轴以及装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搅拌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和沉淀池均设有与所述生化处理池连通的上清液回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管道与所述堆肥车间连通的生物除臭滤塔,所述管道上装有离心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固体废弃物与污水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池和pH调节池间设有水量调节池,所述水量调节池内设有将污水泵至pH调节池的提升泵。
【文档编号】B01D53/84GK204185337SQ201420521661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董部根, 戴圣根 申请人:广州嘉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