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控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637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压机技术,具体是一种气控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压机冷凝器一般采用电控结构,电控式冷凝器安装需要电控回路,结构比较复杂,同时可靠性受工作环境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控式冷凝器,它采用气压差控制排污排水功能,增加了分离腔的空间,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来自空压机的油/水混合物通过底部的机械放水阀排出;本发明不需要安装电控回路,安装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控式冷凝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冷凝器,螺旋冷凝器表面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离心分离腔,螺旋冷凝器下方为压缩进气腔,压缩进气腔与离心分离腔通过螺旋冷凝器底部的中孔连通, 螺旋冷凝器内部设有中心排气通道,中心排气通道与压缩进气腔之间通过滤网隔离,壳体的下部还设置有污物收集腔,壳体的底部设有阀座,阀座上设置真空阀片和排污口,排污口与污物收集腔和压缩进气腔连通,真空阀片处于污物收集腔、压缩进气腔及排污口之间的通道内。

本发明采用气压差控制排污排水功能,增加了分离腔的空间,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来自空压机的油/水混合物通过底部的机械真空阀排出;本发明不需要安装电控回路,安装更加方便,安装时,只需将本产品安装在空压机到干燥器的供气管路中,气控冷凝器总成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干燥器或空压机卸荷控制阀,如此安装还可以节约安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气控式冷凝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冷凝器2,螺旋冷凝器2表面设置有螺旋槽21,螺旋槽21与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离心分离腔3,螺旋冷凝器2下方为压缩进气腔4,压缩进气腔4与离心分离腔3通过螺旋冷凝器2底部的中孔连通, 螺旋冷凝器2内部设有中心排气通道22,中心排气通道22与压缩进气腔4之间通过滤网5隔离,壳体1的下部还设置有污物收集腔6,壳体1的底部设有阀座7,阀座7上设置真空阀片71和排污口72,排污口72与污物收集腔6和压缩进气腔4连通,真空阀片71处于污物收集腔6、压缩进气腔4及排污口72之间的通道内。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在空压机工作过程中,压缩空气从进气口11进入,经过螺旋冷凝器2被螺旋槽21分离,使净化后的压缩空气从螺旋冷凝器2底部经中孔进入压缩进气腔4,再从中心排气通道流出进入使用;另一方面压缩空气从进气口11进入,经过螺旋冷凝器2被螺旋槽21分离,使空气中的油污、水滴和杂物,被螺旋冷凝器2的螺旋槽21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油污、水滴和杂物被隔离到滤网5内,滤网5将收集油污杂物等与压缩空气分离。

压缩空气进入压缩进气腔4内,通过滤网,随着进入压缩进气腔的压力增大,打开真空阀片71,压缩空气和冷凝污物通过真空阀片71处的通道,进入污物收集腔6,直到污物收集腔6内达到压力平衡,真空阀片71关闭;冷凝器总成排气口使用压缩空气时,导致压缩进气腔4内气压下降,使压缩进气腔4比污物收集腔6内的压力低,打开真空阀片71,随气排出污物收集腔内的油污、水滴和杂物,直至两腔内压力平衡关闭真空阀片。

本发明采用气压差控制排污排水功能,增加了分离腔的空间,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来自空压机的油/水混合物通过底部的真空阀排出,真空阀由气压差控制,具有可靠性好,工作稳定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