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6159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净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水质的逐渐恶化,净水器已经慢慢的走进了广大用户的家里,而且净水器逐渐在用户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有的净水器由于管路接头及水管过多带来的净水器工作漏水现象时有发生,为净水器产品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而且管路部件过多,也使得净水器产品装配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漏水、生产效率高的净水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净水器,包括:集成水路板以及多个水路部件,所述多个水路部件以模块方式插接于所述集成水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水路部件包括:废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高压开关、单向阀、转接头以及滤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用于加固所述滤芯的滤芯紧固件,所述滤芯紧固件与所述集成水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滤芯紧固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滤芯一端的第一紧固环,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滤芯另一端的第二紧固环。

优选地,所述净水器还包括:为净水器提供水动力的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所述转接头与所述集成水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净水器还包括:控制所述净水器工作的电器元件组件,所述电器元件组件与所述滤芯及集成水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集成水路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集成水路板具有内置水路;集成水路板上设置有水路进出口,所述内置水路通过所述水路进出口与外部 水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集成水路板包括上水路板和下水路板,所述下水路板上设有水路槽,所述水路槽在所述上路板和下水路板扣合后形成所述内置水路。

优选地,所述上水路板与下水路板焊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集成水路板包括:至少三层水路板,所述至少三层水路板之间形成至少两层水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净水器,将净水器的相关水路部件以模块方式插接于集成水路板上,从而基于集成水路板实现净水器系统的模块化,而且结构简单、防漏水、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净水器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净水器的主视图。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及图2所示,图1是本发明净水器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净水器的主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净水器,包括:壳体、集成水路板2以及多个水路部件,所述多个水路部件以模块方式插接于所述集成水路板2上;集成水路板2固定于壳体的后壳1上,集成水路板2在系统中起到集成水路流道的作用。

其中,多个水路部件可以包括:废水电磁阀4、进水电磁阀5、高压开关6、单向阀7、转接头8以及滤芯9等。

由此,将多个水路部件以模块方式插接于所述集成水路板2上,实现净 水器系统的模块化,而且结构简单、防漏水、生产效率高,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管路接头及水管过多带来的净水器工作漏水现象的发生,以及由于管路部件过多,使得净水器产品装配过程繁琐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需要,设置有多个滤芯9构成滤芯组件。

为了更好的装配固定各个滤芯9,本实施例还在净水器中设置用于加固各滤芯9的滤芯紧固件,滤芯紧固件与集成水路板2固定连接。

其中,作为优选实现方式,所述滤芯紧固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滤芯9一端的第一紧固环10,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滤芯9另一端的第二紧固环11,该第二紧固环11可以用于固定滤芯9远离滤芯接口(滤芯9与集成水路板2的连接接口)的一端。

在装配滤芯9时,首先,通过第二紧固环11将滤芯9一端初步固定,然后,通过第一紧固环10将滤芯9另一端固定,由此将滤芯9紧固安装于集成水路板2上,解决了直插式滤芯9的紧固问题,具有牢固、防松脱的优点,而采用直插式滤芯9,相比现有的转接式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器还包括:为净水器提供水动力的水泵12,所述水泵12通过所述转接头8与所述集成水路板2固定连接。

具体实现时,可以设置两个转接头8,其中一转接头8连接集成水路板2上的接口,另一转接头8连接水泵12,然后两个转接头8对接,从而实现水泵12与集成水路板2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器还包括:控制所述净水器工作的电器元件组件,所述电器元件组件与所述滤芯9及集成水路板2固定连接。

上述电器元件组件可以包括电控盒、直流电源、电磁阀、管接头及单向阀等。

在本实施例中,集成水路板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集成水路板2具有内置水路;集成水路板2上设置有水路进出口13,所述内置水路通过所述水路进出口13与外部水路连通。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集成水路板2包括上水路板和下水路板,所述下水路板上设有水路槽,所述水路槽在所述上路板和下水路板扣合后形成所述内置水路。所述上水路板与下水路板焊接为一体。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集成水路板2可以包括:至少三层水路板,所述至少三层水路板之间形成至少两层水路。

由此将水路集成在集成水路板2内的结构设计,使得水路板的装配工艺简单,一体设计更可以在很大程度解决以往净水器漏水现象的发生,而且采用多层流道设计,相对于两板单层流道设计,可以更好的适应各种复杂水路的流道设计,又由于多层流道结构使得单块组成板上面的流道布置会相对简单化,从而降低模具设计或者其它成型方式的难度,更好的保障水路板制作及成型产品结构功能完善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基于上述结构的净水器,自来水从水路进出口13(外部水路交换模块)进入净水器系统,通过集成水路板2内部水流道一次输入到水路部件(废水电磁阀4、进水电磁阀5、高压开关6、单向阀7)、水泵12及滤芯9,经过处理再经所述外部水路交换模块将净水输出系统。

更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水泵12可以选用隔膜泵(Diaphragm pump或Membrane pump),又称为气动隔膜泵(pneumatic diaphragm pump)或气动双隔膜泵(Air Operated Double Diaphragm Pump)。隔膜泵是往复泵的一种,用弹性薄膜、耐腐蚀橡胶或弹性金属片将泵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部分,分别作为被输送液体和活柱存在的区域。这样,活柱不与输送的液体接触。活柱的往复运动通过同侧的介质传递到隔膜上,使隔膜亦作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被输送液体经球形活门吸入和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净水器,通过将净水器的相关水路部件以模块方式插接于集成水路板2上,从而基于集成水路板2实现净水器系统的模块化,而且结构简单、防漏水、生产效率高。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