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药成份的加热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849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创造涉及中药成份提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中药成份的加热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中药提取装置通常是采用浸泡或蒸煮、溶剂提取方式,其提取过程是利用加热加速提取罐内药液成份的提取,但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罐体底部设置加热器,这种情况下若罐体内搅拌程度不够,罐体容易出现中药材糊底;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加热套的加热方式,此种加热方式从罐体外部向内部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存在热传递的热量损失。

发明创造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中药成份的加热提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中药成份的加热提取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液口,下方设置有出液口和出料口,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罐体内部,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棒,每个所述搅拌棒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转动轴的内部设置有导线,所述加热器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向上旋的搅拌叶。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棒的数量为3~5个。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创造通过在转动轴上的搅拌棒上设置加热器,达到在转动轴带动搅拌棒旋转过程中搅拌棒对罐体内的中药溶液进行加热,在混合的同时均匀加热,相比底部加热和外部加热,具有更好的加热效果;

2、本发明创造通过在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向上旋的搅拌叶与搅拌棒配合,对罐体内中药溶液进行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罐体 2、进液口 3、出液口 4、出料口

5、驱动电机 6、进料口 7、搅拌棒 8、加热器

9、搅拌叶 10、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新型中药成份的加热提取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6和进液口2,下方设置有出液口3和出料口4,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连接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位于罐体1内部,转动轴10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棒7,每个搅拌棒7内设置有加热器8,转动轴10的内部设置有导线,加热器8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5连接。

转动轴10的底部设置有向上旋的搅拌叶9。

搅拌棒7的数量为3~5个。

本发明创造的工作过程:通过进料口6将中药材加入到罐体1内,有进液口2将溶剂加入到罐体1内,通过驱动电机5带动转动轴10的转动,转动轴10带动搅拌棒7对溶液混合的同时搅拌棒7内部的加热器8对溶液进行加热,提高浸提效果,在搅拌过程中转动轴10底部的搅拌叶9使溶液向上运动,搅拌棒7水平转动使溶液向下运动,使罐体1内溶液混合更为均匀,提取接受后,通过出液口3排出提取液,废中药材由出料口4排出。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造通过在转动轴10上的搅拌棒7上设置加热器8,达到在转动轴10带动搅拌棒7旋转过程中搅拌棒7对罐体1内的中药溶液进行加热,在混合的同时均匀加热,相比底部加热和外部加热,具有更好的加热效果;

本发明创造通过在转动轴10的底部设置有向上旋的搅拌叶9与搅拌棒7配合,对罐体1内中药溶液进行充分混合。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