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再生槽硫泡沫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181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液法脱硫的装置,具体的说就是一种新型再生槽硫泡沫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液法脱硫作为煤气化合成氨生产的气体净化装置,其净化效果、装置运行周期都关乎到系统连续运行的稳定性。其基本原理为:脱硫贫液(含碱、催化剂、水等组成的溶液)经贫液泵打入脱硫塔上部与含有H2S的气体逆向接触,其中H2S被碱液吸收,吸收H2S后的溶液(富液)排入富液槽,经富液泵送到再生槽上面的喷射器,富液经喷射器吸入氧气经降液管送到再生槽下部,富液中的硫氢根离子与氧气反应生成单质硫,以硫泡沫的形式浮出液面后溢流到硫泡沫收集跑道,然后进入硫泡沫槽,硫泡沫通过熔硫后获得工业硫磺;去除硫泡沫后的溶液(贫液)进入贫液槽经贫液泵再送入脱硫塔连续循环运行。其中再生后溶液(贫液)悬浮硫含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吸收H2S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含悬浮硫较高的溶液在脱硫塔中长期循环,会导致硫膏在填料层上附着、沉积,进而导致系统压差增加、溶液偏流等现象影响生产,甚至需要系统停车才能处理。

目前行业中脱硫再生槽的设计仍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但随着很多企业装置能力不断增大,为保证溶液在再生槽内的停留时间的要求,就简单的增大再生槽的直径和高度,但却延长了硫泡沫从浮选到溢流的时间,随着液面湍动,不少硫泡沫出现破碎沉降进入溶液中,增加了溶液悬浮硫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在现有设备上直接改造,且改造改造费用低廉的新型再生槽硫泡沫分离装置。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再生槽硫泡沫分离装置,包括再生槽,在再生槽一侧设有泡沫收集跑道,在泡沫收集跑道一侧均布有一组降液管;设置一个硫泡沫收集槽,所述的硫泡沫收集槽与再生槽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收集跑道为环形,且在其内侧还跨设有导沫槽,所述的导沫槽与泡沫收集跑道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导沫槽为一字型或十字型或井字型。

所述的导沫槽的外壁至少与一根降液管外壁相连,并与降液管形成支撑配合。

所述的导沫槽是由碳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

发明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沫槽的方式,把再生出来的硫泡沫能及时、快速的收集并导入硫泡沫收集槽中,从而减少了硫泡沫在液面流动时出现的破碎沉降现象,增加脱硫再生效果减少脱硫液悬浮硫含量,避免脱硫塔长期运行而出现的堵塔、偏流现象。 同时,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在现有设备上直接改造,且改造改造费用低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再生槽硫泡沫分离装置,包括圆形再生槽1,在再生槽1的内侧设有一个环形的泡沫收集跑道2,在泡沫收集跑道2内侧的再生槽区域中还均布有一组竖直分布的降液管6。

在环形泡沫收集跑道2内侧的再生槽区域上跨设有一个十字型的导沫槽5,所述的导沫槽5的四个端部均与泡沫收集跑道2相连通,且所述的导沫槽5与反应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导沫槽5由碳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所述的导沫槽5的外壁至少与一根相邻的降液管2外壁相连,以便使降液管2对导沫槽5起到支撑配合。

在再生槽1一侧还设有位置低于泡沫收集跑道2的硫泡沫收集槽3,所述的硫泡沫收集槽3通过一个倾斜的管道4与泡沫收集跑道2相连通。

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所示为硫泡沫移动轨迹。

由于本发明在环形再生槽内侧增设导沫槽,将原反应液面分割成若干区域,使得反应液面上的硫泡沫能就近且快速的经导沫槽进入泡沫收集跑道,进而迅速的将硫泡沫输送到硫泡沫收集槽中。有效的避免了,因硫泡沫在反应液面上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破碎沉降的情况发生,从而达到优化再生液质量维护脱硫系统良性运行的目的。

本发明主要用于较大直径的罐体,且根据再生槽中反应液面的直径将导沫槽设置成一字型或十字型或井字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