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滤芯及净水滤芯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768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滤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净水滤芯及净水滤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墨烯的研发以及产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各种石墨烯微片的制备工艺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物理法制备的石墨烯微片,成本较低,产量较高,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获得了人们的好评。石墨烯微片高的比表面积,使其吸附特性得以显现,在水处理工艺中,应用该种材料,是这种新材料得以广泛应用一个突破点。

目前,常用的水处理材料中,各类活性炭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椰壳活性炭,是家用净水器中经常使用的物质。椰壳活性炭比表面高,但水流经过时,颗粒之间缝隙过大,水流中的杂质吸附较少。石墨烯微片在水环境中,有较强的富集性,石墨烯微片之间缝隙极小,粉体富集后水流通过量剧烈减少,影响正常用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吸附能力非常好的净水滤芯及净水滤芯的制备方法,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净水滤芯其包括上下均有网格的滤芯筒壳,滤芯筒壳上下设置海绵防漏塞,滤芯筒壳内设置石墨烯微片和活性炭颗粒的混合物。

优选地,石墨烯微片和椰壳活性炭的比例设置为 1:5。

优选地,石墨烯微片是蓬松状粉体。

优选地,活性炭颗粒设置为椰壳活性炭颗粒。

预选地,活性炭颗粒的粒度设置为100-300目;石墨烯微片的粒度设置为70-110微米。

一种净水滤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步骤:

A、备料:取石墨烯,将石墨烯粉碎成蓬松状粉体;

B、混料:按照权利要求1的净水滤芯,分别取石墨烯微片和活性炭颗粒,混合均匀;

C、取滤芯筒壳,然后将步骤B混好的料放入滤芯筒壳内;

D、装配:将净水滤芯的其他组件安装上。

优选地,步骤A中采用气流粉碎机将石墨烯粉碎成蓬松状粉体。

优选地,步骤B中石墨烯微片和活性炭颗粒的比例设置为1:5。

优选地,步骤C中采用机械混料机,以料筒滚动方式使两种粉体混合,混合时间至少2小时。

优选地,活性炭颗粒的粒度设置为100-300目;石墨烯微片的粒度设置为8-11微米。

本技术方案净水滤芯其包括上下均有网格的滤芯筒壳,滤芯筒壳上下设置海绵防漏塞,滤芯筒壳内设置石墨烯微片和活性炭颗粒的混合物,避免石墨烯微片过早富集,同时石墨烯微片细小,填充了部分椰壳活性炭颗粒间的大孔隙,并且保持了这两种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增强了吸附杂质的能力,提高了水处理过程的去除杂质的能力。

本技术方案中石墨烯微片和椰壳活性炭的比例设置为 1:5,这是一个最优的混合比例,比例过大,石墨烯微片偏多,净水器水流量过小;比例过小,石墨烯微片偏少,净水器吸附杂质量偏小。

本技术方案石墨烯微片是蓬松状粉体,采取蓬松状粉体,吸附效果更好,并且更容易混合均匀。

本技术方案中石墨烯微片与椰壳活性炭混合时采用干法混料机,以转动或滚动方式把二种粉体混匀即可,这样可以避免粉体的互磨损,保证高的表面保持率。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可以避免两种吸附材料的缺点,只用椰壳活性炭水流过快吸附杂质量少,以及石墨烯微片吸附杂质多但过水量小,影响用水量。按照发明可以获得适合的用水量同时吸附更多的杂质,净水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净水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1:滤芯筒壳、2:活性炭颗粒、3:石墨烯微片、4:上盖板、5:海绵防漏塞(上)、6:海绵防漏塞(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的一种净水滤芯及净水滤芯制备方法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技术方案的净水滤芯包括,上下均有网格的滤芯筒壳1,海绵防漏塞(上)5,海绵防漏塞(下)6,混合均匀的石墨烯微片3和活性炭颗粒2,阻挡海绵防滤塞(上)5的上盖板4。为做成合适的结构利于水流通,可由以下步骤制得,先用采用气流粉碎法制备石墨烯微片3的蓬松分散的粉体(平均粒度分布为10微米),按比例分别称量石墨烯微片3和椰壳活性炭颗粒2(平均粒度分布200目),两者质量比约为石墨烯微片3:椰壳活性炭颗粒2 = 1:5;混料机混合,把两种粉体装填于混料机罐体中,开动混料机,转动或滚动2小时以上,使两种粉体混合均匀;混匀后粉体装填入常用市售活性炭滤芯外壳内,滤芯完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椰壳活性炭平均粒度分布300目,气流粉碎法制备的蓬松分散的粉体平均粒度分布为11微米。石墨烯微片和活性炭颗粒的比例设置为1:6。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活性炭平均粒度分布100目,石墨烯微片平均粒度分布为8微米.。石墨烯微片和活性炭颗粒的比例设置为1:4。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