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易拆洗移液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117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具,特别是一种易于拆卸和清洗的通用型移液管架。

背景技术:
移液管是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定量移液工具,是化学分析,实验教学以及医学检验等场所不可或缺的实验器材之一。传统的移液管放置方式主要有竖直型和水平型两种。当移液管竖直型放置时,移液管在通过移液管架托盘上的双层通孔时较为费事,且尖端残液容易造成移液管架腐蚀;而当它们水平型放置时,管中残液则不便于沥干。现在的实验中往往需要多种规格的移液管配合使用,而常见的移液管架插孔一般放置对应规格的移液管,空间利用率有限,而且结构复杂,不便于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常规移液管架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通用型移液管架,使移液管存取容易,且克服在其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和腐蚀问题,并在解决移液管架清洗问题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用型易拆洗移液管架包括Z字型支撑板,上托板,下托板和可拆卸集液槽。其特征如下:支撑板为一次成型,顶端为上托板,向下间隔一定距离为下托板,支撑板上有两个长方形开孔,位于下托板和底板之间,集液槽通过背面的挂钩与支撑板连接。其中上托板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数个方形槽口,下托板对应槽口位置开圆锥形通孔,集液槽悬挂于支撑板下端的开孔处,便于收集残液以及冲洗废液。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塑料材质,更轻便,生产成本降低;Z字型支撑板,保证足够稳固性的前提下,结构变得更简单;上托板有方形槽,尺寸大于常见移液管的管径,可以放置不同型号的移液管,下托板开圆锥形通孔可以同时解决固定移液管位置和残液沥干的问题,提高了操作实用性;可拆洗的集液槽用于收集移液管滴落的残液和冲洗下托板产生的废液,可以自由拆卸清洗,有效解决了常规移液管架清洗麻烦的问题。该实用新型改良了常规的移液管架,有一定的商业价值。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液管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圆锥形通孔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可拆卸集液槽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是Z字型支撑板,2是上托板,3是方形槽,4是下托板,5是圆锥形通孔,6是可拆卸集液槽,7是挂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通用型易拆洗移液管架由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包括支撑板1,上托板2,下托板4和可拆卸集液槽6组成。其中支撑板呈Z字型,支撑板斜面与底板夹角为75度,支撑板斜面长度为300mm,宽度为200mm,底板宽度为斜面高度的1/3,结构简单,稳固可靠。上端为上托板2,与支撑板斜面垂直,其宽度为30mm,其上间隔一定距离分布数个规格统一的方形槽3,其宽度为15mm,深度为15mm。这个方槽尺寸大于常见移液管的管径,各种规格的移液管都能嵌入,满足了多种使用需求。距离底板40mm处为下托板4,宽度同上托板2,其上对应方形槽3位置开数个规格统一的圆锥形通孔5,方便沥干移液管以及清洗下托板4。在下托板下方适当位置,间隔一定距离开两个方孔,以便于放置可拆卸集液槽6,集液槽为凹形槽,起到收集残液和冲洗液的作用,其背后带两个挂钩7,可以自由拆卸清理。如图2所示,下托板4上分布圆锥形通孔,上孔径为10mm,下孔径为5mm,这个尺寸设计合理满足常见移液管的使用需求,既能方便残液收集和保证沥水效果,又能卡住移液管的尖端,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如图3所示,可拆卸集液槽6是方形凹槽,深2cm,后壁带2个挂钩7,尺寸对应支撑板上的方孔。集液槽拆卸便捷,能收集移液管残液和对下托板4进行冲洗时产生的洗涤液,为实验操作提供了便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