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素洗涤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1474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尿素生产尾气处理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尿素洗涤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中,能源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各行业都在努力推进清洁节能降耗的生产技术。节能、降耗、减排成果国家和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目标。在化肥生产企业,也存在着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例如尿素生产中,国内很多尿素生产企业基本上都采用造粒塔造粒,由于生产工艺不完善,造粒塔排放的尾气含有大量的尿素粉尘及严重超标的氨,不但浪费资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对造粒塔的尾气治理成为现今亟待解决的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尿素洗涤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尿素洗涤回收装置,包括罐体和分别位于罐体顶部、尾部的排气口、排污口;所述罐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填料层、丝网除沫器、旋流板层、喷淋管、过滤板,且喷淋管上设置有喷淋头;所述过滤板下方设置有网板,且网板下设置有滤筒,且滤筒上缠绕设置有螺旋导流板;所述滤筒下方为集液池,集液池侧壁上设置有与喷淋管连接的回流管道,且回流管道上设置有回流泵;所述罐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且进气口位于集液池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导流板的外缘与罐体的内壁无缝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导流板、滤筒、网板均为PE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池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滤筒为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为活性吸附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直接通过进气口进入到罐体内的气体直接通过螺旋板呈螺旋上升,在螺旋上升的同时气体能通过滤筒进入到滤筒内,滤筒内的气体通过网板再次过滤后才能与喷淋头喷出的水流接触,而在气体做螺旋上升的同时能对气体中的粉尘进行过滤,过滤的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处理能力高,气液接触时间长,洗涤效果好,不仅可以减少尾气中夹带粉尘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可以回收大量的尿素,增加产量,节约了资源,对尾气洗涤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素洗涤回收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罐体,2、填料层, 3、丝网除沫器,4、旋流板层,5、喷淋管,5a、喷淋头,6、过滤板, 7、网板,8、滤筒,9、进气口,10、螺旋导流板,11、集液池,12、导流管道,13、回流泵,14、排污口,15、排气口,16、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尿素洗涤回收装置,包括罐体1和分别位于罐体1顶部、尾部的排气口15、排污口14,排气口15方便在气体洗涤后将干净的气体排出罐体1外,而排污口14用于将清洗后液体中的沉淀物排出罐体1外。所述罐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填料层2、丝网除沫器3、旋流板层4、喷淋管5、过滤板6,且喷淋管5上设置有喷淋头5a,通过过滤板6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喷淋头5a喷出的水流将气体中残留的粉尘进行清洗,且清洗后的水雾通过旋流板层4旋转上升,在旋转上升的同时旋流板层4能将大量的水雾进行排出,而气体中残留的少数水雾则通过丝网除沫器3进行再次去除,最后气体通过填料层2进行吸收分解,最终排出罐体1外的气体为干净的气体,完成尿素的洗涤。

所述过滤板6下方设置有网板7,且网板7下设置有滤筒8,且滤筒8上缠绕设置有螺旋导流板10;所述滤筒8下方为集液池11,集液池11侧壁上设置有与喷淋管5连接的回流管道12,且回流管道12上设置有回流泵13;所述罐体1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9,且进气口9位于集液池11上方。通过进气口9进入到罐体1内的气体,首先根据螺旋导流板10的导流沿滤筒8的外围做螺旋上身,在做螺旋运动的同时将气体中的粉尘先进行过滤,而过滤后残留在螺旋导流板10和滤筒8上粉尘通过喷淋头5a喷出的水流将粉尘冲洗掉入到集液池11内,进入到滤筒8内的气体再次通过网板7进入到网板7上方,同时集液池11内的污水通过自身的沉淀,集液池11上层的清水通过回流管道12上的回流泵13输送到喷淋管5进行再次使用,而集液池11内沉淀的沉淀物则通过排污口14排出罐体1外。

所述螺旋导流板10的外缘与罐体1的内壁无缝焊接,保证进入到罐体1内的气体全部做螺旋运动,提高气体的过滤效果;所述罐体1上还设置有观察窗16,观察窗16方便对罐体1内气体的洗涤情况进行观察;所述螺旋导流板10、滤筒8、网板7均为PE材质,因为尿素的腐蚀性较大,避免长时间的过滤后对螺旋导流板10、滤筒8和网板7造成腐蚀;集液池11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避免集液池11内的水位过高造成集液池11内的液体进入到进气口9内,滤筒8为圆柱形,具体为滤筒8与罐体1的形状一致。所述填料层2为活性吸附炭,不仅对气体进行过滤,同时将气体中的其他化学成分进行吸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