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试剂瓶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320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试剂瓶托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试剂瓶托架。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进样器或者其他通过蠕动泵、注射泵等自动抽取试剂瓶中的试剂进行样品预处理或分析时,其试剂瓶一般放置在托架上,或直接放置在试验桌上。这就使得当试剂瓶中的试剂被全部抽完时,一旦操作者没及时发现,将直接导致抽取空气进入预处理器或分析仪器,最终导致样品预处理的失败甚至导致分析仪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试剂瓶托架。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试剂瓶托架,包括智能处理器、控制按钮、显示屏以及托盘,所述控制按钮及显示屏安装在托盘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设有至少一个称重工位,所述称重工位下方设有重量感应器,所述智能处理器、控制按钮、显示屏与所述重量传感器相连接,智能处理器智能化的在显示屏上显示称重状态,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钮控制称重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钮和显示屏的数量与所述称重工位数量一致,方便针对一个称重工位直接相对应的显示在显示屏上,也方便使用人员单独使用控制按钮进行调整称重工位。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观察罩,所述观察罩直接套在托盘上,观察罩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称重物品,同时,防止外界干扰称重结果。

进一步的,控制按钮及显示屏安装在观察罩外,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处理器安装在托盘内,用于称重信息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罩为一下端开口的四方盒子,开口处直接套在托盘上,所述观察罩上面设有与所述称重工位相对应的称重限位孔,方便称重物品准确进入称重工位,设计科学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工位最佳有六个,所述述控制按钮和显示屏的数量分别有六个,分别显示和控制六个称重工位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试剂瓶剩余液量的自动判断,配合自动进样器或者自动抽取试剂的分析仪器使用,对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设计新颖,科学合理,使用效果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称重工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智能试剂瓶托架,包括智能处理器1、控制按钮2、显示屏3以及托盘4,所述控制按钮2及显示屏3安装在托盘4的一侧,所述托盘4上设有六个称重工位41,所述称重工位41下方设有重量感应器42,所述智能处理器1、控制按钮2、显示屏3与所述重量传感器42相连接,智能处理器1智能化的在显示屏3上显示称重状态,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钮2控制称重操作。

所述控制按钮2和显示屏3的数量分别有六个,分别显示和控制六个称重工位41的工作状态,也方便使用人员单独使用控制按钮2进行调整称重工位。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观察罩5,所述观察罩5直接套在托盘4上,方便工作人员查看称重的试剂瓶,同时,防止外界干扰称重结果。本实用新型观察罩5为一下端开口的四方盒子,开口处直接套在托盘4上,所述观察罩5上面设有与所述称重工位4相对应的称重限位孔43,方便称重试剂瓶准确进入称重工位4,设计科学合理。

最后,控制按钮2及显示屏3安装在观察罩外,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所述智能处理器1安装在托盘4内,用于称重信息的处理,同时节省空间。

以上结构实现了可以同时显示多个试剂瓶的剩余液量,当试剂瓶中液体剩余量低于一定的百分比时,智能处理器1则报警提示用户更换。本发明的实现原理是,每个试剂瓶工位的正下方是一个称重传感器42,智能处理器1记录托盘和空瓶的总重量值a,当使用者放入一个装满试剂的试剂瓶后,按下相应工位的控制按钮2,智能处理器1记录当前的重量值x,减去存储的a,则(x-a)为试剂的总重量,智能处理器1每隔一段时间读取重量传感器42的数值c,通过显示屏3显示(c-a)/(x-a)的百分数,即剩余试剂的百分比。

上述中,在智能处理器1的程序中设置一个数值,当百分比低于这个数值时,此称重工位41对应的显示屏3闪烁,提醒用户,此称重工位41上的试剂瓶中的试剂即将被使用完毕,为了不影响自动进样器或分析仪器的正常工作,添加试剂或更换充满试剂的试剂瓶。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试剂瓶剩余液量的自动判断,配合自动进样器或者自动抽取试剂的分析仪器使用,对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设计新颖,科学合理,使用效果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