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段式浮游生物沉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07490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段式浮游生物沉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两段式浮游生物沉降器。

背景技术:
海洋或内陆水体浮游生物调查通常通过采集一定体积的水体进行显微观察来实现,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水样体积要在500~1000mL左右。在对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分析前需要对样品进行浓缩,以增加在显微镜视野中可观察的浮游生物密度。通常的浓缩方式是,首先将浮游生物水样静置24小时以上,使其沉降到容器底部,再将容器上层的清液与下层的样品分离,现有技术分离的途径有两种:其一,通过虹吸法从容器上方逐渐吸走上层液体,其二,通过分液漏斗从容器下方移出浓缩样品。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上层的清液与下层的样品为同质水体,二者之间无明显界限,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分离时,均会产生水体的流动,从而不可避免会扰动水体,导致已沉降到下层的样品浮游生物水重新悬浮与上层的清液混合,进而影响样品的浓缩效果及分析结果。目前市售的分液漏斗式浮游生物沉降器均存在扰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两段式浮游生物沉降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储液室与样品室两段式设计,在储液室与样品室之间设置了球阀,当浮游生物水样品静置沉降完成后,关闭球阀,将上层的清液与下层的样品分离,再将下层的样品取出,解决了样品取出过程中水体扰动的问题,从而获得样品浓缩、分离取样及精准分析的效果。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两段式浮游生物沉降器,其特点包括密封塞、储液室、球阀、样品室、旋转式活塞及出液管,所述储液室为顶部设有瓶口、底部设有漏斗的空心圆柱体瓶,样品室为顶部设有接口、底部设有漏管的空心圆柱体;所述球阀设于储液室的漏斗端与样品室的接口端之间,旋转式活塞一端与样品室的漏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液管连接,密封塞设于储液室的瓶口上;所述球阀由阀体与球阀芯组成,阀体上设有与阀芯腔贯通的阀体气孔,球阀芯上设有与阀芯孔贯通的阀芯气孔;所述的储液室瓶体的外壁上标有刻度值;所述的样品室按容积不同设为大、中、小号。本实用新型采用储液室与样品室两段式设计,在储液室与样品室之间设置了球阀,当浮游生物水样品静置沉降完成后,关闭球阀,将上层的清液与下层的样品分离,再将下层的样品取出,解决了样品取出过程中水体扰动的问题,从而获得样品浓缩、分离取样及精准分析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球阀开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球阀关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塞1、储液室2、球阀3、样品室4、旋转式活塞5及出液管6,所述储液室2为顶部设有瓶口、底部设有漏斗的空心圆柱体瓶,样品室4为顶部设有接口、底部设有漏管的空心圆柱体;所述球阀3设于储液室2的漏斗端与样品室4的接口端之间,旋转式活塞5一端与样品室4的漏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液管6连接,密封塞1设于储液室2的瓶口上;所述球阀3由阀体31与球阀芯32组成,阀体31上设有与阀芯腔贯通的阀体气孔311,球阀芯32上设有与阀芯孔贯通的阀芯气孔321;所述的储液室2瓶体的外壁上标有刻度值;所述的样品室4按容积不同设为大、中、小号。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a)、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参阅图1、图2,按样品分析要求选择大、中或小号的样品室4;将储液室2瓶口朝上固定在支架上,将液室2、样品室4及出液管6依次排列,将球阀3安装于储液室2的漏斗端与样品室4的接口端之间,将旋转式活塞5安装于样品室4的漏管与出液管6之间,密封塞1设于储液室2的瓶口上;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完毕。b)、准备工作参阅图1、图2,打开储液室2瓶口上的密封塞1;打开球阀3,使储液室2与样品室4之间贯通,关闭旋转式活塞5,使样品室4与出液管6之间封闭,准备工作完毕。c)、加入采集的浮游生物水参阅图1、图2,按样品分析要求的容量将采集的浮游生物水倒入储液室2内,并参照储液室2瓶体上的刻度值确认,浮游生物水加入完成。d)、浮游生物水的静置沉降参阅图1、图2,将密封塞1盖在储液室2的瓶口上,静置24小时,使浮游生物水样充分沉降,并由储液室2、球阀3沉降到底部的样品室4,形成下层的样品,浮游生物水的静置沉降完成。e)、分隔上层的清液与下层的样品参阅图1、图3、图4,关闭球阀3,使位于储液室2内的清液与样品室4内样品室4内沉降的浓缩样品分隔;当球阀3关闭时,设于球阀3阀体31的阀体气孔311与球阀芯32的阀芯孔贯通,同时,设于球阀芯32上的阀芯气孔321与样品室4贯通。f)、收集浓缩的样品参阅图1、图3、图4,在出液管6的末端放置盛接样品的容器,打开旋转式活塞5,此时,由于样品室4通过阀芯气孔321及阀体气孔311与大气连同,则位于样品室4内的浓缩样品由出液管6流至盛接样品的容器内,浓缩样品收集完毕。g)、排出储液室内的清液参阅图1、图2,最后,打开储液室2瓶口上的密封塞1,同时打开球阀3及旋转式活塞5,使位于储液室2内的清液流经样品室4并由出液管6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