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能无堵塞离心机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379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节能无堵塞离心机喷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节能无堵塞离心机喷嘴。



背景技术:

离心机喷嘴是离心机的一个重要的配件,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离心机喷嘴的流道的直径进口方向到出口方向是一致并垂直的,同时流道由进口方向到出口方向逐渐变窄,耗电能较高,同时离心机喷嘴内的流道阻力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节能无堵塞离心机喷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节能无堵塞离心机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和安装在喷嘴本体上的喷头;

喷嘴本体上设有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安装孔;第一流道为进口径大于出口径的锥形流道,且第一流道的进口位于喷嘴本体的第一端面上;第二流道倾斜设置,第二流道的进口与第一流道的出口连通,第二流道的出口与安装孔连通;第一端面与侧面之间设有过渡平面,过渡平面为部分椭圆形;

喷头上设有第三流道和喷道,第三流道为内表面平滑过渡的流道,喷道的进口与第三流道连通,喷道的出口位于喷头的第二端面上;

喷头安装在安装孔内时,第三流道的进口与第二流道的出口连通,第二流道中心线与喷道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110°≤α≤124°;喷头的第二端面与过渡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喷嘴本体采用不锈钢316L制成。

优选的,喷头采用碳化钨制成,并与喷嘴本体采用熔合及焊接技术制成。

优选的,喷道的直径为第二流道直径的0.2-0.5倍。

优选的,第二流道为圆柱形,且第一流道的出口直径和第二流道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第一流道的中心线和第二流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β,165°≤β≤170°。

优选的,在喷嘴本体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一凸台。

优选的,第一凸台顶端与喷道出口中心之间的间距为5.0-6.5mm。

优选的,喷嘴本体侧壁的中上部设有第二凸台,且第二凸台为半环形结构,第二凸台和安装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喷嘴本体的两侧。

优选的,喷嘴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位于第二凸台靠近喷嘴本体第一端面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节能无堵塞离心机喷嘴,第一流道由进口方向到出口方向采用大倾角设计,第一流道为进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的锥形流道,第二流道大倾斜角设计。同时第一流道出口直径与第二流道进口直径相等,能够减小流体阻力,从而有利于减少能耗,节约生成成本。

喷嘴本体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流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10°-124°,喷道的直径为第二流道直径的0.2-0.5倍,从而使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中的流速小于喷头喷出流体的流速,降低了电能消耗,使本实用新型更加节能;喷嘴与离心机的连接方式采用异形槽和第二凸台快速连接,提高了装卸的便捷性;第一凸台采用燕尾设计,使得离心机喷嘴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喷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包括喷嘴本体1和安装在喷嘴本体1上的喷头2。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喷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喷嘴本体1上设有第一流道101、第二流道102和安装孔103。具体实施时,采用316L不锈钢制成,能够离心机喷嘴的机械强度。第一流道101为进口径大于出口径的锥形流道,且第一流道101的进口位于喷嘴本体1的第一端面31上;第二流道102倾斜设置,第二流道102的进口与第一流道101的出口连通,具体实施时,第一流道101的中心线和第二流道102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β,165°≤β≤170°。第二流道102的出口与安装孔103连通。具体实施时,第二流道102为圆柱形,且第一流道101的出口直径和第二流道102的直径相等。如此,能够减小第一流道101与第二流道102连接处的阻力。第一端面31与侧面之间设有过渡平面。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喷头2上设有第三流道201和喷道202,第三流道201为内表面平滑过渡的流道,喷道202的进口与第三流道201连通,喷道202的出口位于喷头2的第二端面32上。具体实施时,喷头2采用碳化钨制成,并与喷嘴本体1采用熔合及焊接技术制成,能够提高离心机喷嘴的机械强度。具体实施时,喷头2与喷嘴本体1之间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如此,能够在喷头堵塞时,仅更换喷头即可,而不需要连同喷嘴本体一同更换,因此能够减少更换成本。

喷头2安装在安装孔103内时,第三流道201的进口与第二流道102的出口连通,第二流道102中心线与喷道202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110°≤α≤124°。喷头2的第二端面32与过渡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具体实施时,喷道202的直径为第二流道102直径的0.2-0.5倍。喷嘴喷出流体沿预设方向喷出,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中流体的流速小于喷头喷出流体的速度,有利于降低电能能耗。

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嘴本体1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一凸台104,第一凸台104采用燕尾台设计,且燕尾台两端设有圆弧倒角。通过设计燕尾台有利于将喷嘴本体1沿安装到离心机上,在燕尾台的两端设置圆弧倒角,有利于在安装时将燕尾台对准到离心机上的燕尾槽内,能够达到快速安装的目的。具体实施时,第一凸台104顶端与喷道202出口中心之间的间距为5.0-6.5mm。

本实施方式中,喷嘴本体1侧壁的中上部设有第二凸台105,且第二凸台105为半环形结构,第二凸台105和安装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喷嘴本体1的两侧。

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槽106设置在喷嘴本体1的侧壁上,且其位于第二凸台靠近喷嘴本体1第一端的一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