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往复线循环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3278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涂往复线循环风装置,一般应用在喷涂车间,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喷涂线采用的送风排风系统为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送风区域的风速及风压是依靠排风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均衡来保证风速达到喷房正压效果。喷房内的温度稳定性是靠空调系统,湿度是靠锅炉加湿,洁净度是粗、中、高效过滤。进入喷房的送风是从室外通过马达抽进来的新风,然后再由排风送到室外。喷房喷出来的废漆与废气由排风排出室外能耗较高,浪费大量能耗,且废气不能有效环保。在喷涂效率方面也很低,造成人工与机器的工时浪费,成本大量浪费。喷房温湿度稳定性不好,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

喷房内的送风温湿度及洁净度分别为:(温度:25±3℃、湿度:65±5%、洁净度:小于等于5um)。由于喷房内无法一直保留送风给到喷房的温湿度,空调系统与锅炉不断运行,温湿度不能稳定的在喷房内,造成喷房温湿度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能耗较大、喷房温湿度温度性、有效环保的喷涂往复线循环风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喷涂往复线循环风装置,包括冷水机、锅炉和焚烧炉,所述焚烧炉通过进风口管道与风机相连,所述焚烧炉和风机之间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初效棉、中效滤袋、表冷器、制热装置、中效滤袋以及高效滤袋,所述风机通过出风口管道与均风箱连接,所述均风箱通过初效棉与喷房对接,所述喷房下方连接有水槽,所述水槽通过出风口管道与焚烧炉对接,所述喷房上通过支架连接有往复机,所述往复机上设置有喷枪,所述喷枪一一对应设置在支架的底端,所述喷枪设置有四把。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更好的除湿目的,所述锅炉通过热水管道与制热装置对接,所述冷水机经过冷水管道与表冷器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喷涂往复线循环风装置通过四道过滤减少了风量流失,由于采用了内循环风系统,使风量能够在车间循环使用,不用排除室外,使得温湿度在整个车间循环使用,相当稳定;增加了焚烧炉装置,废气物经过梵烧将有害气体去除,产能效率提高,成本大大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喷涂往复线循环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锅炉;2、冷水机;3、焚烧炉;41、42、进风口管道;51、52、出风口管道;6、表冷器;7、制热装置;8、中效滤袋;9、初效棉;10、高效滤袋;11、风机;12、均风箱;13、喷房;14、往复机;15、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喷涂往复线循环风装置,包括冷水机2、锅炉1和焚烧炉3,所述焚烧炉3通过进风口管道41与风机11相连,所述焚烧炉3和风机11之间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初效棉9、中效滤袋8、表冷器6、制热装置7、中效滤袋8以及高效滤袋10,所述风机11通过出风口管道51与均风箱11连接,所述均风箱11通过初效棉9与喷房12对接,所述喷房12下方连接有水槽14,所述水槽14通过出风口管道52与焚烧炉3对接,所述喷房12上通过支架连接有往复机13,所述往复机13上设置有喷枪,所述喷枪一一对应设置在支架的底端,所述喷枪设置有四把,所述锅炉1通过热水管道与制热装置7对接,所述冷水机2经过冷水管道与表冷器6对接。

所述焚烧炉3将喷房12喷出的漆物通过出风口管道52的30%风量进行焚烧,剩余的70%风量通过进风口管道41经过初效棉9进行第一道过滤,然后在通过中效滤袋8进行第二道过滤处理,启动冷水机2通过冷水管道进入表冷器6进行制冷,再开启锅炉1,等待水烧至需求温度,通过热水管道进入制热装置7进行加热并除湿,制冷和制热形成混合达到恒温很湿后将风经过中效滤袋8进行第三道过滤,最后再经过高效滤袋10进行最后一道过滤工序,彻底将风过滤干净。

彻底过滤干净的风通过风机11经过出风口管道51进入到均风箱12,使较集中的风量经过均风箱12后均匀分开进入喷房13,待喷房13温湿条件达到所需要求,再开启装在往复机上的喷枪进行喷涂,喷涂后的废漆雾大部分已落入水槽15,部分漆雾还会由水槽15边的出风口管道52排出。然而排出的漆雾随着风量排走,排出的废漆雾30%经过焚烧炉3进行焚烧,70%的风经过第一道初效过滤,再次使用。由此这个风量不断在整个系统循环使用就叫做循环风。

本实用新型喷涂往复线循环风装置通过四道过滤减少了风量流失,由于采用了内循环风系统,使风量能够在车间循环使用,不用排除室外,使得温湿度在整个车间循环使用,相当稳定;增加了焚烧炉装置,废气物经过梵烧将有害气体去除,产能效率提高,成本大大地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